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次落地中国大陆的OpenInfra:中国对于开源做出的贡献力量已不可忽视

刘丹 CSDN云计算 2019-11-27

戳蓝字“CSDN云计算”关注我们哦!

作者 | 刘丹
责编 | 阿秃


一张标志着上海现代建筑地标的东方明珠海报,另一张展示着上海悠久历史的豫园景区海报,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这座城市浓厚的历史气息与现代化的繁荣,也让我们看到了OpenStack历经9年历史背后仍有着新鲜的科技气息。仅从这两张景色迷人且拥有时尚气息的两张海报,便能够看出此次开源基础设施峰会的用心良苦。没错,前身为OpenStack Summit的Open Infrastructure Summit首次落地中国大陆,而此次也正是阿丹第一次参加这场盛会,深感荣幸。



9年来,关于OpenStack的争议持续不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不同技术路线的争执中,OpenStack所展现的蓬勃生命力仍无可比拟。当然除却技术本身而言,能够让OpenStack在众多开源项目中脱颖而出,其幕后推手OpenStack基金会功不可没,作为OpenStack开源项目的管理者和推动者,OpenStack基金会通过托管开源项目和社区实践,支持全球187个国家与100,000余名社区成员参与开源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应用。再次落地中国的同时,不仅让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开源的强大,更让看到了开源已离不开中国,而这更体现了中国对于开源的贡献与力量已不可忽视。


而在刚刚结束的峰会Keynote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OpenStack业界大咖以最简短而又精彩的演讲,为广大OpenStack的从业者与技术爱好者,奉献了一场干货十足且精彩绝伦的技术盛宴,而阿丹特此报道并整理了大家对于OpenStack所关心的话题,以飨读者。


数字化浪潮下开源:中国从“参与者”向“参与者+贡献者”转变


从原本只关心代码的开发者,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于自身业务的需求希望借此推动业务创新而开始拥抱开源,“开源”曝光的频率逐年递增。而这也恰恰反映出当下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正在经历着数字化经济转型的企业们,在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多重压力下,选择更具开放性、低成本、灵活性、安全性等优势的以云计算、大数据、软件等开源技术,不仅可以不断赋能传统产业,更成为推动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介绍,目前全球开源呈现出三大特点,首先,开源社区开放合作和创新成为主流模式,开源项目及技术的开放性正深刻影响行业走向,开源软件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其次,开源应用正成为产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开源软件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据全球开发者调查报告,97%的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编程中会调用开源组件;最后,开源软件数量庞大,已覆盖主流技术领域,尤其是以OpenStack为代表的开源计算软件正成为主流应用技术。



开源正在成为技术进步的原动力,而中国企业在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逐渐从开源的“参与者”向“参与者+贡献者”转变。具体而言,近年来包括华为、腾讯、阿里、百度等企业积极主动发起开源项目,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并积极投入参与到全球开源基金会生态建设中,其中OpenStack基金会中两家白金会员和十家黄金会员为中国企业,在OpenStack最新几个版本中,中国的代码贡献位列第二位。截至2018年,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超过80%的用户来自美国以外地区,中国的贡献者数目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中国企业不仅重视开源生态体系的建设,还积极参与布局,中国自发开源项目逐渐增多。目前,在GitHub上开源的国内项目接近3000个,捐赠给基金会的项目超过20个。从“参与者”到“参与者+贡献者”,中国企业正诠释着开源不仅是获取,更需要通过基于开源不断创新,从而创造更多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并将更多的创新成果反馈给社区,形成这样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


Jonathan Bryce:将创新撒向希望中,开源属于每一个人


“这是开源基础设施峰会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召开,2013年我们去过香港,当时OpenStack只有三年左右的经验,相当于刚起步的早期阶段且社区较为碎片化。如今,OpenStack已经成为云计算标准,并有上千万个计算核心运行在OpenStack云上。早期只有少数科技公司用户应用者,现在用户基本遍及了各个行业,并看到各种各样的用户案例,这很酷。”OpenStack基金执行总监 Jonathan Bryce开场便总结了OpenStack短短几年的成长。



如今,亚太地区市场的发展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据调查显示,预计未来四年亚太地区的OpenStack市场份额将增长36%,在2023年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77亿美元,其中亚太市场约占三分之一。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带给企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如果企业能够拥抱开源并进行创新,必将会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创造新的价值。


