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第2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双选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663家企业提供超2万个岗位。活动现场共吸引超2.5万名毕业生参会,参会企业合计收到简历总数约3.8万份。
作为深圳最大规模的双选会,本届有何特别之处?今年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匹配度如何,哪些岗位吸引力大?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势如何,需如何做好稳就业工作?深圳卫视《晚间报道》栏目邀请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研究员杨兴和招聘企业负责人进行解读。
(点击观看完整版视频)
作为深圳人才工作年度重点品牌项目,本届双选会设有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国企、上市企业、港澳台人才招聘、重点服务企业和综合产业七大专区,涵盖了高新技术类、电子信息类、金融类、新能源类等热门行业。双选会现场,不乏有华润、迪卡侬等18家世界500强企业,也有深圳航空、水务集团等64家优质国企,同时中富电路、大族数控等51家上市公司也在此招贤纳才。“实验室提供超10个工作岗位,主要是软件开发、RTL设计和IC验证等方向,其中还有博士后研究员的学术岗位。”大卫帕特森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的招聘代表张琪表示,南科大、加州伯克利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参与双向互选,他们的技术能力、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室人才的需求匹配度极高。据了解,除线下招聘外,现场还进行两场“带岗”直播,8家企业线上揽才,提供职位95个,招聘岗位超1200个。双选会还邀请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六所高校入驻人才服务街,为校企合作提供零距离沟通交流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双选会还开辟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简历诊断、职业测评等功能区,给求职者提供一对一辅导,引导毕业生理性择业、科学就业。作为参加此次双选会的企业之一,喜高集团中国区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刘文博表示,当前,就业机会的创造与企业扶持上,需要政府更多关注,这也是较紧迫的需求。“线下招聘会要多元,不仅有针对学生,还要有企业急需人才等技术类型岗位,希望政府继续组织大型线下招聘。”刘文博说。据了解,2023年全国应届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其中今年深圳本地高校毕业生超过4万人。为做好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教育部于2月至4月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尤其要开展“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和“访企拓岗”工作。截至3月25日,已举办春季线下招聘活动6.7万余场,参会用人单位77万余家,提供岗位信息1000万余条。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202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服务,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为此,深圳市、区人社部门正加快落实春节前出台的阶段性用工保障政策,与此同时还联合高校加大“访企拓岗”力度,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密集开展各类招聘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大规模双选会将增加举办次数,分为上下半各1场。“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双选会有过两次延迟。而今年4月1日成功举办的双选会,对于深圳用人单位和全国优秀毕业生而言,是一次盛事。”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研究员杨兴说道。谈及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他认为,作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净流入的大市,深圳每年吸纳近11万名高校毕业生,此次双选会对于全国的毕业生来说,尤其是深圳周边省市院校,都是极具吸引力的。“今年双选会专区设置更为合理”
深圳应转向对人才的精细化管理
杨兴认为,这次专区的设置与往年不同,以往是按照企业的行业类别来划分。而今年专区设有国企、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这是吸取了过去几年参会企业的意见后进行的调整。在他看来,今年的专区设置更为科学合理。“此次7个专区可分成“6+1”,“6”是深圳的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1”就是港澳台专区,这充分表明了深圳持续深化与港澳台的合作,推进大湾区人才交流的意愿。”深圳如何更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杨兴提出两方面建议,一是政府应从粗放型的招才引智转向对人才的精细化管理,不光要把人才引得来,也要留得住、用得好。这就需要在人才的住房保障、子女教育,以及终身培训方面,多下功夫。
另一方面,企业越来越需要毕业生具有复合动手能力和学科背景,毕业生要积极拓宽专业领域的知识,进一步提升专业动手能力。晚间观察:年度最大规模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双选会,受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的追捧,实属在意料之中。
除了促成相当数量双向选择的完成,这样的大型“群体面试”同时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其中一个重要信息就是,稳岗扩岗、搭建更多更方便的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的“双向奔赴”等等,深圳在稳就业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只有各方面齐心协力,才能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