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村落也艺术,深圳这条村火了

先行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4-10-02


深圳龙华的大和村,是有着两百余年历史的客家村落。


2018年,龙华区民政部门派驻一批具有不同专长的社工机构入驻大和村。大和村因此被本地居民称为“社工村”。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子的居住环境,2020年,三位社区营造师被邀请来到这里,参与“社区微营造”。于是,一场城中村社区营造“治愈之旅”从此开启。本期深圳卫视《先行》栏目走进大和村,探寻传统村落“焕新密码”。



引进社区营造理念

活化客家村落



社区营造,是近几年来,在一二线城市逐渐兴起的社区治理模式,通过政府、居民一起,寻找社区里可利用的场地或闲置的边角空间,用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改造。


黄彬凌,袁振宇,曹佳宁,毕业于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在当地有过社区营造的工作经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受到深圳龙华区民政部门的工作邀请,首次来深。


“我们当时其实抱着一个设计学生的美好愿景,我们希望把村落变整洁的同时,能够融入更多的内容和人文上的一些看点,街道办也非常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一个特色村落,所以让我们把设计范围再一次地扩大,能够从墙面立面的改造扩展到整条街区的一个更新。我们也很兴奋能够参与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社区营造师曹佳宁说。


但起初,在本地村民看来,这三位大学生颇有“不速之客”的感觉。于是,他们来到村子后,索性就住在了党群服务中心的阁楼,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村子里走访和调研,和居民交朋友。



“我们刚过来的时候,其实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性,我们是想着先把自己变成这里的人再说,然后再以当地人的视角出发,去做改造。”社区营造师黄彬凌说。


为了进一步了解居民,他们在村子里开了第一场“流水席”活动,听居民讲故事、提需求。在聆听中,他们了解到,大和村大部分的居民是在附近工业区打工。这里远离市中心,租金比较便宜,但生活环境也相对简陋,缺少公共空间,更没有所谓的邻里关系。因此,他们希望能够有一个地方,让大家可以说说话。


这让黄彬凌意识到,想要做社区营造,最重要的就是为居民营造公共空间。然而,停放在主街上最为开阔的一片空间,几乎被居民的车子所占用。于是,设计团队首要做的是说服居民把车位让出来。



不过,很快,设计团队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



居民不愿开放家门口空间

改造一度停滞



通过调研,设计团队和社区都认为,一个安全的儿童活动空间迫在眉睫,而在主街位置的糖水店则是首选的理想地点。


阿敏,来到村子里已经20多年。几年前,她在村子里开了一家糖水铺。因为要做生意,她家一楼的院子日常处于半开放状态。社工和营造团队找到她,提出想把小院子改造为儿童乐园的计划,热心的阿敏很快就同意了。“设计师们来询问我,能不能把院子开放出来,我说‘可以’,反正我这人就比较喜欢热闹。”阿敏说。


然而,就在大家按计划推进的时候,之前一直未表态的阿敏丈夫,突然明确表示,反对将院子改造为乐园,也不愿意腾出门前的车位空间。


为此,设计团队没少花心思寻找突破口。一天,黄彬凌邀请了20多位村里的孩子组成了设计坊,其中就包括阿敏的儿子威威。设计坊围绕着如何设计院子展开讨论。一时间,孩子们奇妙的“脑洞”似乎一瞬间被打开了。威威和设计团队说,院子里烟囱长长的,形态如同一只长颈鹿。经过一番探讨,威威的想法被设计团队采用。从此,这条街上,有了一个“长颈鹿”烟囱。



基于威威的社区营造想法,黄彬凌与社区商量,是否可以把乐园以威威的名字命名,改为“威威乐园”。也是因为这一举动,也成功打动了威威爸爸。最终,他同意开放院子进行改造,并主动把门前的车辆挪走,为儿童乐园腾足了空间。


后来,威威爸爸也会和设计团队打招呼、笑一笑。这在设计团队看来,是很大的一个跨越。“看到抬不动东西,他也主动帮我们。他是一个挺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他通过这些行动,让我们知道他逐渐接纳了我们,这个也是整个街区建设中,我们觉得挺里程碑的一个小事件。”曹佳宁笑道。


现在,“威威乐园”成了居民公共休闲的地方。每天夜晚,不少村子里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会聚集到这里乘凉。每年,这里也吸引了很多参访团的到来。


