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推“30条”!深圳密集“出手”背后,有何关键考量? | 专家解读

贝妮 黄燎 佳琪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2-09-08


7月6日,深圳发布《关于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提出共30条措施,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更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此次“稳增长30条”继续瞄准市场主体关切,整体有何考量?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起着怎样的关键作用?二季度以来,深圳连续推出系列“30”条措施,如何发挥组合拳作用?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专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


供求双向畅通

产销衔接循环


Q

此次深圳出台“稳增长30条”,围绕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挖掘消费潜力、推进文旅恢复、消除物流堵点、加强民生保障六个方面布局施策。为何是这六方面,整体来看有怎样的意义?


郭丽岩:


这六个方面正是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聚焦的问题,要加力提效,发挥政策作用,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促进消费,尤其是要加快恢复接触式服务消费,从而打通物流,兜住民生底线,畅通整个经济循环。


所以,深圳这次的“稳增长30条”是从一个“供求双向畅通,产销衔接循环”的大视角,来促进整个经济稳步恢复。这既盯住了微观主体的活力,又盯住了当前经济恢复的一个内生动能的关键节点——消费尤其是接触式消费,能够体现深圳是用系统的观念来稳住增长。



其实,从“稳增长30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它是通过对微观主体一系列详尽的调研而来的,是以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切实诉求为导向,来出台的相关措施。因此,“稳增长30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能

带动经济运行体系良性运转


Q

在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这一部分,采取了留抵退税、失业保险、扩岗支持、降低水、电、气、网成本、鼓励减免租金等6条措施,这些措施为什么会放在“稳增长”的第一部分,会起到什么关键作用?


郭丽岩:


在“稳增长30条”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保住市场主体。我们可以看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深圳当地的资源禀赋,市场发展的内生动能是有相关性的。


从全国来讲,深圳是创新企业集聚地最为富集的,所以市场主体是深圳内生动能非常重要的方面。那么在当前的背景下,通过落细落实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辅助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培育内生动能,促进活力增强,目的就是要稳住市场主体,通过激发内生动能,带动整个产销循环,从而带动整个经济运行体系的良性运转。



第一部分提出的保市场主体,其实与国家保市场主体一系列措施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又结合了深圳本土特色。体现的就是深圳加快落细落实政策要求,结合自己的产业结构,明确具体的产业方向,也制定了落细落实的具体时间表,比如降低水、电、气、网成本等保障方面,也强调了一个期限。


要在年底前加大直达企业的优惠政策力度,这次的政策上也有了很好的体现,应该说是把真金白银的政策用到了刀刃,也就是市场主体,因为它是确保当前经济稳步恢复内生动能的关键,微观主体的信心和活力尤为重要。


给予“首贷户”2%贴息补助

针对性解决小微企业难点


Q

在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部分,实施“首贷户”贷款贴息,给予2%的贴息补助,单户企业贴息金额最高20万元,这条措施抓住了什么重点?


郭丽岩:


这是从金融支持实体措施来讲的。通俗来讲,既是小微企业又是“首贷户”,此前企业没有在任何金融机构贷过款,所以银行从后台看不到其相关的征信记录,这就对银行首次贷出时进行调查,包括贷款过程当中的随访都带来一定的难度。



那么这次,针对这个问题的难点,深圳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比如银行给优惠、政府给贴息,既鼓励银行强调首贷的力度,又给予了真正需要贷款的小微企业、急需融资支持的初创企业有力支撑,所以把它放到金融支持实体的第一条是有重要意义的。



给予文旅接触式服务业更多关怀

带活全产业链条的复苏


Q

“稳增长30条”提出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恢复,这在当前有什么前瞻性与推进意义?


