查看原文
其他

五年后,深圳会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日前,《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稿”)正式出炉。建议稿在结构上分3大板块,共15个部分、73条,约2.7万字,详细阐述了深圳今后5年、10年乃至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思路。


尤其是今后5年,深圳将要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会变成什么模样?细览建议稿,答案都在里面——


01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深圳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五年。
开启一段新航程,最关键的第一步便是要锚定航向。通读建议稿全篇,其中内容实际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指示要求的细化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寄望深圳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赋予深圳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要求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基于对当前形势的研判分析,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的寄望,建议稿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远景目标,并分别列出了2025年、2030年、2035年以及本世纪中叶的分阶段“任务清单”。
——到二〇二五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二〇三〇年,建成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收入大幅跃升,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全面建成,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能级跃居世界城市前列;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和资源配置功能显著增强,国际交流更加广泛,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跻身全球先进城市行列;建成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以先行示范标准完成国家碳排放达峰行动任务,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
——到二〇三五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二〇二〇年基础上翻一番;成为法治城市示范,建成一流法治政府、模范法治社会,营商环境位居全球前列,城市治理体系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成为城市文明典范,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特征更加鲜明,城市品位、人文魅力充分彰显,时尚创意引领全球;成为民生幸福标杆,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市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成为可持续发展先锋,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到本世纪中叶,那时的深圳将是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另一番景象,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成为全球城市版图中的璀璨明珠,最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能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最能引领世界城市发展潮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02


如果说建议稿的前三分之一,主要从战略全局和远景目标的角度对深圳的未来进行宏观谋划,那么后三分之二的部分,更多的是着眼于今后五年,从社会经济发展方方面面的具体工作入手,描摹了一幅可期待、可预见的未来城市图景。
这幅“图”中不仅能看到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还能看到城市治理、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等等。其中,不少内容更是跟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座经济实力更强的城市


建议稿提出“十四五”时期深圳的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更高台阶,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左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前,预计2020年深圳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2.8万亿元,距离4万亿的目标,还需再翻近乎一倍。

一座居民收入更高的城市


与经济总量翻番相比,老百姓关心的还有关系自身“钱袋子”的收入增长。建议稿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当中提出,民生福祉要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收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并在多条建议中,针对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工作,列举了许多内容。

一座医疗教育服务更优的城市


建议稿在“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制”部分,针对医疗和教育两大民生板块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并在53条、54条建议中,列举了一连串的实招实措。
如教育方面,提出要新增基础教育学位87.1万座、创新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快高中园建设、推动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等等;
医疗方面,提出要推动三甲医院数量倍增、加快创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等。

一座住房更有保障的城市


建议稿还回应了外界关注度较高的住宅供应问题,提出要优化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提高居住用地比例。并在第55条建议中再次强调“房住不炒”,提出要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推动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和配套服务等等。


一座交通更便利、更通达的城市


建议稿在“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携手共建世界级城市群”这一部分内容中,特别提到了要加快建设深圳都市圈。其中,列举了一连串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具体目标,譬如规划建设1000公里地铁、1000公里轻轨和城际铁路、1000公里高快速路等等。
并在第42条建议中,提出谋划建设深圳第二机场,推动国际航线、航班时刻和国际航权优化配置,加密与国际重要城市航线航班,探索在深圳设立大湾区联合管制中心,谋划推动深珠(伶仃洋通道)建设等等。


一座办事更方便、更智慧的城市


建议稿将“建设数字深圳”作为深圳“十四五”重大战略、重要抓手,将其单独成章。其中提到将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包括将加快推动政务流程全面优化、数字化再造,推广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强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等基础平台支撑,全面提升“i深圳”系列服务品牌,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等等。

一座消费更加升级的城市


建议稿提出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除了打造世界级地标性商圈,大力发展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智慧家居等新型消费以外,特别提出了要探索开展市内免税业务,研究规划建设国际免税城,推动免税经济发展。
记者 / 毛芸编辑 / 李添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