“开放车位和院子,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的。”阿敏也开心地说。



实际上,劝说开放车位,对于设计团队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他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工挨家挨户去协调,整整跑了一个月,把他们的车协调到可以停在距离村子需要走路5分钟的停车场里。


“一方面是做空间的改造,一方面做人的工作,其实人的工作可能会比设计的工作量还要大。社区不厌其烦带着我们一家一户去跑,跟他们沟通,听他们的意见,同时还要争取他们的授权。”黄彬凌说。



电线杆变身发廊路牌

创意加持理发店走红



相比传统的社区规划,社区营造更重视过程。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和延续。


龚大叔的理发店从2007年就开在了大河村,但是一开始,为了招揽生意,他的店铺是摆在主街上的。听闻了社区要进行社区营造,店铺就无法在外摆摊,龚大叔起初还有点不乐意。在他看来,摆在巷子里,没了客流,就没了生意。


黄彬凌所采取的办法,就是用最低成本的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在大叔的巷子的店铺前面,有一根电线杆,黄彬凌和社区商量,把电线杆涂成发廊的颜色,既好看,又能帮助理发店起到宣传作用。



黄彬凌在社区发掘了很多有手艺的居民,把他们打造成“社区达人”的形象,以“达人效应”带动社区治理。很快,这个小改造就奏效了。


很多在附近小区的居民闻讯而来,十块钱的亲民价格,加上怀旧的村落环境,“社区达人”的精湛手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居民。


现在,理发店成了村子里的网红店,龚大叔也成了小有名气的手艺达人。


“谢谢他们让我们这里有了一点名气。现在我每天还搞直播,发短视频,越来越多人被吸引过来。”龚大叔边理发边开心地说道。


“我们是专门跑来找爷爷剪发的。这边有烟火气,我觉得很舒服,现在改造后,整体感觉就更加舒服了。”专门开车过来理发的顾客说道。



在村里的墙上涂上壁画,用废弃的键盘做成了花园,用阿尔兹海默症老人做的手工作品展示在了墙上,用孩子们收集的瓶盖做成了星空墙,用台阶做成了青工读书巷,在党群服务中心增设了儿童课堂……社区营造,让大和村的边边角角有了新的变化,也让这里的人加深了对彼此间的认识。


“我们特别开心的是,开始带头想要阻止的阿姨,建成之后,我看到了她举着手机,在街上跟自己的朋友打电话说,‘你看,我家门口的街道改造得多漂亮’,这个是我们觉得是非常大的转变点。”曹佳宁说,“社区改造的过程通常是伴随着质疑,沟通,然后被解决,最终大家成为受益人的历程。”



“妈妈主理人”开启

老村落2.0改造模式



改造后的村子吸引了越来越多人来打卡,也吸引了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就是住在对面社区的妈妈们。她们认可这里的价值,也成了日后村子里运营的主角。如果将设计团队对村子进行“微营造”比作村子改造的1.0版本,那么妈妈们的入驻,则是这条老村落营造的2.0版本。


这天,陶艺爱好者刘招英正准备把自己的陶艺作品搬到她在村子刚刚入驻的工作室里。“小巷古色古香,我特别喜欢这边的氛围感。华姐把这里打造得挺好,我想我跟她可以一起,来联手做一点什么。”


刘招英口中的华姐,是大河村的“新村民”,也是被吸引来的“妈妈主理人”之一。


202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住在大河村附近社区的刘华来村闲逛,从此与村子结缘。她看上了村子里的一座白墙砖瓦的房子,前身是一座垃圾房。


“三年前,它还是一间漏水的废品收购站。当时,我开玩笑问废品回收站老板,这是漏水吗?他回复我三个字,水帘洞。”刘华笑着说。



尽管条件一般,刘华还是立刻签约了,“水帘洞瓦房”经历四个多月的改造,变成了一栋古色古香的新房子。


我觉得深圳的老房子有一种独有的能量,就是能让人内心特别沉静。”刘华说。


然而,改造好的漂亮房子以后要做什么,萦绕在心中的疑问,刘华在村子里找到了答案。


刘华很喜欢孩子,闲暇之余就会带孩子们一起写一写、画一画。后来,她索性把家里的书房搬了过来。房子也会开放给周边的孩子和居民们,一起来书房看书。后来,身边的朋友建议刘华,可以开设一个国学传统文化工作室,让村子里没有条件学习的孩子们可以最低成本接受教育。


