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港主官首次参与,多项合作启动,这场会议为何极具意义?

郭保瑞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1-09-11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深港两地政界和学界人士有许多经典的论述和有趣的比喻。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高级顾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说,“大湾区应是中国现代化的下一个模板”。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陈勇,则把大湾区比作一席丰盛的自助餐——“总有一款适合你,有意参与者完全可以各取所需、各展其长”。


“深圳+香港=?”,也一样有许多值得深思和回味的回答。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说,深港合作,机遇一直都在。不应“守株待兔”,要主动去“捉兔仔”。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2020年10月接受深圳卫视记者专访时坦言,不介意被深圳反超,港深要互相“过河”。


深圳香港一河之隔,“过河”对两地意味着“合作”,意味着“深度融合”。林郑此言过去近一年,2021深港高层会晤暨深港合作会议就宣布了一系列“深融”举措,科创、教育、制度纷纷“过河”。


9月6日,深圳市五洲宾馆五洲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深圳市市长覃伟中等两地政要的见证下,深港签署了4份合作协议签署,启动4个合作项目。(详情点击查看深港合作再升级!林郑月娥和王伟中共同见证,这些项目签约启动



“独一无二”和“历久弥新”


会上,林郑月娥用“独一无二”、“历久弥新”,来形容当下的深港关系。她说,香港和深圳有扎实的合作基础,香港在深圳40多年高速发展中是参与者、贡献者,也是受惠者,两座城市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且历久常新。

对此次深港合作会议,林郑月娥说,这是首次以深圳市委书记和特区行政长官参与的高层会晤暨合作会议形式进行,极具意义。她说,香港将以积极进取、互惠共赢的取态与深圳优势互补,相信港深两地能以“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态度和精神,取得更加丰硕合作成果,更好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双引擎”功能,创造更辉煌的“双城故事”。
“双城故事”,也是王伟中在会上强调的关键词之一。他说,近年来,深港建立高效运行的“合作专班工作机制”,推动双方在重大平台“促联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深港人民“心联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深港亲如兄弟般关系更加稳固。
谈及当前面对的重大历史机遇,王伟中说,深圳将主动对接“香港所需”,始终竭尽“深圳所能”,进一步谋划推动深港合作、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深港一极,努力打造深港“双城经济”、讲好“双城故事”,更好服务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局。

“科技特区”摁下“加速键”


林郑月娥曾多次公开表示,科技创新,港深联手,大有可为。


站在深圳市福田保税区的最高楼——长富金茂大厦举目眺望,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科技特区”尽收眼底。


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项目和唯一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最适合率先打造“科技特区”,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点将”、备受外界关注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它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接壤处,总面积还不到4平方公里。香港园区,在深圳河南侧,面积约0.87平方公里;深圳河北侧的深圳园区,包括皇岗口岸片区和福田保税区,面积约3.02平方公里。



2017年1月,深港两地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2019年2月和8月,“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分别被写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被定位为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合作平台,赋予合作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发展的使命与功能。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小地方将有大作为”。作为国家高度关注的内地与港澳重大合作平台,目前河套深港合作区深圳侧建设快速推进,已经引入集聚了超过140个高端科技项目。


根据香港立法会资料,香港园区分两期发展,每期分为三个批次,预计可提供共67座楼宇。



“一河两岸、一区两园”,基础建设之外,人才、资金的“无障碍”流动,制度和机制的“软连接”也备受关注。


据估计,未来香港园区将有5万从业人员,其中至少一半是研发人才。如何推动交通的接驳联通,制定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简化程序,率先在人员流动方面实现通关便利化乃至自由化,是深港两地共同面对的问题之一。



随着深港两地政府签署《关于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区两园”建设的合作安排》,以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联合办公室的成立,“科技特区”的建设无疑又摁下了“加速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科技集群的排名中,我国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位列第二。我们拭目以待,深港携手推进的“科技特区”,能为大湾区科技创新带来怎样的惊艳。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争议解决高地


为落实综合改革试点清单任务,推动以深圳经济特区国际仲裁机构为基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深港两地持续加强合作。此次深港两地签约、启动的项目中,就有两项涉及国际仲裁交流合作
深圳国际仲裁院与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网上争议解决服务、网上争议解决平台建设、仲裁员及调解员资源共享、合作举办推广培训活动、法律科技资讯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当天,随着仪式上启动灯柱的点亮,新一批深港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其中,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正式迎来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等首批3家香港机构的进驻
随着深港两地持续携手,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势必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共同扩大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的世界影响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高地。

香港大学落地深圳


9月6日,深圳市政府还与香港大学签署了在深合作办学备忘录。这意味着,又一所香港名校落地深圳。同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也举行了启动仪式。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香港拥有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约20所高等院校。港大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院校,有亚洲“常春藤”之称。



港大奠基于1910年3月16日,作为研究型综合大学,成就卓越,蜚声国际。港大在QS亚洲大学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皆领先其他香港高校。


据悉,港大的全球大学排名在过去四年节节上升,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22位,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39位。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之后,又一所香港名校即将“过河”落地深圳。9月6日,新落成的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开学,迎来1300名深港学子,未来将进一步丰富大湾区内港人子女就学的选择。



深圳+香港=?答案可能是∞(无穷大),未来的无限可能。


深港合作40年,曾给出了一个答案。如今,新时代再次发出“追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认为,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包括在全球经贸格局的转变,尤其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明年会生效的背景下,整个经贸的形势正在向亚洲转移。


她认为,香港、深圳互相学习,建设新的增长点,特别有利于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从而对香港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恢复以及全球的经济增长有一个非常好的支撑。


主笔 / 郭保瑞

编辑 / 杨梦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