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6:鼓励年轻人多消费?非蠢即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设为星标,及时获取推送
↑点击按钮即可收听
各位好,我们继续介绍《一课经济学》。查看本期文字内容和更多干货书单,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蔓延读书。
工会在英国和德国曾经很厉害,但是他们国家的总体工资水平远远比不上美国。前面已经说了,劳动生产率是工资的根本决定因素。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工厂不太可能给特别能干的人低工资,因为这些人才流失了,对他们来说不利。
通常的做法是根据不同员工的产出给不同的工资,也就是能力越大,帮雇主赚的钱越多,雇主给的工资越高,以防跳槽。
或者说雇主之所以给一些员工低工资,是因为这些员工在其他地方可拿到的工资也不会高。在这个逻辑之下,工会本身不可能为所有员工争取到上涨工资。
当然,并不是说工会没有用处,由于信息不对等,雇员需要工会来帮着争取权利,比如改善工作环境,住宿餐饮条件以及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等。
但还有许多工会,并不是完全为员工着想,有些工会对工人收取很高的入会费,还对会员人数进行限制。不是说是工人就能入工会,而是需要符合工会的条件甚至交钱。
你没有入到工会,那么他们在争取权利时,就不会为你争取。也有些工会会组织工人罢工,让老板给集体涨工资。但是能够完美解决的情况并不多。
因为有一个前提条件,如果老板涨工资之后没有利润,甚至赔钱了,他宁可不开公司也没办法涨工资。
有些时候,老板想招更便宜的工人。此时工会往往会出面阻止老板招聘新员工。这么做缺点就更大了,因为新员工愿意来,就说明他们对工作和工资水平还是满意的。
工会为了保住老员工的饭碗以及拿到更多的工资,阻止新员工上岗工作。新员工要么就没有工作了,要么转到其他的工作,通常不如选择现在的工作好,所以说工会在这个情况下充当了一个霸权的角色,伤害了更多的新员工的权利。
在作者写本书的时候,美国只有1/4的员工参加了工会,这就意味着大量没加入工会的人反而会受到工会的排挤。
我们再假设一下,所有行业的人都加入工会会怎么样呢?然后所有的工会都要求企业主给工人涨工资。假设零售商店的店员涨了10%,服装厂工人涨了20%,煤矿工人涨了30%,铁路工人涨了50%,是不是这些人都受益呢?
当然并不是。涨了10%和20%的,其实反而更吃亏了。原因是由此带来的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绝对会超过他们的工资涨幅,这里面只有涨工资最多的行业会略微占一点便宜。
我们再假设涨工资最高的铁路工人,工资涨了50%,就意味着投资铁路的企业主成本大幅攀升,那他就不会再投资铁路业,转而投资其他行业,如果其他行业利润也小,比不上投资海外,他们就会把资金投向海外。
如果每个行业利润都不够高,资金都不够安全,他们干脆就停止投资了。停止投资,自然就不会提供就业。从长远来看,最终还是工人们受损失最大。
所以结论就是,某一个工会可能在某段时间为他的会员争取到工资上涨,但是工会不可能长期为全体劳动者提高工资,这也是工会为什么得不到长足发展的原因。
企业家曹德旺在美国设立工厂时就有工会介入,曹德旺的观点很明确,正常给员工提供福利是没问题的,可如果工会想组织罢工大规模提高工资是不可能的,这样成本就超出了他的接受范围,工厂不赚钱就没有开下去的必要了。
所以他才表示绝对不允许工会组织活动,否则他宁可关闭工厂,最终结果是工会斗争失败,一部分工会成员被解雇了。
接下来我们说说储蓄。近些年,消费主义至上,有好多机构和商家尤其是办贷款、办信用卡的告诉年轻人,趁着年轻要多享受。
不要储蓄,而是买东西,甚至有人信誓旦旦的说钱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式陪伴着你,比如成了手机、皮鞋、名牌包。
听起来好像还有一定道理,但其实对个人和国家都没好处。自古以来,储蓄是一种美德,挥霍浪费可耻。
从个人角度讲,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亲人有事,不管是出意外还是疾病要用钱。那个时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部平板电脑或者名牌包,什么事都不管。
