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11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诈骗短信比色情短信更离谱的,是收到“枪决通知书”

俗世传媒 2023-11-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雷叔写故事 Author 小涂



         

这些天办公室里好多同事都在吐槽:最近收到好多黄色短信。


比如说自己是大学生做课后兼职的:



有趣的是为了不被系统屏蔽,这条短信简体繁体混用,还加了符号,努力的样子像极了小学时候玩QQ空间的非主流。


要不就是开头虚晃一枪,让你以为是熟人打招呼,接下来又一转诈骗:



上一次看到如此套路的还是疯狂星期四文案。


不得不说,有些人第一次收到这种消息,内心还是有些慌张的。

总觉得是不是不小心上了某些不可描述的网站,结果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暴露了。


但接连收到这种垃圾短信轰炸,那种担忧很快就变成恼火了。



去微博查了下,不止我们办公室,好多网友都收到了类似短信,甚至还上了热搜:



面对骚扰短信,有人选择用爱感化它:



有人选择借她的学生证薅羊毛:



而我更想问她:你怎么复活了?



只可惜有时候涉黄短信先下手为强,直接让机器人给你读出来的,光是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就能让我尴尬癌犯了。



相比之下,我觉得那种一眼假的“枪决通知短信”,多少还有点可爱了。



大家也都玩起了梗,问回TD能不能取消死刑。



到了这份上,没收到诈骗短信的人反而破防了,觉得犯罪分子看不起他:





看着一条比一条离谱的诈骗短信,或许会有人好奇,犯罪分子发这些一眼假的东西到底谁会上当?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能发现“假”,那么一开始就不是诈骗分子瞄准的对象。

之前B站看到一个警官科普,“骗子的普通话为什么这么差?”也是这个道理。


     

并不是说骗子们都不愿好好练习普通话,如果这些人连这么蹩脚的普通话都分辨不出来,那么他后续被骗的可能性就很大,这类人群才是骗子的目标用户。


这正是他们利用遴选机制的最低标准最高效率地最有可能转化的受害者。


如果你真的看到这些涉黄消息动了歪脑筋,那你下一步受骗上当的可能性就提高了不少。


不过还好,即便是你一时鬼迷心窍点开了,咱们的反诈中心还是会提醒你:



看到这份上还点进去,多少带点头铁了。


你以为点开以后有美女裸聊,进了以后才发现其实就是让你下APP的,里面不是有色情直播就是网络赌博,大图我是不敢放了,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当然,无论它玩什么花样,唯一共同点在于都在叫你打钱。



接下来的剧情,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如果你抵御不住诱惑,可能过几天你们小区就要挂上类似的标语了:



那些上当受骗的人,不知道屏幕对面将要脱光衣服的对象往往是同性,往往是AI,往往只是一串代码……


即使是一串代码,也可以通过语言撩拨,让人缴械投降。



而且可能是工作体面、收入高的中青年。


     

这对应了网友们一个经典的疑惑:为什么看上去被骗的人都好有钱?


裸聊被骗3万元,

裸聊被对方敲诈数十万元,

裸聊被骗19万元;

招嫖被骗59000元,

招嫖被骗12万。


学历不低,社会阅历也丰富的受害者们还可能经历戏中戏的折腾:


裸聊被骗,找到假警察又被骗,共损失近10万元。

裸聊被骗,民警追回诈骗款后,再去裸聊又被骗,共损失近6000元。

招嫖被骗,找到假警察又被骗,共损失67190元。


此时一些灵魂反问,或许能帮助困境脱险:



激情的欲望,暴富的奢望,患得患失的急躁,不能不占小便宜等心理都可能被人利用,越本能的心理越容易被抓住。


当电信诈骗席卷而来的时候,其实是无关乎蠢或傻,只关乎你第一时间有没有拒绝。



你若拒绝,便是晴天。




说到底,犯罪分子们这么了解我们的喜好,准确掌握我们的信息,多半是因为我们的隐私早就被卖了。


有人说,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无异于在“裸奔”。


互联网公司收集用户数据,才能更精准地给你推荐商品。

更过分的是那些直接售卖用户数据,明码标价的,就已经突破我能接受的底线了。


之前410万条火车票旅客信息被网售。最后查明是第三方抢票软件作祟,公开叫卖。


    


