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有关城中村改造,频频有国家层面的声音发出。尤其是国常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8月1日,深圳关于保障性住房的四个政府规章正式实施,其中《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对新市民、青年人及各类人才配租提出了具体办法。国常会审议通过的《指导意见》,对深圳城中村保障房改造有何助推作用?深圳城中村保障房改造目前进展情况如何?未来还需如何发力?深圳卫视《晚间报道》栏目邀请人才安居集团相关负责人、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专家进行解读。
深圳2023年计划筹集
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5.2万套
位于龙华区的弓村保障性住房改造项目,目前已签约26栋,其中19栋在运营中,可以提供1470套房,服务约1800名租户。经过改造的楼栋,外立面色彩明快,消防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并提供自习室、健身房、食堂等特色共享活动区。
视线再转向元芬新村,作为深圳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的典型案例,该项目建筑面积约29.5万平方米。“焕新”后,这里成为干净、整洁、现代的新青年社区。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提出,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及各类人才配租。今年,深圳全市计划通过城中村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筹集保障性住房5.2万套(间),约占全市城中村租赁住房总量的1%。此外,改造后的大部分房源,单套租金与改造前基本持平。面临城中村楼栋缺乏系统规划,基础设施落后等痛点,企业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除了做好室内家居装饰的改造,还会对整个楼栋的基础设施,如水电管网等统一改造,城中村改造的整体施工难度会比较大,这也是目前正在着力推进解决的问题。”深圳市安居微棠住房租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经理王洁舒告诉记者。
今年2月,由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持股51%、愿景集团持股49%、注册资本20亿元的深圳市安居微棠住房租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公司定位为深圳市城中村租赁住房社区运营服务商,开展城中村保障性住房品质化改造提升。
据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副总经理、安居微棠董事长周柏新介绍,2023年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承担了城中村改造任务的3.72万套,相当于占全市5.3万套的72%,预计到年底将会有1.5万套的保租房可以改造完成并投放市场。
在他看来,对企业自身来讲,在倾听政府对企业的要求和了解客户期待的同时,要不断地完善产品和服务,力争以更好地服务新市民。“相信政府将会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保障性住房品质化改造提升工程,企业也将按照相关的要求稳中求进。”“国企为主导、市场力量为辅助
有序推进深圳城中村改造”
2019年3月,深圳市印发《深圳市城中村(旧村)综合整治总体规划(2019-2025)》,提出通过微改造方式,增加城中村必要的公共空间与配套设施,并规范引导各区在综合整治分区内有序推进城中村住房规模化统租改造,满足条件的可纳入政策性住房保障体系。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品质打造宜居城市,启动首批40个城中村统筹规划和整治提升试点。3月份,深圳市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暨三宜小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全市将围绕“20+8”产业集群、“20+20”产业集聚区和轨道交通站点的周边城中村区域,开展城中村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可负担、有温度”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在盘活了城中村存量房资源的同时,改造后的城中村实行统一的高标准物业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深圳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将符合规定的城中村租赁房源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规范管理。围绕目前城中村保障房改造形势,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专家宋丁分析道,“目前,城中村保障房改造有四种力量,分别是国有企业、民营经济、原来业主以及租户,其中租户是最大的力量。”宋丁说,“如此多的力量融合到城中村里,意味着中间的利益博弈非常激烈,在利益的均衡和发展中都有着非常大的难度,需要谨慎操作。”深圳城中村保障房改造还需如何发力,才能更好解决来深建设者住房问题,让他们住得起、住得好、住得安全呢?宋丁表示,未来城中村改造应该在总结传承以往改造经验基础上,着重注意四个方面:
❖
一要全面贯彻落实此次国常会的文件精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改造政策;
❖
二要对整个城中村基本的市场背景做充分深入的研究,掌握更多情况;
❖
三要充分尊重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均衡,特别是广大租户的利益要充分得到保障;
❖
四要以国企为主导,以市场力量为辅助,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
晚间观察:
城中村改造事关城市治理、居民居住环境改善和房地产结构优化。深圳城中村体量较大,将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结合起来,由政府主导筹集,引入民间资本等多方力量。
作为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相信在做好各方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可以为新市民、青年人以及各类人才提供“高品质、小户型、可支付、有温度”的居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