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喜欢什么样的另一半?| 论择偶的性别差异

2018-02-04 刘晓彤 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北师大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小组

我们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


 • 本期作者 • 



刘晓彤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读本科生  婚姻家庭研究小组的成员  胶片机狂热者  女权主义者



你喜欢什么样的另一半?


早年的一份关于大学生择偶偏好研究(李春秋等, 2007)结果显示:在择偶取向标准的性别差异方面,女性在健康、教育、体育运动、高薪、背景、物资、强势、年长、富有,地位等因素的偏爱程度都明显要高于男性的偏爱程度而男性比女性更加偏爱的因素只表现在外貌、年轻、性感、擅长做家务四个方面。


几年过去了,去年某婚恋网的一份民间调查结果如下:




“男性总是更爱看脸看身材?”

“女性总是更爱看能力看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按照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在很久很久以前,男人负责打猎,女人负责生娃养娃,为了让基因得到更好的延续,男人女人都有其独特的生育价值(Chang, Wang, Shackelford & Buss, 2011)。


对女性来说,男性的生育价值体现在,宝宝出生后,这个男性是否能够捕到更多的猎物作为食物,是否可以从外界赢得更多的资源,这意味着他要拥有获得资源的能力,更高的地位,更强的能力,赚更多的钱,这就和远古时期抓回来更多的兔子一个道理——能够提供一个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


对男性来说,女性的生育价值体现在,这个女人的生育能力是否完备,她是否能好好安胎生出来一个白白胖胖的宝宝。女性的生育能力能够通过外表吸引力以及年龄看出来——看起来更年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早年还没被看腻的“网红脸”易受欢迎,因为这类人的五官看起来让人显得更年轻!)、腰臀比更小(俗称S型身材)的女性意味着更高的生育价值。


当然,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只是一方面,而社会心理学也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不同角度。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曝光效应”。曝光效应,也称接触效应、多看效应。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某样事物出现的次数越多,人对其产生的好感度也越高


一项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Zajonc, R. B., 1968)。


以下是三分钟之内可在搜索引擎中找到的以男性作为代言人的广告: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然后又用了不到三分钟找到的以女性作为代言人的广告: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媒体在人们的日常中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王燕等, 2017)。我们所接触到的许多广告中,往往会找一些在演艺事业中取得一定成就、深受大众喜爱的男星,他们看起来自信、稳重,富有男子气概。相对的,女星的形象常常是光彩亮丽的,漂亮可人的。

 

男人的成功形象,女人的靓丽可爱,这样的形象不断在我们的面前呈现,便增加了我们对这些形象的好感度,因而当我们在建立自己的理想伴侣标准时,也会多多少少收到媒体传播的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把择偶标准和偶像崇拜区分开来,之前的文章我们已经探讨过这个问题,在此不过多赘述(点击见往期文章)。

 

此外,在择偶条件的人格维度上,多数女性希望找一个稳重型男人;男性则希望找到温柔贤淑会持家的女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性别刻板印象”,或许也能为这一现象做出一些解释。

 

性别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根据生理性别将人群进行社会分类,并且对相同类别的人群有着固定的、概括的印象。当人们看到生理特征呈现为女性的个体时,人们将之分类到“女性”的类属中,并认为这个群体内的个体必须是温柔的、清秀的、会打扮、持家的;而相对的,人们对男性的刻板印象就是强壮的,是资源提供者,还应该是成功的典范。

 

当然,我们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为何男性和女性在择偶标准上会有偏差,并不代表着这些解释都是绝对的。


从家庭婚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选得一个佳人,要维持一段美满的姻缘更重要的是三观的匹配以及两人相处模式的相容。与其纠结男女之间的择偶标准,不如及时用积极的方式解决关系内的冲突,这才是维持关系的不二选择。


所以,你的择偶标准是什么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往期相关文章回顾:

“爱豆是我老公”| 你会以偶像为标准去寻找爱人吗?




 • end • 




别走开,下面是我们的课题简介哦~


在目前家庭教育相关资源紧缺的社会现状下,对中国家庭、夫妻婚姻状况的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夫妻互动与婚姻质量和稳定性关系》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方晓义教授领衔开展的一项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项目,旨在调查研究中国夫妻婚姻及家庭状况,改善中国夫妻关系,提高夫妻关系质量,同时也在探索研究成果在家校合作等领域的应用。


我们诚挚邀请您和您的配偶参加我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夫妻互动与婚姻质量和稳定性关系,该项目能够帮助您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婚姻关系,建立夫妻之间的良好互动模式,促进婚姻质量与稳定性的提高,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Chang, L., Wang, Y., Shackelford, T. K., & Buss, D. M. (2011). Chinese mate preferences: cultural evolution and continuity across a quarter of a century.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0(5), 678-683.

Zajonc, R. B. (1968). 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9(2), 1-27.

康初莹. (2007). 电视广告中人物角色表现的刻板印象调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78-82.

王燕, 侯博文, 李歆瑶, 李晓煦, & 焦璐. (2017). 不同性别比和资源获取能力对未婚男性择偶标准的影响. 心理学报(9), 1195-1205.

李春秋, 曹慧, 张建新, & 史占彪. (2007). 大学生择偶偏爱性别差异及其与一般社会信念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5(3), 270-272.


策划 / 童薇、贺琼

编辑 / 杨烁


 

爱情|婚姻|家庭|亲子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欢迎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公众媒体转载需授权,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