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障城市安全,让城市“不失联”,深圳做了这些!

黄燎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1-09-11


近期,河南的暴雨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遇到突发灾害时,城市如何从容应对风险,如何建设保障城市生命线的基础设施?城市生活秩序又该如何迅速恢复?


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教授孙世友,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创新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晖、深圳电信网络操作维护中心客户网络监控室经理窦攀进行了解读。


(点击观看完整版视频)


机房供电不足和通信设施受损

是“断网”主因




一场极端降雨,考验的不光是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还有通信保障。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8时,郑州因洪灾停电或退服(中断服务)基站3.52万个,占基站总数的45%。全省受影响的移动网用户数97.7万户,其中郑州38.2万户。


7月25日,河南新闻发布会通报称,郑州市移动通信网络随着25272座基站重启已全面恢复正常。



对此,深圳电信网络操作维护中心客户网络监控室经理窦攀表示,造成“断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市电停电造成机房供电不足,二是城市内涝引发通信设施受损。


关键通讯设施实行备份“双保险”

模拟预演灾情提升应急能力


目前,深圳也进入了汛期和台风季。为防止出现类似情况,窦攀表示,深圳针对不同灾情和不同响应级别,都有相应的应急方案和应急预案


(点击观看完整版视频)


今年,深圳在汛期前专门进行了应急演练,包括这次河南暴雨造成通讯中断的同一应急场景。应急预案涵盖各种恶劣天气场景,从应急准备到对灾情的判定、影响面的处置和通信链接恢复等。在当地无线信号受到影响时,有应急通信车可以马上赶过去,从2G到5G的信号都可以保证完美覆盖。


目前,深圳已经建设超过4.7万个5G基站。考虑到极端天气影响,这些基站在建设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设计?


窦攀表示,基站从设计阶段到建筑工艺,都考虑到防御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除基础设施之外,对基础设施相关联的传输电路、关联通信机房,都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和举措。比如基站的上联都有双物理路由,核心机房也有双路供电保护,动力配套比较完备,有大容量的蓄电池、UPS和不间断电源,保证机房设施可以安全稳定运行。



在城市通信恢复方面,深圳是如何保障的?


窦攀表示:“应急恢复是应急通信方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我们会快速定位受损影响面,第一时间快速且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应急抢修方案。第二是应急物资,我们会周期性地例行进行相应测试,保证应急物资的可实用性。在受灾时,保证应急物资可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三是应急队伍,我们应急队伍非常专业,在到达现场后会按照既定抢修方案,快速展开通信抢修和业务恢复工作,保障网络安全。”


城市运行功能设施应具有备用模块

以抵御“非常态状况”的冲击


连日来,全国多地多部门联动,加快恢复河南生产生活秩序。截至25日,河南全省受损电力已抢修恢复近八成


当遭遇像河南这样特大暴雨的极端天气,城市应该如何更加有效地应对?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教授孙世友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要侧重事先预防,即强化风险意识。首先,灾前要真正做好“冗余与备份”,城市运行中的关键功能设施应具有一定的备用模块。当灾害突然发生,造成部分设施功能受损时,备用模块可及时补充,整个系统仍能发挥一定水平功能,不会彻底瘫痪。其次,灾前要真正做到“预案优化与模拟预演”,让城市拥有充分准备抵御“非常态状况”的冲击能力。


第二个方面,要强化灾中应急处置与快速响应方面工作。


第三个方面,灾后应快速发挥城市恢复能力,持续优化应急预案,能够快速分散风险、自动调整,力争较短时间内恢复到一定功能水平,从而有效抵御外来冲击及减缓内部灾害。



深圳:注重城市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


如何提高城市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风险的能力?“韧性城市”理念已成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今年,建设“韧性城市”首次写入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标准建设韧性城市,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完善居民生活必需品、城市能源等战略物资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推进“双水源”工程、菜篮子小镇、国际食品谷等项目建设,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和能力。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创新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晖表示,北京和上海更注重通过城市建设指标的设置,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来实现韧性城市建设目标,而深圳则强调从统筹城市发展以及公共安全的角度,多维度建设韧性城市。这当中包括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建设,同时强调从金融等领域来提升整个经济韧性。此外,还特别注重城市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把深圳在科技和产业创新方面的优势运用到整个韧性城市建设中。


三个方面发力打造城市“防水墙”


要建设韧性城市,深圳还面临不少挑战。市三防部门介绍,深圳在极端灾害天气防御方面有着“天然”的短板和不足,每年的防汛压力不小


据统计,平均每年有4个台风影响深圳,最多的一年有9个,台风经常直接形成大暴雨,台风降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36%,降雨量时空分配极不平衡。同时,深圳高层建筑多,地下空间也多,在防灾减灾上造成一定难度。



针对这些情况,深圳从三方面发力,未雨绸缪打造城市“防水墙”


提升监测预测水平

气象部门围绕“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关键时间节点,创建“31631”服务模式;

建立全市统一的面向民众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灾害预警信息通过全网短信、电视、微信等渠道推送,1分钟之内传达至市民;

加强全市防灾工程体系建设

全市共有177宗水库,防洪标准普遍达500年一遇;建有规模以上泵站135座,总设计抽排流量1211.27m3/s;全市362条河流,其中深圳河防洪标准100年一遇,其他河流防洪标准普遍20年一遇;基本形成以海堤、挡潮闸等设施为主体的防潮工程体系,海堤防潮能力在30年-200年一遇之间。


在2020年初,深圳就已上线“智慧三防”应用系统形成事前有预警,事中有决策,事后有应急指挥的全过程三防业务体系。



建设“韧性城市”,深圳还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孙世友表示,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现有基础上细化、标准化工作,面对灾害与冲击的抵御能力和灾后自我恢复能力相关指标,要进行评估和细化;


第二,强化协同思维,城市韧性是技术、组织、社会以及经济多个维度综合体,这就要求多维度必须协同化;


第三,贯彻动态化模式,城市韧性本身具有时间、空间、演变特点,灾害与冲击在不断改变,城市抵御与恢复能力的提升与适应更应是动态化;


第四,应用要实现智慧化,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持续提升救灾资源储备能力,以及合理调配资源能力,在有限资源下,优化决策,最大化资源效益。


记者 / 黄燎

编辑 / 杨梦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