正如很多企业所担心的2025年将是一个“悬崖”,诸多挑战摆在他们的面前,没有足够的预算分配给IT、没有办法找到相应的人员,导致应用推出服务时周期长、资深技术专家的短缺等诸多困难。此时,开源恰恰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正如Jonathan Bryce所强调的开源属于每个人、开源加速技术获取、社区是开源的土壤,就像刚刚发布的Train版本,共有165个组织和企业参与其中,如果没有开放与社区,也就不会有Train版本的成功发布。


OpenStack基金会托管五大项目新进展与应用实例


更加开放的策略让OpenStack基金会的几大核心应用脱颖而出,首先全球最活跃的三个开源项目之一OpenStack,全球数十万的用户用以搭建他们的私有云和公有云,最新版本Train共有165+不同组织的贡献者提交的25,500次更改。而OpenStack的开放架构和强大的社区支持可满足IT、通信技术和移动边缘计算的需求,使得中国三大运营商坚定不移地采用OpenStack进行业务支撑与创新。


除了OpenStack本身,OpenStack社区的另外四个重点子项目同样备受关注:


一是提供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管理的Airship,集成了OpenStack和Kubernetes技术来满足大规模用户的基础设施需求,并作为一组可互操作且松散耦合的开源工具,以完全声明式和可预测的方式提供自动化云配置和生命周期管理。据悉,SK电讯很早便开始参与Airship的开发,并成为其基础设施创新的基础,也是连接所有不同开源技术的绝佳纽带,并借助Airship成功将“声明式云原生基础设施”的概念引入公司。在当前的Airship1.0版本中,SK电讯构建了开源软件TACO,该软件已应用于NFV的LTE / 5G NSA,大数据平台和传媒云。


第二是提供安全、轻量级的虚拟化容器服务的Kata Container,Kata Containers旨在为容器的工作负载提供隔离和安全运行,可用于轻量级虚拟机的标准实现,以实现更强大的隔离,同时占用较小的内存空间。2016年以来,百度智能云开始关注Kata Container项目的前身Clear Container,并在2019年逐渐加快Kata的研发进度。到目前为止,百度智能云在容器产品中,总共有17个重要的在线业务迁移到Kata平台,百度运行在Kata Containers上的CPU核数超过43000个。


第三是StarlingX,StarlingX是集成了OpenStack和Kubernetes的开源边缘计算项目,作为完整的云基设施软件堆栈,适用于工业物联网、电信、视频传输和其他超低延迟用例中的边缘应用程序。因其能够提供非常活跃的社区,并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中国银联采用StarlingX技术构建其边缘基础设施云平台,用以降低平台建设的成本。


第四是提供灵活的CI/CD平台,满足开发测试的需求的Zuul,现已有超过200万测试任务专门针对25500个改变,而目前宝马、沃尔沃都在使用Zuul,利用Zuul平台来测试整个软件全栈平台,帮助从应用、微服务、实验、测试整合,让每个团队更好地组合在一起,而不会出现融合的障碍。


中国开源:场景与需求更加多元 开发者积极拥抱开源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的贡献者”“首次落地中国大陆”“从此次峰会的参与者比例来看,开发者的数量是最高的”“300多场会议和研讨会涵盖多项开源社区项目”……这不仅代表着OpenStack更加开放的战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对于OpenStack社区的重要性。Jonathan Bryce直言本次峰会落地中国自己十分满意,而对于中国开源与中国开发者来说,Jonathan Bryce强调,中国开发者最大的特点在于规模,中国应用案例之多,且大部分应用在大规模生产中,这对于未来系统中的应用与案例将会有更显著的扩充。



中国社区经理Horace Li补充道,基于多元需求以及互联网行业上云需求的不断涌现,这对于ICT行业内的开发者而言,对于新的开源技术的拥抱程度更加快速且开放,而这可以体现在开发者乐意学习并参与到新技术的试用、采用、实验中来,这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新应用场景与新技术的涌现。


腾讯代表吴凯华进一步表示,中国的使用场景更为丰富,举例来说,目前中国很多OpenStack不是跑在X86芯片上,而是跑在ARM芯片上,无论是从节能、环保和其他因素来说,目前中国已经有不少基于Airship的OpenStack在生产环境中使用,这是其他地区几乎不存在的。


开源推动创新,在过去的20年里,开源作为一种变革性的方式,深刻的改变着科技领域的各个方面,并推动了无数的重大创新。我们虽然不能精准的预测开源技术的未来,但在OpenStack更加开放的战略与指引下,以及开源组织、技术人员深知身上所肩负的责任,相信未来更多的价值与希望将被创造。





福利
扫描添加小编微信,备注“姓名+公司职位”,入驻【CSDN博客】,加入【云计算学习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打卡学习!



推荐阅读:

真香,朕在看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