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拉松爱好者如何度过赛后厌跑期

2016-06-23 98跑


不管是菜鸟还是大神,都难免会遭遇“厌跑期”。特别是一连串高强度的比赛后,身心俱惫,激情淡去,或是失去了目标,都很正常。 面对“厌跑”这种被村上春树称为”跑者蓝调“的情绪,其实无需紧张和羞愧。慢慢调整,适当放松,接下来又是跑道上的好汉!


结束赛季,避免继续硬撑和逞强


现在的比赛的机会非常多,很多人的赛季因此变得很长。比赛时往往人的精神高度集中,非常兴奋,但是无论精神和身体都不能承受长期高兴奋度的状态。长期过度兴奋之后,身心都会产生明显的持续疲劳感。


要重视这种疲劳感,它并不像肌肉酸痛那样容易恢复,而是需要漫长的调理,因为它主要表现在神经和内分泌方面,所以在“身累”和“心累”两方面也是相通、相互叠加的。因此,当你觉得比赛太多太累了,就要适可而止,不要为了更多奖牌、为了表现自己而无限透支自己的身心,否则只会让厌跑状况愈演愈烈。




设置调整周期


运动负荷与超量恢复是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一连串比赛之后,不要马上投入大负荷训练中,最好留给自己一段时间进行调整,减少训练量和强度。这样并不会明显降低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也同时给肌肉、神经和内脏充分的时间进行超量恢复。这样才能承受后边准备期的训练。


马不停蹄的大负荷运动将会导致身体的恢复水平不能跟上训练节奏,会产生运动水平下降以及应激反应。




交叉训练


长期跑步造成的心理厌倦可以通过交叉训练来调整。游泳,自行车都是不错的有氧耐力训练方式。健身房的力量训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枯燥的日常训练内容。在恢复期增加一些交叉训练,减少几次单纯跑步的训练可以增加训练的趣味性。


而且,适当的交叉训练也能缓解单调奔跑产生的生理上的麻木。还可以刺激平时缺乏锻炼的部位,有利于全身力量发展的平衡与协调,减少伤病风险。



回归团队


赛场上的激烈追逐过后,回归到自己热爱的团队中,更有利于从比赛的疲惫与得失中走出来,也更不容易因孤独而迷茫、压抑、厌跑。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独自进行训练时,身体的应激反应比在团队训练中要高出数倍有人陪同除了精神上的支持外,聊聊天也能缓解枯燥的情绪。


赛季结束,一切又将回归基础,从零开始。此时有一个温馨的团队相互支持,也更容易找到下一步的目标。不过,此时的训练并不过度关注速度,更关注跑量和时间。



重视训练以外的内容


耐力运动的“大书”中对耐力训练和比赛讲了三个部分。训练,休息和饮食。三个部分几乎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很多跑者更多的重视训练本身,而忽视了睡眠与饮食。业余跑者训练条件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很多业余跑者原本就处于马不停蹄的生活节奏中,睡眠和饮食的科学性和规律性都很难保证。在一连串比赛后身心俱惫的时期,如果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无疑是火上浇油。


此外“厌跑”情绪的产生也往往由于工作和生活中的繁重事务。在一整天的忙碌之后,再拖着疲倦的身体投入到训练中确实很难坚持。因此,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与训练时间,形成生活和训练的“节律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赛后,你是否出现了“长久性疲劳”

爱跑步的女人最可爱,爱跑步的男人不会坏!

不要为了奖牌,而无限透支自己的身体

业余跑友该如何避免垃圾跑量

(以上内容,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