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亚洲“四小虎”为何没有复制“四小龙”的成功

潘兆伟 中国国家历史 2022-01-18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4584字 | 阅读需9分钟

与“四小龙”不一样的是,“四小虎”并没有完成产业升级,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甚至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个中缘由是什么呢?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大量的外资和技术,利用本地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到了90年代以后,成为了继日本之后的新兴发达经济体,被人们冠以“亚洲四小龙”的美誉。

同样在7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也利用机遇,发展本国经济,一度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成就。最为显眼的马来西亚在90年代人均GDP近五千美元,而同时期的中国人均GDP仅为几百美元。这四个国家也被人们冠以“亚洲四小虎”的称谓。

但是,与“四小龙”不一样的是,“四小虎”并没有完成产业升级,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甚至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个中缘由是什么呢?

 

1

艰难立国的四小虎

 
包括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尼的东南亚四国,进入16世纪以后便开始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到二十世纪初,除泰国保持民族独立之外,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分别沦为英国、美国和荷兰的殖民地。
 

1742年,殖民统治下的马六甲港
 
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各国极尽压榨之能事,疯狂掠夺殖民地资源,把它们打造成了原材料的供应基地和商品的倾销市场。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新兴列强日本以摧枯拉朽之势,在半年之内便将盘踞在东南亚的西方军队悉数歼灭和驱逐,战前保持独立的泰国也宣布倒向日本。由此,日本确立了对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日军占领东南亚后,便试图以东南亚为能源基地,打赢对抗同盟国的战争,于是开始了对东南亚疯狂掠夺与奴役。然而,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逐渐走向了下坡路,盟军开始了反攻。
 
二战时,日军入侵马来西亚
 
1944年6月,菲律宾海战爆发,日军惨败。在随后的莱特湾海战之中,日军最后的四艘航母被击沉,制海权彻底丧失,注定了日本在东南亚的失败。1945年3月2日,美军收复马尼拉,次年菲律宾便获得了国家的独立。而作为日军盟友的泰国,此时眼见日军败局已定,立刻宣布对美英的宣战无效,同英军签订合约,退出了战争。

相比菲律宾和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独立历程就相对艰难得多了。

日军签订投降书后不久,荷兰军队和英军卷土重来,迫不及待地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登陆,试图恢复战前的殖民统治,当然,此举招致两地人民激烈地反抗。

首先在印尼爆发了起义,荷兰人惊慌之下向印尼派遣12万的远征军,企图恢复殖民地秩序。但是,孱弱的荷兰军队始终不能剿灭盘踞在农村的反抗军,焦头烂额的荷兰人不得不在1949年撤出印尼,承认印尼独立。

而在英国殖民下的马来西亚,由于盛产锡和橡胶,是英国所有殖民地中罕见的“黑字经营”,这导致英国一直不愿意放弃在马来西亚的统治,直到1957年,才最终承认马来西亚的独立。
                                                                             
 

2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东南亚四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时值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淘汰低端制造业,东南亚四国紧随四小龙步伐,大量引进外资,优先发展以轻纺工业和装配工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东南亚四国很快便建立了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

在1988-1996年,东南亚四国经济发展达到鼎峰,以马来西亚为例,这一时期,马来西亚年均增长8.47%,同当时的中国、韩国不相上下,人均GDP在1996年达到了4798美元,甚至成为拉动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但是,东南亚四国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却始终没有改变。由于外国对高科技的封锁,四国难以获得高科技技术的转移;本国市场狭小,无法积累研发高科技产业需要的巨额资本;重工业基础薄弱,又对产业升级造成了不利影响。
 
纺织业在东南亚各国占有很重要地位

而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和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东南亚各国出口商品成本也随之上升,加之产品技术含量低,没有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对外出口的贸易状况出现持续恶化,经常性出现巨大赤字,这些都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韩国为代表的四小龙,韩国在70年代同样建立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导向型工业,但是在美国资本扶持下, 80年代电子产品和钢铁成为韩国出口的大项。进入90年代后,韩国半导体、汽车、电脑等产业也崛起,最终摆脱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由此可知,以韩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虽然也是出口贸易占多数,但是由于汽车、半导体、钢铁等产业的崛起,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是产业结构单一的东南亚四国不能比的。
 
 

3

过度举债,外债失衡


东南亚四国,在工业化初期,为了弥补资金的缺口,大力举债。外资的大量涌入,为东南亚四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经济的繁荣。随着外资的大规模引入,东南亚四国的经济结构逐渐形成了对外债的依赖,外债的结构失衡。如,1996年底泰国外债占外汇储蓄的比值已经超过3倍之多。这意味着外债的偿还也必须依赖举借新的债务,一旦资不抵债,债务断裂,最终会耗尽外汇储备,引发债务违约,从而造成债务体系的崩溃。
 
马来西亚在1997年发展速度很快,图为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在经济崛起的初期,经济体缺乏资金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同东南亚四国一样,韩国等四小龙国家在初期也存在着大量举债、引进外资的情况。如,韩国在经济崛起之初,引进的外资约占国内工业总投资的40%,经济崛起之后韩国的外债总额达到了200亿美元。到 1985年,韩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债务国,总外债达到400多亿美元。但是与东南亚四国不同的是,四小龙并没有因举债而造成债务失衡,反而合理利用了外资,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四小龙的资本产出率远高于东南亚各国。与东南亚各国对外资放任自流,不加监管不同,四小龙对外债集中管理,引进的外资几乎全部用于生产,而没有流入股市、房地产,这就提高了外债的利用效率。

