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人建设的图书馆——纳朗玛社区图书馆

一时见远方 一时见远方
2024-08-30


最近一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里,讲述了纳朗玛公益社区图书馆的故事。


图书馆坐落在海拔3700米的塔公草原上,它所在的村子有近700年的历史,生活着世代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康巴藏人。去过川西的人,都能体会到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塔公,建一所房子要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更何况要建图书馆。



最初有这个愿望的是一位没有经济收入的年轻喇嘛——久美师父。因为在苏州这座南方安逸的城市生活过,也亲身见证了地震后塔公1000多个家庭的生活困难,于是,他决定留下来建造一所公益图书馆。



我想,如果不是内心真正具有大爱的人是无法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毕竟在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极快,花很大精力做无利可图的事没有太大吸引力,能够在做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坚守本心的人更少。


或许是图书馆外贡嘎雪山的魅力吸引,久美师父一个人画图纸、搬石头、扛木头,历经了19个月的艰辛打磨,纳朗玛公益社区图书馆承载着8000多本书,面向孩子们开放了。



在我们共同生活的时代里,在我们未曾去过的远方,依然有人过着烧牛粪、背石头,出门只能靠走、挖虫草卖钱过日子的生活。但是通过镜头,远处的人们并没有表现出对清贫生活的排斥和抱怨。



孩子们的想法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家庭环境,尽管她们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19岁的藏族姑娘拉姆,她觉得单亲母亲做建筑工人养家很辛苦,说自己因为念书而不能挣钱养家很无用,也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很赞叹她能够在19岁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19岁的我还成天想着怎么吃喝玩乐,怎么过得逍遥自在。



在这个图书馆里,拉姆通过别人的故事解答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也在学习着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故事,希望文字在打动自己内心的同时也能为他人指引方向。已经在大学读书的拉姆说:“毕业了想回到妈妈身边找份工作,先当个老师,有时间做一些翻译类的工作。”远行的喇嘛带着对家乡的大爱建了公益图书馆,走出大山的孩子愿望是再回这里从事教育工作,这大概也是一种传承吧!



互联网已经让这个世界有了很多的连结,城市里忙碌的人们向往着远方宁静的星空,大山里的人们想要走入霓虹灯闪烁的城市。感受过喧嚣的人是否更有能力去体悟静谧带来的力量?从深山里出来的人们面对外面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是否会感到迷茫?能否还做那个简单的自己?答案,或许走进图书馆翻开一本书就能找到。


日出日落,人来人往,图书馆提供一隅安静自在的天地,正如一位读者留言“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这里,有人用文字给予自己力量,而这力量也可以温暖远方在寻找答案的你。



(文字及图片内容根据哔哩哔哩网站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一集整理而成)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时见远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