很快,这个消息就在村子里传开了。一时间,这里的书法、茶艺等课程纷至沓来,因为多为公益性质,刘华便将工作室取名“益学社”。



艺术部落纷纷入驻

社区经济反哺社区公益



何子龙的书法课,是益学社最早开设的课程之一。2021年,他与华姐结识,在益学社开设了个人工作室,如今,已有上千名孩子通过他认识并学习了书法。


6岁时,何子龙因电击失去双臂,11岁开始学习书法,用嘴代替双手运笔,至今已练习口书20多年。在大和村,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一下子就被这里吸引,因为我老家是浙江,深圳给我的印象是大都市高楼大厦,来到这边就感觉一下子回到自己老家的感觉,白墙黑瓦,古色古香,环境又非常好,非常适合自己的创作。”何子龙说。


眼看国学工作室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华姐便一口气盘下了四处老房子,通过活化的方式,吸纳各种“艺术主理人”入驻。



热爱壁画创作的杜云泽通过朋友介绍,来到了大和村,并在村子小山坡上的位置选择了一个老房子,作为自己的壁画工作室。他正通过手中的笔,将老旧瓦房“华丽变身”。而所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几乎零成本。


“我们自己经常买一桶油漆自己来刷,去把一些废旧的小轮胎,我们把它改成秋千,把废旧的一些酒瓶拿过来,我们改成桌椅。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艺术与环保充分碰撞,变废为宝,同时我们能够把村子里闲置的物件给利用起来。”刘华说。


这个地方有疗愈功能,比较轻松自在。我想着搞一个艺术家交流会,吸引大家来创作交流、交朋友。有一些好的作品,我们也可以在这展览推荐,让更多人知道。”杜云泽说。


如今,村子热闹了起来。一时间,陶艺、鸟咖、壁画,一个接一个的艺术小部落纷纷驻扎,孩子们的学习空间有了更多新选择。


大和村的碉楼被列入了不可移动文物。拿到了碉楼修缮许可的华姐,便在里面建了个剪纸工作室,让人们在参观碉楼之余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现在刘华的益学社在村子里有9个位置。更多的孩子通过他们进行了学习和艺术熏陶。


“我们是以在地发展社区经济来反哺社区公益的,我们有一些有收益的板块,像青少年研学中心,像餐厅,这些我们是可以盈利的。这些板块基本能支持我们的日常运营。”



家门口的风景变了

更大的改变在人身上



2008年,刘华大学毕业后来深创业,先后做过服装、金融,第四次创业的尝试,她留在了大和村。她说,来到深圳一直都是属于创业的状态,每一天都在外面去奔波。在遇见大和村之前,在深圳解决了安居的问题,到遇见大和村之后,从而有了安定。


在大和村社会服务巷,除了华姐的益学社,还有为儿童托育服务的益童社、为青少年用眼健康服务的益目社,他们的目的都是以公益为主,服务和反哺社区居民。



家门口的风景变了,而更大的改变则在人身上。阿敏成了村子里一家公益社团益膳社的主理人,现在她正准备考取营养师资格证。


“平时练练瑜伽,跑步,赚的钱差不多,但是人更开心了,更自由了,我觉得成长了很多,改变了很多。”阿敏说。


除了妈妈的身份,刘招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陶艺艺术家,在大和村,她即将圆梦了。“我说等孩子上大学了,我就专门过来这边,就是一个沉浸式放空空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因为大和村,张子龙得到了工作机会,也拥有了一份他梦寐以求的老师职业,他希望能把他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大家都说来了就是深圳人。也不会介意你没有双手,甚至有其他区的,包括东莞的家长也会带孩子过来学习,把我当做孩子学习的榜样,来激励自己的孩子。”


因为大和村社区营造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的改造邀请向黄彬凌投来,“要眼里有人,心中有社会,脚下有土地,我们希望在社区、在基层去实践,去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的战略。”


设计团队在深圳扎下了根,成了新深圳人,从3个人发展到20人。


“看到通过自己的能力,给一个地方带来好的改变。每次来到村里,我都很骄傲,可以跟每个人打招呼,大家也会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吃饭。大和村其实像是我们在深圳,最有情感寄托的一个地方,就像是一个存放初心的地方。”曹佳宁说,“而更开心的是看到孩子们,他们行走在大和村,探寻这片古老的土地新的梦想与希望。”


记者 / 李子立 庄文奇 王涛 向仕双 周一义 温国赞 曹泽东 黄依欣(实习)
排版 / 李柳荧
审校 / 毛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