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跨城市就业的“95后” 如何留得住?

晚间报道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1-11-10


人才是第一资源,而一座城市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更是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日前,《“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报告发布,报告聚焦“95后”人才,探索“95后”求职者的流动趋势。其中,深圳对“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深圳为什么对年轻人有如此吸引力?吸引“95后”人才的明显优势,对深圳意味着什么?该如何保持这样的吸引力,并继续提升?18日晚播出的深圳卫视《晚间报道》栏目,就此邀请招聘平台相关负责人及行业专家予以解读。



深圳多项人才吸引力数据

跻身全国前列


《“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报告显示,对“95后”人才的吸引力,深圳位于北京之后,排名全国第二;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位列前十。



在高学历人才方面,“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情况,深圳排名第三;在收入方面,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深圳也跻身前十;



从人才流动趋势看,一线城市对“95后”聚集程度更高。深圳在一线城市中人口结构最年轻,15-59岁人口占比为79.5%,高于北京、上海、广州的68.5%、66.8%、74.2%。


“深圳”成为报告中的高频词,在多个领域受到关注。报告指出,根据其选取的创新和文化指标,深圳在前20强中分别排第一和第二;深圳每万人的专利授权数量达124个,是唯一数量过百的城市,作为全国的创新创意大都市,在优越创新环境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已经超过30%。


从行业看,“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其中IT、通信、电子、互联网领域占比达21%,而这些也是深圳的优势产业。报告分析称,创新的产业结构、丰富的文娱活动、更低的落户门槛吸引年轻人到深圳就业。


“95后”人才更倾向于跨城市就业


深圳为何对“95后”人才有如此吸引力?智联招聘市场与用户增长部总监曾卫华介绍,“95后”人才跨城市就业的比例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他们愿意选择来深就业,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深圳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



这一方面是由于“95后”人才在就业过程中,从业时间相对比较短,普遍属于职场新人状态,因此他们的职场或者是行业的积累会更弱一些,导致他们的平均薪资水平相对于职场前辈来讲会更低。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95后”人才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对于高收入的渴求度也是相对会更加高。在平均更低的薪酬以及对高收入的渴求这样一个冲突面前,会使得“95后”人才对于城市的归属感,以及对于当前工作的满意度有所下降,进而会使得这一部分人群跨城市就业的现象更为普遍。深圳是机会的富矿,因而也必然成为他们的最优选项之一。


深圳:“迭代升级”构建城市聚才新格局


一座城市是否值得托付,求职者会“用脚投票”。近年来,深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才们纷至沓来,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


国庆长假后,深圳各类秋季招聘活动渐次展开。仅10月10日当天,就有2021年第二十五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以及“菁英聚鹏城”深圳市属国企2022“校招专列”两场颇具规格的招聘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


招聘会的火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深圳对人才的巨大吸引力。



而这份吸引力,也源自深圳对人才的重视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深圳不仅以立法形式将每年11月1日确立为人才日,还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湾畔建成全国首个人才主题公园,表达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最高礼遇,同时斥资1000亿组建人才安居集团,为人才寻找来深安家之地。


深圳还先后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及“鹏城英才计划”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法规,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人才来深创新创业,这其中不乏刚刚学成毕业或海外归来的“95后”弄潮儿。深圳还通过设立企业家日,举办全球创新人才论坛,成立人才研修院等,营造起全社会尊才、爱才、敬才的氛围。


截至目前,全市高层次人才突破1.9万人,留学归国人员近17万名,各类优秀人才不断加速集聚。


深圳还在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动从过去的依靠政策比较优势吸引人才,向依靠优良的环境和文化集聚人才转变,逐步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城市聚才新格局。



按照规划,未来5年,深圳将聚焦重点产业和民生领域,吸引集聚100名左右杰出人才,100个左右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000名以上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精尖缺人才,100万名以上各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努力建成天下英才向往之地和筑梦之城。


 专家:补齐差距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无“后顾之忧”


如何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无“后顾之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认为,深圳除了在科技创新领域进一步巩固加强优势、吸引更多人才之外,还应该在其他领域支持更多的创新创意活动。比如在文化、教育等方面,都需要更多的人才充实到深圳的人才队伍中来,提升城市创新创业的水平。



他同时认为,深圳在人才环境上还有很多短板,特别在居住、子女就学等方面,与国内的领先城市差距还非常明显,要进一步补齐短板,让人才能够在深圳这样的一个大舞台更好地发挥价值。此外,在人才培养上,也可以更多借鉴港澳经验创造国际化氛围吸引人才,打通人才跨境流通壁垒。



智联招聘曾卫华建议,对于任何一个大城市而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会面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赶不上人才的吸引速度等情况,也就是会出现人才外溢的现象,像一些“新一线”城市,其实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一线城市的溢出人才。他认为,人才溢出也是深圳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之一。


主笔 / 聂双双

责编 / 赵畅

记者 / 李健 聂双双 罗海燕 焦娇

编辑 / 王贝妮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