同样是大规模举债,四小龙和四小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对经济的平稳运行也产生了不同的作用。
 
 

4

过早开放金融市场,盲目加入国际金融体系


新兴经济体为了融入国际市场,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都积极投入到金融国际化之中,东南亚四国也不例外。扩大本国的金融开放程度和消除政府的金融管制成了东南亚四国金融国际化的目标,殊不知,这直接导致四小虎走向了深渊。

东南亚四国的金融法律与国际金融法律不相适应,又普遍忽视了加入国际金融体系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也忽视了国际金融体系下不能自主防范风险的事实。盲目开放金融,也脱离了四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罔顾外债失衡的事实,这无异于饮鸩止渴。短时间内,东南亚四国的金融机构急剧膨胀,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

除此之外,在开放金融的同时,没有加强监管,更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的不稳定,反过来也加剧了经济的动荡,虽然短期内市场保持繁荣,但市场上暗流涌动,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致命的威胁。
 
 

5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四小虎一蹶不振

1997年之前,东南亚四国已经持续多年经济高增长,经济一片繁荣,但是,繁荣的背后却暗藏危机。

到了1997年,泰国经济呈现疲软之势,国际金融炒家趁机涌入泰国,先用美元置换大量泰铢,尔后在泰国外汇市场巨量抛售泰铢,回购美元,泰铢开始贬值。泰国政府为了避免泰铢贬值,出手救市,抛出大量美元储备,无奈美元储备过少,不得不在1997年7月2日宣布废除固定汇率制,让泰铢自由浮动。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从泰铢开始贬值开始的  图为现代流通的泰铢
 
但是,废除固定汇率制并没有拯救泰铢,泰铢兑美元的汇率当天就暴跌,外汇金融市场随即陷入混乱。在泰铢波动下,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令吉先后受到波及,汇率暴跌,四国的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随即崩溃,货币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次年,印尼再次爆发危机,印尼盾同美元比价下跌到10000∶1,此举再次引发东南亚的金融动荡,东南亚各国法定货币汇率纷纷下跌,东南亚的危机继续恶化,并席卷整个亚洲,直到1999年才逐步退去。亚洲四小虎经济增长的势头就此被打破,且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断送了国运。

首先,持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不复存在,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增加。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南亚四国保持了多年8%到12%的经济增长率。在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东南亚各国经济出现了负增长,损失最为惨重的印尼甚至出现-13.13%的经济增长率。直到现在,应对危机最好的的马来西亚也没有恢复昔日的高速经济增长率。

其次,金融领域崩溃的同时,东南亚四国的产业升级之路也被阻断。在危机爆发之前,各国纷纷出台产业升级的计划,例如马来西亚出台了电子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但是危机的爆发致使资金链断裂,直接打断了这一进程。
 
金融危机导致了股市动荡
 
再次,严重的社会危机同金融危机相伴而生。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东南亚各国积累多年的社会财富,由于货币的贬值,被洗劫一空。房地产崩溃、工厂倒闭、外资逃离、工人失业等又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整个社会人心惶惶、动荡不安。社会的动荡反过来又影响了政局,泰国、印尼的政府甚至被推翻,整个东南亚陷入了一片混乱。
 
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结束了,但是其引起的波澜依然波及着东南亚四国,致使这些国家既无法在人力成本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发达国家竞争,也就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以四国当中经济形势最佳的马来西亚为例,2018年,马来西亚对华出口的产品之中,“机电产品零件”、“矿产品”、“塑料、橡胶”三项占总出口产品的73%。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出口产品中依然是初级零件、原材料、矿产为主,同亚洲金融危机前的工业结构没有本质区别。

所以说,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四国的冲击是致命的,在此之后,四国工业一蹶不振,经济疲软,陷入困境。

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四小虎的同时,亚洲四小龙也受到了影响。不过,由于香港、新加坡和台湾金融市场稳定,外汇储备充足,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金融市场的稳定,最终安然度过了危机。韩国在危机中受到的打击不亚于东南亚,韩元兑美元的汇率跌破至1189:1,股市暴跌70%以上,金融市场一度崩溃,损失异常惨重。

但是出人意料地是,韩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便进行金融改革,到2000年年底就稳定了货币汇率,外汇储备达到1000亿美元。随着其他领域改革的深入,韩国经济形势向好,外资回流,到2001年就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紧急贷款,成为了最早走出危机的亚洲国家。

亚洲金融危机是一个分水岭,自此以后,亚洲四小龙彻底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真正成为亚洲少数几个发达的经济体。而亚洲四小虎虽然在四小龙身后亦步亦趋,却被一场经济危机打回了原形,深陷中等收入陷阱之中,发展举步维艰。

这正印证了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金融危机之前的著名推断,“东南亚经济发展完全是因为资本和劳动力的持续投入,经济效率并没有提高。一旦投入停止,增长也会停滞。”

所以说,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东南亚四国固有的发展模式已经积重难返,很难再有出头之日了。
 
- 完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识别下方小程序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热文推荐/点击标题

一部华人奋斗史——中餐在美国的百年变迁


看哭了!大型纪录片《先生》十集全找到了!收藏!


来了!中国国宝地图


走访红军战斗过的地方


三里屯:全中国最潮的“屯”?






点击关注我们

欢迎转发朋友圈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zggjls01@126.com邮发代号:28-474QQ群:460382533电话:1337201224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