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看了这些定律才发现,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正在做错误的选择
正略书院 | 分享人生
我们有时会迫于群体压力,
发表一些违心的言论,
或是参与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有时更是会在不知情时,
就对一个人妄下定论,
或是做出错误的选择。
如何避免自己陷入这些困境呢?
你需要明白这三条定律。
01
羊群效应:勿随波逐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所罗门 · 阿西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找来几个志愿者,告诉他们要参与一项关于“视力感觉”的实验,实验内容很简单——区别线条的长度。
他拿出两张纸,其中一张纸上画着一条线,并告诉被试者该线条是标准长度。
另一张纸上画着A、B、C三条线,长短不一。
他要求被试者找出和标准长度一致的线条。
被试者们都很快做出选择:线条B与标准线条O长度一致。
接着,他拿出了另一张纸,上面只有线条X和Y,让被试者进行选择。
这次出乎意料,前面几位被试者都选择了“明显比标准线条长”的Y。
最后一位被试者在明知线条X和标准线条长度一致的情况下,也选择了线条Y。
殊不知,他之前所有的被试者都是实验找来的“托儿”。
所以,在群体压力下,有些人会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和大家意见一致会让人感觉自己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因为大多数人都会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种答案而被孤立的境遇。
选择和大多数人站在同一战线,可能是怕自己出错。
皇帝本来没穿新衣,但大多数人都“看到了”,假装自己也看到了就不会暴露自己“是个傻子”。
我们倾向于认为“如果其他人都这么看,那么这个答案就是对的”,但很多时候,真理往往就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坚持自己所想,不要因为“大多数人如此”就说服自己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如果你非常确定自己的答案,那就坚持己见。
我们也可能怕自己被排斥,而加入大多数人的队伍。
你“朋友圈”里的人可能会因为某种“共性”走在一起,但当他们渐渐与你坚持的价值观相悖的时候,你为了不被排斥,可能会做些违心的事情。
不要因为想“合群”而做一些错误的事情,你融入不了的圈子,强迫自己也是徒劳。
多数人是对的,并不一定“答案”就是对的,坚持自己的本心做事,就不会被左右。
02
晕轮效应:勿管中窥豹
晕轮效应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就像日晕一样,由中心扩散为越来越大的圆圈,并由此得出整体印象。
我们在受到权威、名望、外貌等影响时,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相反的结论。
心理学家狄恩曾经设计过一个实验:他征集了若干被试者,让他们看一些人物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一般,狄恩让被试者用与魅力无关的词评价这些人。
显而易见,照片中有魅力的人在其他很多方面都被给予很高的评价,而那些“普通人”却恰恰相反。
以貌取人便是对初识者的光环效应。
屏幕里那些光鲜亮丽的明星,让很多人疯狂追捧。他们觉得“哥哥长得这么好看,笑起来那么温柔,一定是个好人”,但其实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这样,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塌房”的追星人。
有的人会因为晕轮效应得到一些便利,但有的人却会因此失去很多机会。
《三国演义》中,庞统是刘备账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
他当初去拜见孙权,孙权见他“浓目掀鼻,黑面短髯”,觉得他长得很奇怪,心里面很不喜欢他。庞统又去拜见“刘备”,刘备见他“貌陋,心中不悦”。
像孙权、刘备这样的人都会认为一个“貌丑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我们大概也会有很多被“蒙住眼”的时候吧。
不仅是初见时的外貌,在人际交往中,夸大的社会印象也会影响人的真实判断,一个人的“光环”太大,容易让人忽略他的其他反面。
如果一个人是“好的”,就会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而如果一个人是“坏的”,那所有的坏事都会加在他的身上。
初见时的印象或者只是听闻的消息,不应该作为我们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判断依据,这种“以点概面”的主观化判断往往是不全面的。
只有亲身接触,看到事情的多面性,才能了解人和事的本质。
在不知情时,不要妄下结论,切不可让某种“光环”蒙住了眼,做出错误的判断。
03
破窗效应:勿变本加厉
破窗效应是犯罪学中的一个理论,最早由詹姆士·威尔逊和乔治·凯林提出。
他们认为如果一幢建筑物上的玻璃被人打破了一块,又没有及时修好的话,那么很快就会有人来打破其他的玻璃。
同样,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那整面墙都会被乱画。
所以,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 · 津巴也曾进行过一项实验。
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停在加州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跑车出现了第一组"破坏者",紧接着来来往往的不论开车或行走的路人,都停下来在“拆除大赛”中抢走车子上任何值钱的东西。
最后,这辆置于纽约的跑车被“成功扒走”。
而放在另一个社区的那一辆,人们路过、开车经过它,始终没有任何人对它"下手"。
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会催生更多不良现象,进而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拓展。
人们会潜意识地模仿、跟从,都想在其中获利。
就像如果沙滩上有人扔垃圾,大家就默认这片沙滩上可以扔垃圾,渐渐地就垃圾遍地了。
这种效应不仅存在于犯罪学,也同样适用于解释人际交往中的某些现象。
你身边应该也有这样的人,他是大家眼中的“老好人”,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让他帮忙。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适应了他的这种角色,各种不该他做的事情不断“砸过来”,破窗越来越多。
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这种位置,大家都会来“麻烦你”,却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之处。如果你不答应帮忙的话,他们反而会觉得是你的错。
不要被这些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和角色蒙蔽了眼睛,要拒绝模仿、跟从他人,否则“破窗”会越来越多。
当然,如果自己处于这种角色中,也要“一扇、一扇”地修补漏洞,以免招来更多“破窗者”。
感谢阅读。
转发、在看,一起认识世界,分享人生。
欢迎关注【正略书院】。
赵民百字文合集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最新好文)
好文品读
点亮“小花”,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