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珍稀月壤来到深圳人家门口了!

辛泽铭 杨烨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1-07-20


月壤来到深圳的人家门口了!

7月10日起

由“嫦娥五号”带回地球的

100克月壤亮相深圳博物馆

引爆观展热潮

我们的记者小姐姐也去打卡了

90余秒带你看懂

这场科普大展到底有多酷

⬇️⬇️⬇️



No.1

神秘月壤还是“变色土”?



“眼界——人类观天手段之沿革”

正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热展

展览上最硬核的展品

当然是天外来物

月 壤

它长这个样子

⬇️




有人说看了个寂寞

睁大眼睛也只能看到“水晶尊”

别着急

高清大图安排上了

⬇️


(图片来源 / 深圳特区报)


什么是月壤?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深圳博物馆自然科学研究部策展人李百乐博士介绍,月球表面不是坚硬的岩石,而是覆盖了一层松散的土壤,科学家称之为 "月壤"。


在深博拍摄的高清照片中,月壤呈现出灰色,似有压痕。对此,李百乐博士解释说:“我在展厅看是黄色,照片拍出来确实是灰色。但因为没有比色卡,这样的描述不够精准。”


难道月壤是变色土?对此,李百乐博士回答:“月壤在月亮上确实是变色的。至于原因,至今仍然未知。



据介绍,对月壤的认识和研究是月球探测,以及未来建立月球基地、利用月球等不可或缺的基础。月壤的用途,原则上分为永久存储、备份永久存储、研究和公益四种基础用途。


除了进行科学研究之外,一部分月壤将入藏国家博物馆,进行公众科普教育;一部分将按协议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科学家其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国际惯例,可能作为国礼相送。



No.2

容器有何特殊寓意?



李百乐博士介绍,月壤不能接触空气,必须存放在密封体内。


值得一提的是,盛放月壤的容器——水晶尊也很特别。它的材质为人造水晶,设计考量脱胎于国博馆藏的系列青铜“尊”,青铜“尊”的下方有一个印着中国地图图形的地球,而它与上方月球的间隔是9.99cm,取意“天有九霄”,寓意着我国探月的历程不断突破极限,跨越了“九重”。



No.3

“流浪”到地球的陨石



在本次展览上,展出的天外来客可不只月壤一种,观众可以看到流星雨落到地球上的样子——陨石。


陨石是从太空进入地球,大气烧蚀后的流星残骸。目前,除了人类从月球及小行星上采回的样品外,陨石是人类可直接分析研究的唯一地外物质


(吉林陨石)


它们主要来自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记录了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甚至保留了太阳系形成之前来自于其他恒星的“前太阳颗粒”。人们根据对月球和火星成分的探测发现,少量陨石来自于月球和火星。陨石根据成分分为石陨石、铁陨石和石铁陨石三类。


南丹陨石

(北京天文馆)

1516年(明朝正德年间)6月降落,现存样品于1958年在广西南丹地区被发现。广西河池地区《庆远府志》记载:“正德丙子夏五月夜,西北有星陨,长六丈,蜿蜒如龙蛇,闪烁如电,须叟而灭”,这是我国第一次既有实物发现又有文献记载的一场陨石雨


陨石散落在以仁广为中心,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面积近50平方公里的山坡和河谷地带。共发现数十块较大陨石标本,总重量约10吨。本块陨石重11.37千克,属于八面体铁陨石


石哈河陨石

(北京天文馆)

2006年1月27日被目击降落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石哈河镇。共回收两块,本块陨石重5.5千克,表面覆盖黑色熔壳,可见气印结构,属于普通球粒陨石类型


火星陨石NWA6963

(北京天文馆)

2011年在非洲摩洛哥被发现。同一次坠落的陨石陆续在该地区被发现,为100克至700克及一些3克至10克的小碎片,总重量可达8-10千克。本块重303.2克,表面覆盖黑色熔壳,研究表明它来自火星



No.4

航天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看过罕见的月壤、陨石,有的观展者感到惊讶,我们熟悉的鼠标和无线耳机怎么也登上了展览?


原来,太阳眼镜、笔记本电脑、鼠标、无线耳机等等,这些常见的生活用品的发明,竟然都来自于航天技术!



在展览中,观众除了可以看到人类观测手段的逐步革新,还可以了解到航天技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例如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催生的3000多项新技术中,就有1000多项转为民用。


李百乐介绍,“我们非常常见的笔记本电脑、鼠标、手机摄像头、纯净水、无线耳机,以及方便面里的压缩蔬菜包的蔬菜脱水技术等,都是由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新技术民用转化的,实际上天文航天离我们并不遥远。”


(“神舟五号”返回舱烧蚀底碎片)

No.5

预约即可免费观展



“眼界——人类观天手段之沿革”展览,由深圳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和上海科技馆联合主办。该展览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展出,由6月11日持续至9月12日,将跨越整个暑期。



千百年来,仰首即是的璀璨星河一直是人类最自然的陪伴,人类也从未停止对它的探索。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到河外星系,人类的眼界在逐渐扩大,这些都得益于观测手段的逐步革新。


此次展览分为“目之所及”、“善假于物”、“不畏浮云”三个篇章,展出浑仪复制品、陨石、天文古籍、邮票、古董望远镜等200余件珍贵展品,以及10余个天文互动展项。其中,来自英、法、德、美等国的40余架18世纪以来的西方古董望远镜,为全国首次大规模展出。



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快去打卡吧
通过“深圳博物馆”官方网站
和微信公众号即可免费预约

近观月壤  遥望星河

这可能是你离月亮最近的一次!



记者 / 辛泽铭 杨烨

部分图片摄影 / 王涛

视频剪辑 / 关大军 孙树君

视觉设计 / 徐小迪

编辑 / 孔明戈

资料来源 / 深圳博物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