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人与热水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 文末图书抽奖

南湖棠 中国国家历史 2021-01-23

全文共3039字 | 阅读需6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中国最受欢迎的饮品。



笔者前段时间保温杯摔坏了,又重新买了一个。一小口一小口嘬着热水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国人咋对喝热水就像有瘾呢?


喝热水——深入到骨子里的爱


说到喝热水,不禁让笔者想起网上有个广为流传的段子:


女友痛经疼得厉害,我让她多喝点热水,她说我不爱她了。于是我带她去医院,挂号,排队会诊,折腾了一下午。最后医生告诉她,让她回去多喝点热水。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平衡很重要,热水和温水都有助于平衡人体内的寒气和湿气;此外,热水和温水还有助于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排毒。

当然不只是生病或者不舒服在喝热水,对于国人,日常生活中热水更是停不下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单位,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大家基本上人手一个保温杯。而回顾2018 年全球保温杯的销量,最大的市场依然是中国。如此看来,喝热水似乎已经是刻入国人骨子里的生活习惯。



喝凉水才是古代人民的生活常态


说到喝热水这种日常习惯的普及,时间之近,恐怕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其实公众喝热水的习惯形成时间还不到百年。


 

什么?你说古人就在喝茶了,而且史书记载:明代天启年间,大臣杨涟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而遭到迫害,屡受酷刑拷打后,杨涟“知珰意不可回,每晨起多饮凉水,以求速死”,欲“饮凉水求速死”,显而易见,古人是相信喝凉水(生水)有害身体健康的!喝热水的习惯形成怎么可能不到百年?


 


没错,古人对凉水(生水)的害处的确有所了解。而且不仅于此,早在先秦时期,《黄帝内经》就有“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孟子》中也有“冬日则饮汤”的表述,《说文解字》说“汤,热火也”,这里的“汤”说的就是热水。


清代诗人袁枚的孙子袁祖志,1883年赴西欧各国游历了10个多月,归来后,袁祖志特别撰文详述东西风俗的异同。文章写道:“中土戒饮凉水,以防坏腹,泰西务饮冷水,以为除热;中土酒必温而饮之,泰西则皆冷以尝之。


 

南宋·刘松年 《撵茶图》


但在古代及近代,喝热水只是流行于上层社会的习惯。我们所说的公众喝热水的习惯形成时间不到百年并没有错。


中国的底层社会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喝凉水将就。


你问是什么经济原因?燃料缺乏!唐代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首诗说的是卖炭翁劳动艰辛,但也道出了森林遭到大量砍伐的情况。


唐武宗时期,日本僧人圆仁来华,见到山东一带普通百姓“不曾煮羹吃,长年惟吃冷菜”,来了极贵重的客人,“便与空饼、冷菜”,作为招待的佳肴。对于底层人民来说,燃料缺乏,热菜热饭都没得吃,自然更是喝不上热水。


 

《清明上河图》中的脚店,过路的劳动人民落脚喝茶的地方


宋元时期,出现了独立运营的茶肆、茶楼、茶坊,喝茶的风气深入底层社会。但普通人还是承担不起烧开水煮茶的燃料成本。所以,茶贩们提着茶壶沿门挨家挨户叫卖“点茶”(用沸水泡茶),就成了一门很兴盛的生意,名叫“提茶瓶”。因为煮开水比做饭相对费燃料,宋元时期的普通人家,日常生活中,除了做饭之外不生火,更不准备热水。一般家庭一年四季喝生水,只有老人和生病的人才煮开水喝。《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两宋笔记中冷饮五花八门,而热饮却凤毛麟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清代,“戒饮凉水以防坏腹”的中土风俗,仍只存在于上层社会,多数底层民众继续喝凉水。当然,如果水太脏,也会做一些有限的处理。


 

马嘎尔尼访华


乾隆年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他们注意到,天津白河两岸民众并不直接饮用混浊的河水,而是“把河水取上来之后,用一些明矾放在一个穿孔的竹筒内,然后把这个竹筒放在水里搅动”。同治年间,日本兰学家峰源藏造访上海,也见到上海民众用同样的办法饮用江水——“江水非常混浊,无法直接饮用,用明矾将浊泥之类的污物沉淀后,才渐渐可以吞咽”。



曲折的热水普及运动


说了半天喝热水史的大背景,我们来叨叨下热水是如何普及的


1854年,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被派到里尔研究酿酒工业所遇到的问题——酒精在发酵过程中有时会变酸。自此,细菌这种微生物便被发现了。当然顺带的,杀灭细菌的方法也被发现了——牛奶中含有引起结核和伤寒的微生物,巴斯德发现如果牛奶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持续一定时间,其中的微生物就会全被杀死。这个过程被称为“巴氏消毒法”。在今天这种方法仍然被用于牛奶的消毒和食物罐装前的处理。