软件根本不问你授权不授权,他就是强盗行为,为的就是将八分钱一条的个人信息在网上售卖,多买能更便宜。


 


有的地方六毛一条,那是纯二手数据,经过处理方便Excel导入使用。 卖家开始为买家进行细分服务了。  


你还能一次性交850元,用任何人的身份证号查到他开房、出行、网吧、出入境、犯罪、住租房、银行、驾驶证记录等1在内的材料。



不到一千元就能窥探一个人的底子全部,毒辣的眼光就像鞭子一样扫在受害者身上,受害者却浑然不知自己在滴血。


这些违规的数据收集,往往也是最有害的。



当你的个人隐私被泄露后,犯罪分子会根据收集来的个人信息总结出用户画像,再有针对性的投放广告。


我看过最恐怖的例子是,他们甚至能精准给那些妻子怀孕后的男士们投放招嫖短信。



比起过去的广撒网愿者上钩,现在的犯罪分子已经会结合大数据定制诈骗信息,实在让人防不胜防。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遇到诈骗事件也不能只是怪受害者。


只能说犯罪分子太狡猾。

总感觉每次新技术出来,永远是违法犯罪钻空子的先用上。

就连AI这种高科技,也被犯罪分子玩出花了。


前不久网上发布了一个活动,叫做女仆之夜:金鸡湖游艇Party,标价3000,可以选一位专属女仆游艇陪玩。



附带了好几十张女仆照片(本人求生欲比较强,清晰的图就不放了):



甚至连客服都有……



后面才发现,这些美女照片都是AI生成的。


AI技术,恐怖如斯。


后来整这出烂活的哥们也被警察叔叔邀请去喝茶了。



不得不感叹,AI进化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几个月前还只能生成静态图像,现在已经可以通过AI换脸来视频聊天了。


最近福州就有一个案例: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自己的朋友在外地竞标,需要430万保证金,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想要借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账。


基于对好友的信任,加上已经视频聊天核实了身份,郭先生没有核实钱款是否到账,就分两笔把430万转到了好友朋友的银行卡上。


最后才得知,是犯罪分子假扮的。



高科技的发展,本来是应该造福人类的。


但是现在很多人不法分子用科技来骚扰人,用来诈骗。


以至于现在接到的骚扰电话、广告电话、诈骗电话通通不是真人,而是AI了。想逗逗骗子都不行,真的没意思。


我们都说要科技向善,都说科技会让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如果科技用错了地方会带来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严重的后果。


如今便利的AI技术能把人从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在写报告、查资料、画PPT方面,AI已经比我强了。应该也比不少白领强。      


之前大家都觉得体力劳动会更快的被替代,这个脑力劳动不会,但现在看起来好像不是这样。


AI能让“摄影”这门学问不存在。

AI也能助人圆梦,足不出户就达成那些过去都不敢想象的体验。


这是高科技。         

但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被AI挤占工作岗位造成的失业。

还是高科技的盛行让我们越来越分不清“现实”和“虚拟”的界限。

再到以后,或许被困在算法中的我们想吃一只“散养鸡”或者一把“有机蔬菜”,可能要付出很高昂的价格,


这是低生活。         

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在1931年写过一篇小说,叫《美丽新世界》,里面预言了2532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故事世界里,近乎全部人都住在城市,并说同一种语言。在那个世界里,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完全满足,享受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


但同时,每个人都被一套规则和算法规定好了人生的每一条路。


在这样机械文明的社会中却无所谓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性在机器的碾磨下灰飞烟灭。


有时候会觉得,赛博朋克不用等到2077,其实早在21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


很多问题,我们知道很多困境来源自发展不成熟,都会对自己说,等未来科技发达了,就好了。


真到了未来,如果科技被恶用,一切就能变得更好吗?


-END-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年入20万,想去美国打黑工洗碗”


小慧君事件中的“鸡蛋与高墙”


台湾爷爷和儿媳通奸,孙子被同性骗婚谋财害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