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深圳多个部门相继发布阶段性稳经济措施,覆盖工业、商贸、建设、快递、环卫、文体旅游、鼓励用工等多个领域。(点击阅读:《“七连发”!深圳密集推出阶段性稳经济措施》)
深圳稳经济“七连发”有何特殊意义?发布的措施有何特点?深圳经济如何能在2023年取得“开门红”?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采访了《深圳社科智库专报》副主编张国平。
Q
深圳多部门发布阶段性稳经济措施,在您看来有何意义?
《深圳社科智库专报》副主编张国平:这次推出的“七连发”稳经济促发展政策,我认为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体现出它的系统性,更像是“握手”政策,不仅覆盖以往简单的消费和生产,这次还覆盖了消费、生产、流通等各方面要素,进一步推动了供给和需求的再平衡。另一方面则体现出政策的精准性。例如像文体消费、旅游、投资等方面,出台了更多细化的政策,这样保证了深圳制造业进一步升级,也保证了制造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组合拳。张国平:此次政策发布的时间节点把握得非常好,恰到好处。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的边际效益在逐渐递减。从外贸的角度来看,大环境不好,国外消费需求也在递减。消费是一个重要抓手,这次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其实就是抓住了消费这一关键环节,以消费促生产,以生产来提高个人的收入从而进一步推动消费,这样以来就形成了双循环。“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制造业是深圳立市之本,这次政策中类似加班补贴等政策都非常有力道,保证了工人在制造业体系中的稳定性,从而稳定制造业发展。这样的话,制造业企业有信心、个人消费也有信心,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双循环系统,盘活和推动深圳一季度经济的全面发展。Q
这次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承担ECMO、呼吸机等生产任务的白名单企业,包括组织金融机构与白名单企业对接、购买设备投资资助,这体现出什么?
张国平:这些为生产呼吸机等与疫情防控相关的重要机械设备和医疗物资的白名单企业的政策支持,是一种底线思维,最大限度保障了大家能够往前冲的一个基本,这种保障非常重要。2022年,深圳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在生产、居民消费、旅游、投资运转等方面都给予了非常强烈的信心。我认为,信心一旦建立起来,对于未来推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小困难,就可以彻底克服。2023年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头我们做好了,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Q
您认为,此次深圳发布的系列促经济措施,有哪些特点?
张国平:这次发布的系列措施,在我看来最大的特点是真金白银。刚刚我们提到制造业的发展,它其实最终还是落到个人身上,消费就更不用说了,比如像快递员,一单补贴是1元。不要小看这一块钱,这是对他们付出劳动的一个认同,是真金白银。另外,在制造业领域,例如有提前返岗的补贴、返岗交通补贴等,这些都是真金白银。这些落实到个人的实实在在的补贴,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此次推出的政策还有稳定信心的重要作用。三年来,在经历疫情后,制造业、消费等都面临着转型升级。这次的政策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很细致,这对于提振大家信心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实大家也是感受到了这次“暖暖的春意”。Q
你认为,深圳经济如何能在2023年取得“开门红”?
张国平:深圳经济的潜力非常大,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依然要围绕制造业强市这一根本去发展。针对近年存在的人才流失、基础研发等问题,深圳也在持续发力,先后推出了各种支持性政策,比如飞地经济产业园、工业上楼、5个“30条”等,同时还抓住自身优势,从市场化、科技化方面着手推动制造业发展,从而带动深圳各经济领域的发展,深圳抓住了这一个重要的主动脉。在相应“七连发”政策的推出后,未来在这种稳定大环境、稳定信心的暖风吹拂之下,我相信明年深圳经济一定会在制造业升级等领域迎来更大的发展,也会完完全全站稳3万亿的台阶,进一步冲刺3.5万亿甚至4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