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1
3
起源 解读 龚
4
123456
5
妈 分享 回
6
写小说
7
@六镇
8
百度
9
今日热点
10
微信公众平台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1
3
起源 解读 龚
4
123456
5
妈 分享 回
6
写小说
7
@六镇
8
百度
9
今日热点
10
微信公众平台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观察|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
桐城一派|倒在“跨年夜”的龚书记,13个字换来免职调查冤不冤?
13岁!史上最严重霸凌案宣判,如何亡羊补牢?
比佟丽娅还恋爱脑,怀孕7次流产4次,目睹丈夫背叛却选择原谅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认知觉醒6:究竟如何看书才能有最大的收获
Original
蔓延咖啡
蔓延读书
2024-12-09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设为星标,及时获取推送
↑
点击按钮即可收听
各位好,我们继续介绍《认知觉醒》。查看本期文字内容和更多干货书单,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蔓延读书。
胡适的老师是这么学英语的,先找一篇英文名篇,熟读之后把它翻译成中文,一星期之后再将中文反过来翻译成英文。翻译过程中绝不查阅书籍,翻译完毕之后再翻书看看自己有什么问题。这种反复的深度练习,让他积累了扎实的英文功底。
而现在,随着信息的越来越丰富和发达,有些人渐渐地抛弃深度学习。以为学习会有合适的方式变得轻松,比如什么线上听课,参加某一个社群,或者是每天花20分钟听完一本书。感觉轻松高效干货满满,但这只是一种错觉。
如果一本书用20分钟就介绍完毕,且不说里面的重要知识介绍不透,而且由于是用听书的方式,不看任何文字提示,基本上可以确定几天之后就把内容都忘了。
所以有一次我和别人聊天时,对方说,每天坚持听一本书,一年听了200多本书,我开玩笑地说,你现在绝对连20本书的名字都写不出来。更不要说能有几本书让你印象深刻,指导你行动。
更可怕的是一年听几百本书,盲目追求阅读速度和数量,其行为让人产生勤奋的感觉,实际上是低水平的勤奋,投入越多损失越大。
二三十分钟就介绍完一本书,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发现值得阅读的好书之后把那本书买回来,自己慢慢读或者记笔记,最后按书里面介绍的知识去做。缺了任何一步,都不会从一本书中有大的收获。
如果看完书之后能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那么对书中的内容就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把握了。最好的方式是把书中内容教给别人,所以有人说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自己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还没有完全理解。
有专家专门把深度学习做了分析,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被动学习包括听讲、阅读、视听等;主动学习包括讨论、实践、教给别人,这里面的差距可就大多了。
比如听讲的方式对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只有5%,其余95%的内容时间久一点儿全忘记了。而主动学习中的教给他人知识,则能将学习内容的留存率提升到90%。那回到读书上,如果只是光听书的话,所学的内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一本书的掌握,从浅到深,分别是听书、自己读书加写读书笔记加进行操练。
所以如何深度学习可以归结为三步,第一,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二深度联系上新知识,三输出成果去教授。用书中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为什么很重要呢?人的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三个层次。
其中知识是最不具迁移能力的,比如你是一个非常牛的医学博士,但照样可能做不好小葱拌豆腐。你的物理学得非常棒,但照样不认识英文单词。到了技能层次,通常是由70%的通用技能还有30%的专业技能组成,它就具有一定的迁移性了。
而到了才干层面,职业之间的界限就完全被打破了。所以有才干的人能够轻易的跨界,因为那些才干在其他领域也同样适用,他们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熟悉知识和技能就行了。
所以一个泥瓦匠要去养猪养鸡,他需要重新学习底层的知识和技能。而一个餐饮集团的总经理,跳槽到汽车公司当总经理,他的上手速度就要快得多。他的财务和管理下属的能力基本是通用的。
养成深度学习之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特别容易在其他领域得到知识。好多厉害的人物都喜欢看电影。但是即使他们处在看电影的环境当中,也不是情绪脑做主导,而是理智脑做主导,通过看某个电影会受到启发,关联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那么我们有必要干什么都必须深度学习吗?或者说因为时间、环境所限没办法深度学习时,就躺平不去学习吗?当然不是。
我们可以把浅学习作为了解新信息的入口,就像之前说的听书。如果有时间通过媒体或者聊天,先学习到某些行业或者某些领域的知识,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需要做出选择再继续深度学习。
所以在读书界有一句话叫做T字型读书法。T上面是一个横,就是说读的面要广一点。不同类别的书籍,都可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另外就是读书的面越广越知道哪方面的书籍对自己最有用,自己最需要学。T字型的下面的那条竖,表示要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选择合适的书籍,极为深度的学下去,那个可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和发展的根本与基础。
下面我们说说建立个人认知体系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拥有的认知体系可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他一定是个超级的牛人。电视上、生活中,甚至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牛人。他们学习好,为人处事也好,赚钱也多,升职都比普通人快。那他们是怎么做到在各方面都能够快速提升的呢?
首先我们要分清知识和认知。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在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不过都没牵涉到具体的选择与得失,所以只能算是个智力游戏。
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会导致不良的后果时,你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得到好的结果,才算是真有知识。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知识就是书本上的一些概念、公式、原理等,他们是有体系的。而真正的知识,不是你了解了它,而是你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解决实际问题。个人成长的目的不是知道和理解,而是选择和判断。
通常来讲,当我们成年之后,就会发现在个人成长方面,没有什么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换句话说,我们建立起来的应该是认知体系,而不光是知识体系,对生活能够随时指导的是我们自己的认知体系。
比如有些人看了一本书,写了大量的笔记,画了思维导图,摘录好多精华和金句,似乎意味着自己认真读完甚至榨干了一本书的知识。然而这些往往都是书中作者的知识体系和框架。
对于我们来说,远没有那么复杂,只需要将一本书看完之后,过几天回忆一下对哪一部分印象比较深,里面的哪一个道理或者一个知识能够对生活有指导,甚至已经让人在某些方面发生改变了,这就行了。
我们学的知识往往包含着正确答案是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并不会出现一好一坏让我们做判断,往往是两个情况都不好,或者是两个情况都不错,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认知判断选哪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小或者能够利益最大化。
那我们如何搭建个人认知体系呢?正确做法是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者块儿,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现在你就能明白了,为什么读了好多优质书籍,报了一些高端的课,自己却无法发生想象中的巨变。
因为那些书的目录、那些课程的大纲虽然洋溢着体系的香味,但他们可能与自己的认知和需求结合得并不紧密,学了也用不起来。
最典型的就是一些培训课程。比如花5999元上一周课,孩子去学习,或者一些企业老总学习了,在台下听着,讲师说的好像什么都对,私域、流量、可复制等等。结果是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之后自己的工作完全没啥变化,因为这些东西与我们的需求没啥关系。
就好比你极度渴了,需要一瓶水来缓解,可是对面不是给你拿点儿什么高级甜点就是炖肉,就算是给你送一堆黄金,看着真好,可是没用。怎么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放弃一些没用的知识,找到有利于自己的知识呢?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是写反思,或者叫触动学习法。
在生活中,自己的心有触动时,就一定把那件事儿写下来,不管是好的启发还是坏的体验。自己写清楚事情的表象,以及原因和解决办法。这也是为啥有些人小学没毕业就能够当企业老总的原因,我们下期继续说吧。
欢迎大家留言,写下对书籍的看法或者想听什么类型的书;也可以现在就动手,把链接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一起读书,更有智慧。
👇
分享、点赞、在看 顺手三连好运连连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蔓延读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