我们可以听这么一个经典的例子,有两个兄弟继承了一笔财富,光收益每年就有500万美元,其中哥哥挥金如土,弟弟谨慎节约。
那哥哥把钱都花在哪里了?出入夜总会,给服务生许多小费,养了仆人、雇了司机和保镖,甚至买了赛马和游艇。
也许身边的人会夸他,因为他对服务生、餐厅老板、珠宝商、奢侈品店来说是个财神爷,正是由于他四处撒钞票,那么多人才有收入,那么多人才有工作可做。
弟弟人缘就差多了,他很少去珠宝店、皮货店和夜总会。他一年的花销只有他哥哥的一半,大约在250万美元左右。
目光短浅的人认为他提供的工作机会显然不到他哥哥的一半,他的另外250万元没派上用场,就像不存在一样。但是我们来研究一下,弟弟剩下的250万并没有放在保险箱里睡大觉,而是存到银行或者拿去投资。
假设他把钱存到银行了,银行当然也不会让这笔钱睡觉,而是把它作为贷款放出去。借出去以后也是用于投资。换句话说,只要这笔钱不是埋在土里,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了。
最终这些钱会用于投资购置或建造生产资料,房屋,工厂,卡车,机器等,其实弟弟投入到这些用途的钱数和他直接用于消费的数额是一样的,都是钱流通起来创造就业机会。
也就是说,现代世界中的储蓄是支出的另外一种形式。只不过储蓄是把钱交给别人用于扩大生产,而自己支出是直接把钱消费掉了。
多少年之后,这个哥哥由于花钱如流水,最终把所有的钱花光了,他再也不能提供就业机会了。而弟弟则不一样,财富积累越来越多,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多了,总体来说甚至为国家增加了财富。
那有人可能说了,为什么现在国家鼓励消费而不是鼓励存款呢?大家可以看到,最近中国人的存款量又上来了,仅2022年上半年就存了10万亿。
原因是现在的经济状况不乐观,企业和个人宁可持有更多的现金,以防万一。所以储蓄是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后果,而不是由于大家不消费,导致了经济不景气。
就好像苹果价格下跌了,不去怪苹果丰收供应过多,而怪人们不肯出更高的价格买苹果一个道理。
一课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我们就介绍到这。好多人已经意识到作者要表达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政策的好与坏不能只看短期或者对某些集团的影响,也要考察对整个社会利益的长期影响。
发展经济有时就好像建一座桥。要想造一个高性价比的桥梁,就必须知道两岸之间的确切距离,桥梁设计的最大负重量,建桥用的钢材或者其他材料的抗压程度。
这里面每一个事实都对建造桥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头脑一热,想把桥面建得宽一点,其他方面不变,显然是不可以的。
经济不景气,如果希望国家增加贷款数量,帮助个人和企业渡过难关,那么就意味着会加重将来的债务。
如果认为刺激经济复苏的方法是给工人们提高工资,就等于拐弯抹角的表示,需要提高生产成本才能使经济复苏。
这就好比硬币都有两个面,同样的主张,换一种说法就会缺少吸引力。网上有吸粉丝的人,打着正能量的旗号说,农民们太不容易了,希望国家给农民们发大量的养老金并且对他们实施免费医疗,下面一片叫好声。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儿,农民很不容易,国家也应该逐步减轻农民负担,但一下子把所有的农民负担全部减免的话,就意味着所有的上班族,税赋将极大增加。这绝对不是从经济上就能够马上做到的。
国家可以采用补贴的方式,帮助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并慢慢提高国家的资助比例,这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裕,所在地区所在行业经济大幅增长,但经济学家通常要考虑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有时候国家没实行我们希望的某些政策,原因就在于此。
本书就介绍到这儿,下期我们将开启一本新书。欢迎大家留言,写下对书籍的看法或者想听什么类型的书;也可以现在就动手,把链接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一起读书,更有智慧。
👇分享、点赞、在看 顺手三连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