郭丽岩:


文化和旅游业是典型的接触式服务消费行业。此前疫情多点散发,对于文化旅游这种需要面对面、接触式提供服务的行业带来直接冲击,尤其是对全国范围内跨区的长途旅游来说压力很大。随着疫情精准防控措施的落细落实,我们在逐步推动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运转的过程当中,是需要对这一类接触式服务业给予更多关怀和支持措施。



这次在这个时间点出台稳增长的关键措施,聚焦文化和旅游业,我认为有几点作用:


首先,其实在消费的大盘子当中,文化和旅游业属于链条比较长,带动比较明显的行业,旅游业还会通过带动人流,去带动像是交通运输、当地的住宿餐饮以及衍生服务产品的消费,是一揽子的链条式消费。



同时,有的商务旅游又跟会展相关联,接触式服务业的回升,对于带动现代服务业的稳步回升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其实也做了一些市场调研,发现其实在疫情反弹的过程当中,有一些地区,尤其像是大湾区,还是有一些居民家庭的外出旅游消费行为,是被抑制的。


当前针对文化旅游市场的潜在需求出台了相关政策,包括鼓励文化演出行业快速恢复、强化打造经典旅游路线,还有景点门票的优惠等等。对于旅游主体的一揽子扶持措施,目的就是要激活市场潜在的旅游消费需求,既着眼于当地的文化旅游需求,又着眼于全国联通的文化旅游市场,能够带活全产业链条的复苏。


深圳系列“30条”一脉相承

不断扩面 扩围 提幅度


Q

今年上半年,深圳已接连推出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壮大市场主体、促消费、工业稳增长等四个“30条”,这是第五个“30条”,您如何看待深圳这么密集发布“30条”的举措?



郭丽岩:


从最早3月份的助企纾困,到7月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措施,这正是针对二季度以来,实体经济运行当中的一些难点、堵点和卡点,有的放矢地给出一些真金白银的措施。因此,这是从时间轴上来看,陆续出台系列“30条”的必要意义。



我们来看这系列“30条”政策当中的一个主线,就是盯准市场主体。从一开始的30就针对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带来的冲击,提出助企纾困,到后来促进市场主体壮大,提出促进个体户成长,行业领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再到后来出台的一揽子稳经济措施...


对于企业的关怀,一直都是系列30的主线。这体现的就是深圳在稳增长稳经济的过程中,聚焦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内生动能的政策逻辑。由此而言,系列“30条”之间是一个一脉相承的政策体系。



此外,系列“30条”里若干举措体现的就是扩面,增大支持力度辅助的范围,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回应。


例如减免房租,一开始提出对于相关特困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个体工商户面临的暂时性停业房租压力,提出减免房租,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发现其实不同类的租户,减免房租力度是不同的,所以这一次专门提出要“三免三减半。从时间脉络中,能够看出政策的连续性和不断的扩面、扩围、提幅度,进一步的优化政策。



纵观整个系列“30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循环的视角来稳住经济,稳住增长。既关注供给侧工业稳定增长,又关注消费侧。消费侧当中又聚焦结构,不光是对于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有一揽子的促进市场回升举措,这次对于这种接触式服务业,也专门出台了文化旅游等具体的帮扶举措。既有供给侧又有需求侧,关键就是供求双向畅通,产销衔接,促进整个循环的加快。


最后,这“30条”举措聚焦保市场主体,其实这也是从循环视角来稳定增长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保住市场主体,是稳住就业的非常关键的支撑,稳就业又是促进增收的重要方面。而收入的稳步恢复,是提升和稳定购买力、带动消费的关键环节,消费的回暖回升,反过来又带动供给侧,为市场主体活跃生产提供更多市场需求。因此,这是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整个链条来打通经济循环的一揽子政策。



记者手记


采访结束后,郭老师向我们感叹,似乎距离她上一次解读深圳的"30条"政策还未过多久,深圳又再次"出手"了。


她认为,深圳每次政策的出台针对性都不一样,但若放在一起看,实际上是涉及了大小方方面面,这更看出深圳这座城市对于人民、对于企业真真切切的关怀。因此,当我们屡次邀请郭老师来做有关深圳最新动向的采访时,她都欣然接受。


对她而言,每一次观察深圳,都对这座超大型城市有更加美好的期待。


记者 / 王贝妮 黄燎 付佳琪

视频制作 / 陈敏瀚

编辑 / 何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