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最新通知: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带手机入校

郭保瑞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1-07-23


2月1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通知》强调,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通知》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通知》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部还同时配发了解读文章。文中称,管控中小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已成世界共识。
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通过立法或者其他形式,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者课堂,有的规定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使用手机,芬兰禁止向初三以下的学生销售手机。
文中还介绍,学校有效管理学生手机,可通过管理、诊断、教育三步法。


一是管理


可以通过家长、学生、教师三方一起制定一个共同的手机管理制度,帮助学生在学校、家庭都能遵守规定,慢慢养成良好习惯。
当然,只有制度是不够的,学校可以通过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方式,在班集体形成比较优秀的朋辈文化,开展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给孩子提供比较合适的宣泄压力的渠道,这样就有利于让孩子慢慢地放下手机去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


二是诊断


经过管理,一般还是会有些不能遵规守纪的学生,那就需要进行个案诊断,主要诊断“手机对这个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没办法放下手机背后的成长诉求是什么?”等问题,以便增加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教育


现在不少家长甚至老师简单地用没收、摔手机的方式解决问题,实际上这是激化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教育方法要入情入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在相关解读文章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表示,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是信息化时代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要把手机使用管理当成对学生开展教育的契机,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规则意识。


阅读原文即可查看通知全文


记者 / 郭保瑞

编辑 / 李雄飞 潘纯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