 

法国科学家 路易·巴斯德


简而言之,加热能杀菌。


民国时期,“细菌学说”传入中国,为喝热水提供了理论基础(时至今日,我们要将水烧开喝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于是,政府与知识界开始有意识地劝导推广喝热水。

 

1934年《新生活周刊》中的“水不沸不喝”图示(左图)


1934年中华民国政府推出公民教育运动——新生活运动,简称新运。新运想要做到的,不仅是表面的市容清洁、谨守秩序,而是“要改革社会,要复兴一个国家和民族”。蒋介石理想化地希望新运能使人民改头换面,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从根本上革除陋习。这其中就提出了“水不沸不喝”的口号。


新运前前后后持续了十五年,大城市地区喝热水的习惯算是推广开了。在其带动下,“熟水店”“老虎灶”(老虎灶以形状而得名,因为有一个翘起的“尾巴”和灶头。)逐渐成为城市里大街小巷可以看到的门店。


 连环画家贺友直笔下的“老虎灶”


但是在广大农村,虽然也有“熟水铺”这样的门店,但迫于经济原因,广大农村人民依然在用生水将就。 


真正完全普及热水还是在建国后。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国违背《日内瓦协议》,在朝鲜战场上投放大量老鼠、跳蚤等生物进行细菌战。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


当时喊出的口号是“人人都来参加爱国防疫卫生运动,彻底打败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


喝热开水要从娃娃抓起。1959 年培训幼儿园教养员的书籍中写道:“给孩子喝开水,养成喝热开水的习惯,保证每天喝三次”。


持续十年的爱国卫生运动中厉行饮水消毒和改善卫生环境的做法,让喝热水的观念普及到了每一个国民的脑海里。火车上开始免费供应开水,这一做法持续至今。“喝开水”的宣传画遍布大街小巷,工厂车间、部队机关、学校和居民大院纷纷设立开水房。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喝开水宣传画


与大院开水供给相伴的,是暖水瓶行业的大发展,从 50 年代直到 90 年代中期,暖水瓶生产量稳步提升。在当时,基层干部往往以暖水瓶拥有率向上级汇报其卫生工作的成就。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暖水瓶的年产量由1957年的0.3亿个发展到1983年的1.38亿个,1997年达到了2.66亿个。国人基本上达到了人人可以喝到热水的程度,开水的普及也就算完成了。


喝开水对于今天的我们或许是件微不足道小事,在这背后是中国几代人自力更生、不断奋斗出来的结果,一杯开水背后隐含了民族进步、国家进步的事实。所以各位朋友,让我们为了更好的明天干了这杯热水。


 

PS:根据调查,中国是全球唯一的一个喜欢喝热水的国家。


参考资料:

1.《美媒:喝热水奇怪吗?那是中国人“最好的饮料”》,来源:参考消息网,2016-03-15 15:11:33

2.(宋)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茶坊》,亦可见:(宋)吴自牧《梦粱录·茶肆》;(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

3.余新忠 《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 - 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

4.《为什么中国人特别喜欢喝热水?》短史记,2017-09-26第681期

5.妮科尔·刘,孙亚冲《中国最受欢迎的饮品》[J]英语世界,2017,36(09):71-76。

6.谌旭彬《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喝热水》[J]文史博览,2018(01):56。




“中国国家历史读书月”第三期抽奖活动

(预告:明天进行第四期抽奖)


参与方式:

1. 文章留言后,点击下方抽奖图片即可参加活动。

2. 本次开奖日期是5月4日18:00,抽奖结果会通知到个人。

3.获奖的读者收到通知后请准确的填写个人的邮寄地址和联系方式,防止因填错信息导致我们奖品无法寄出。

4.本次活动的图书奖品随机发出。

5.本次活动,所有参与者最多只能中奖一次,即获奖的读者将不再进入下次抽奖,以便让更多读者能中奖。

6.图书会在开奖后7天左右寄出,请中奖的朋友耐心等待,有问题及时和我们联系。


 

注:因精选留言数量限制,所有留言可能不能都显示出来,编辑在后台可以查看,并对所有参与活动留言的读者表示感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新书上市,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即可购买!

下单即赠精美笔记本!


·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zggjls01@126.com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热文推荐

点击标题立即阅读



人人都爱李清照


浙江为什么叫浙江?


70周年生快!回顾新中国历次海上阅兵


公元280年:一件中国史学界幸事的盗墓案


古代谣言的那些事儿


鲁迅真的没有“骂”过蒋介石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