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布局未来,两部特区立法揭开深圳“新王牌”|锐视角

郭保瑞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1-07-21


2020年,深圳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0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1%。而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则是当之无愧的“头牌”——2020年,其产业增加值超4800亿元,几乎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


但其实深圳也一直在谋划突破这种 “一业独大”的局面,寻找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为此,深圳近年来一直在布局新兴和未来产业,并积极运用特区立法权,以期为深圳在新兴领域取得突破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日前就有两部新兴领域的特区法规,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和表决。这两部特区立法也透露出深圳正在谋划的“新王牌”。



01

为数字经济“破局”

两部全国“首创”立法问世


6月28日、29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在会议上获表决通过,这是我国内地首部涵盖了个人数据、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安全等数据安全领域的立法。


另外,我国内地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部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草案)》也首次提请审议。


特区数据条例能够引起全国舆论关注的原因之一,在于对“大数据杀熟”出手。条例规定,对通过数据分析,无正当理由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实施差别待遇的“大数据杀熟”行为予以重罚,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处5000万元罚款。


正是这一创新立法,引起了舆论聚焦。但其实,这一立法的“破局”远不止这一点。



美国和欧盟在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方面,都有自己严格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更多是从数据保护的角度,而不是从数据的使用角度出发的。


深圳此次立法,除了率先提出“数据权益”的概念,强化个人数据保护外,还探索建立“数据交易”制度,力图在确保数据安全基础上,最大程度激发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价值。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表示,通过立法的方式把数据的保护、使用,包括它的发展规范化,这是一个非常适应时代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深圳数字经济的发展意义非凡。


薛其坤说,数字经济众多技术与产业之中,人工智能是人类在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大的跳跃,其前景非常大。“全世界都在盯着人工智能这一重要领域,我建议深圳对其进行重点布局。”


首次提请审议的《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草案)》,在条例制定过程中,吸收了南方科技大学、鹏城实验室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华为、腾讯、百度等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的建议,并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发展理念。


条例《草案》从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链条,包括“范围界定+关键技术攻关+建设算力算法开放平台+探索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人工智能治理”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设。


薛其坤认为,深圳发展人工智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都非常好,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02

深圳数字经济

在我国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没有正确的定位,就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没有正确的战略。发展数字经济,就要先清楚深圳数字经济在我国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数字经济是深圳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9年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达到27828.6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定下了“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1%以上”的目标。


深圳“十四五”规划纲要更是专门辟出一章,谋划“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其中明确了数字经济七大重点发展领域——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但放眼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无一不看好这一未来产业,并进行重点布局。


以北京与上海为例。根据北京市公布的数据,目前北京数字经济比重近四成,比例居全国首位。北京还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全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继续保持数字产业化领先。


而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全面拥抱数字经济新时代,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60%以上。


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深圳要想成功把数字经济打造成“新王牌”,依然需要加把劲儿,努把力。


03

发展数字经济

深圳的优势与短板


薛其坤院士分析,作为制造业大市和信息通信产业重镇,深圳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基础非常优良。


数据显示,深圳目前已经汇聚了超过300家大数据企业,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在数据催生下的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也正蓬勃发展。


深圳的短板也同样明显——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关键核心技术仍需突破。


据悉,目前《深圳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已经出炉。到2023年,深圳将建成3个以上千亿级细分领域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产业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按照该实施方案,到2023年,将成功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和CAD、CAE、EDA等工业软件,部分数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建10家高水平研究院、实验室、创新中心、攻关基地等新型研究机构和创新载体,源头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支撑体系也会更加完善。到2023年,建成一批对产业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高端展会论坛。加快建立数字经济产业领域的标准规范和测试认证体系,提升标准化对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引领力。


按规划,到2023年,深圳全市培育年营收超过50亿元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15家以上,年营收超过10亿元的重点企业70家以上,梯次型企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基建,深圳“十四五”期间将全面提升通信网络能级。构建覆盖“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实现泛在高速网络连通。到2025年累计建成5G基站超6万个。


结语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最新一期“国家发展系列讲座”上分析,中国只有充分利用后来者优势完成技术和产业升级,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世界格局也才会进入新的稳定阶段。


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为中国科技创新重镇,在新技术突破、新产业发展上需要积极进取突破。


道长且险,行胜于言。深圳力量,蓄势待发。


主笔 / 郭保瑞

编辑 / 李雄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