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官宣“北上新方略”,解局深港“同城圈” | 锐视角

郭保瑞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1-10-19


10月6日,是中国内地国庆长假中平静的一天。而此时的香港,却是一个繁忙的工作日,这一天于香港而言颇具意义。


当天上午11时,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其任内第五份、也是本届特区政府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官宣“北上新方略”,解局深港“双城故事”——建北部都会区,构深港同城圈


专家分析,这将从根本上改变香港多年来“南重北轻”的城市发展格局,深港合作进度会大大加快,合作能级也会大大提升。



01

建北部都会区


翻阅此次施政报告,“深圳”、“前海”、“深港”、“口岸”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分量很重。


“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是深圳,从没有一次的施政报告,会这么多次提到深圳以及深港关系。”林郑月娥说,稍后会把施政报告送给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共同探讨下一步如何对接。



“深港合作”,确实是这份施政报告的重点和亮点。而“北部都会区”和“两城三圈”则是香港特区政府此次官宣的“北上新方略”的重中之重。


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将建设香港北部约30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额外开拓约600公顷用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土地面积不过1100平方公里左右,目前已开发的城市地区不到25%,“北部都会区”可谓是大手笔,超过了目前香港已开发土地的总和


(图源:香港文汇网)


根据同日发布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香港北部都会区包括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从地图上可以一眼看出,深圳的中心城区,就在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对面。这里拥有多达七个跨境陆路口岸,是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连系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


北部都会区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并营造“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独特都会景观未来,这里预计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提供65万个工作岗位。


“北部都会区将是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林郑月娥表示,这里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将尽享港深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红利。


据悉,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五个铁路项目,包括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延伸北环线、东铁线,并探讨兴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动捷运系统的可行性。


(图源:香港政府新闻网)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认为,香港长期以来的发展重心是以南部维多利亚港两岸的香港岛和新界南为主,设立北部都会区显然是香港城市空间发展史上的一次战略性改变


他说,北部地区将由城市外围地带、投资忽视地带,一举升格为香港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带、重心地带,将彻底改变香港经济“南重北轻”的发展格局。未来的香港,有可能出现南、北并驾齐驱、错位发展的一种态势。


02

构深港同城圈


“双城三圈”,在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首次出现的“发展概念”。


林郑月娥表示,在国家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港深两地紧密互动,由西至东建设了7个陆路口岸和相连的交通基建,使两地有条件跨越后海湾、大鹏湾和深圳河而相互连接,形成“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



林郑月娥介绍,“双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双城三圈”覆盖了深港口岸经济带和深圳发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区,以及香港境内城市建设资源正在高速汇集并仍拥有庞大发展潜力的北部都会区。


(双城三圈)


“西有前海,东有河套”。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深港合作的国家级战略平台。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深港同城圈”,恰恰与前海、河套相呼应。


林郑月娥表示,“双城三圈”空间概念的确立,有利于香港特区政府与深圳市政府共同促进两地在经济、基建、创科、民生和生态环境的紧密合作,发挥强强联手的作用,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认为,“双城三圈”的发展理念和方略如能得以顺利实施,深港合作将进入双向发力、相向而行的新阶段,深港合作进度会大大加快,深港合作能级也会大大提升。


(图源:香港政府新闻网)


刘国宏表示,“三圈”意味着香港开始全面开发临深沿线,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港制度、国际化资源将在这个区域聚集,深港合作效应会大大释放,深港口岸经济带将成为世界级多样性、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和高科技发展的高地,并带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迈向更高发展水平。


03

 “北上新方略”早有预示


一系列重要时事和相关表态,都预示着香港会有“大动作”改变发展格局。


9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横琴方案》《前海方案》,再次为大湾区发展把舵定向。


9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在深圳会见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他希望特区政府抓住大湾区建设的机遇,用好中央支持政策,不断深化香港与内地的互利合作。



林郑月娥也曾在9月6日举行的深港高层会晤暨深港合作会议上表示,香港将以积极进取、互惠共赢的取态与深圳优势互补,创造更辉煌的“双城故事”。


这都预示着在社会恢复安全稳定、经济发展站上了一个新起点后,香港会在主动把握发展契机上将有“新方略”。


04

港府主动解局的意义


提及《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说,这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区政府编制,在空间观念及策略思维上跨越港深两地行政界线的策略和纲领。将为香港的长远发展前景谋定新方略,别具突破性和前瞻性意义。


刘国宏认为,这次施政报告凸显了三个新思维:


一是“务实”思维。

深港山水相依、人文相亲,香港融入全国发展大局,可操作、可落地、快见效的就是深港合作。港府此次提出 的“北上新方略”,“大手笔”之中,其实非常务实,基础非常扎实。

二是“双赢”思维。

目前全球经济区域发展步入城市群、大都会时代,相邻城市共生共赢远远大于相互竞争,过去那种有政策争取独享、有桥梁排除联通、发展远端区域却抑制临近区域等等以邻为壑的策略,都要改变了。

三是“积极施政”思维。

这些年香港陷入社会矛盾尖锐、民粹思想严重、政府又“积极不干预”的发展陷阱,必须要有一个力量来推动破局。本次报告体现了从“积极不干预”到“积极施政”的思维转变。


(图源:香港政府新闻网)


宋丁表示,未来的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之间的融合式发展只会越来越紧密,共享共荣的心态和行动越来越明显,深港这两座兄弟城市,也必将实现全方位、全领域的深度合作。


刘国宏建议,深港沿线香港一侧开发开放要注重全球创新资源集聚,深圳一侧开发开放则应突出国内创新要素布局,要共同打造双循环新格局的战略枢纽。


他表示,深港要共同争取政策和资源,给国内外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更大空间,只有这样在全球城市群、大都会的竞争中才能更上层楼。


“蓝图虽好,但成就美好未来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刘国宏说,深港应当共同吸引全球目光、调动市场力量,探索一个不仅仅是空间开发、更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主笔 / 郭保瑞
编辑 / 李雄飞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