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厂基金会:策展实践就如编织的一种方法 | 2016年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支持合作机构
开幕在即,
而在展览筹备的过程中,
策展团队沿着“产、学、研”的思路,
准备2016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此次我们与香港的六厂基金会一同举办
为期两天的学术论坛。
在此,我们来听听
六厂基金会
怎么看待2016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受访人:李安琪(文中用"A”表示)
采访人:杭州纤维三年展(文中用“FAT”表示)
FAT:通过展览项目,与当代艺术家的合作,我们了解了香港和纺织工业的历史。请讲讲六厂基金会选择适合参展艺术家的标准呢?
A:
六厂将在2018年在香港南丰纺织厂向公众开放。在搬进我们未来的家之前,我们从2015年8月就已经计划将围绕纺织艺术来做开业筹备的项目。我们正在建立一个跨学科平台,促进自主创新的做法,鼓励多元文化的对话,并探讨和诠释纺织艺术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将本土艺术家与国际艺术家的传承与创新,让学者、策展人,社会团体共同形成社区交流。在我看来,编织是纺织的一种技术。我还认为策展实践就如编织的一种方法来作为纺织的一部分,用思想和知识来给新型面料产生意义和解释。我们的项目是面向过去和现在提供的关于纺织历史方面的解释和对于传统的参考。这样有利于促进创造和创新,能为未来提出新的价值和可能性。基本上,我们着重于实地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将我们的合作者和合作伙伴编织在一起的价值。A:首先,我很喜欢交织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文化背景交流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六厂基金会在香港是一个关于纺织艺术和文化的非营利性的艺术中心和文化机构。我很高兴且非常荣幸能与浙江美术馆来共同合作,为杭州纤维三年展来举办国际研讨会/讲座,并且在2016年9月能够成为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主题“我织我在”的一部分。整个展览的基调和主题都是非常的诱人的,但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编织记忆”这个主题。“纺织品如何成为艺术家们的记忆载体进入到个人和社会的世界中?这个问题是需要六厂去学习和研究的,这与香港整个60年代与70年代的工业化导致了这个城市的繁荣是密切相关的。纺织服装产业是香港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石。在这一点上的产业喂养着的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及家庭。很多香港的集体记忆,象征性的价值和其独特精神被保留在纺织厂。文物保护项目将作为六厂的一部分,在2018年搬到我们常驻的家之前,我们致力于保护当地文化和遗产的精华,保护纺织行业的有价值的故事,推动香港之间的持续对话以及香港和国际的创作者社区。我非常期待着见到学者和纺织/纤维艺术专业人士,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研讨会上收集所有有见地的文章。
FAT:直到2018年六厂基金会才会有固定的空间。你能分享一下从现在到2018年的计划吗?
A:围绕纺织艺术和文化,六厂正在建立我们的常驻机构,同时,策划了一系列的项目,包括:展览,社区参与,教育,文物,艺术村和公共艺术。它的目的是促进自主创新的实践,以及探索纺织艺术新的意义和经验,实现与本土的社区技术创新。
2016年的8月我么策划了首个社区参与与学习计划——“六厂夏日共学——做一件衣服给自己”,这是六厂基金会重要项目之一。随着核心目标通过建立学习和分享的平台,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夏季计划旨在连接不同的社区和纺织服装行业的几代人分享他们的故事和创意的诀窍,从而发现和发掘新通过纺织服装生产共享上下文的可能性。
©六厂基金会
展望未来,六厂将推出一个新的系列作品TECHSTYLE,横跨录像艺术、论坛和文献的多层次平台,交流知识,思想和有关纺织行业的技术。“TECHSTYLE系列1.0 - 阿里阿德涅的线”将探讨技术和妇女为主体,从远古的起源到当代,通过汇集业界领袖,专家和专业人士组成的全球板块的工厂领导者,发展未来和摆脱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六厂基金会很高兴与田口幸作为第二个驻村艺术家。 田口1980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现在在柏林生活和工作。感谢他对本土文化的研究,田口的做法是根植于他的身体与周围景观的干预措施的交织,从街道上日常物品和人民遇到不可预知的经验中汲取灵感。
日本艺术团体Chim↑Pom,©六厂基金会
FAT:纺织业和纤维艺术在艺术创作中是属于非常亲密的流派,但远离当代艺术。当你开始成为纺织背景和现代社会之间的桥梁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例如,关尚志的工作更加偏向政治批判,当他参加你的项目时,这举措让人觉得非常新鲜与惊奇。
A:如上所述,织物也有其抽象和概念形式。我们的春季展'社会结构'是策展人如何把来自香港的关尚智和来自柏林的马里亚纳哈恩在研究领域,文化背景和习俗的不同脉络的情况下编织出一个动态的思路,这是一个好的例子,展示了我们时代的神话。
关于受访者:
李安琪
六厂基金会总监
李安琪毕业于英国雷丁大学,获艺术与建筑历史荣誉文学学士学位,并为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硕士毕业生。曾出任苏富比亚洲艺术空间首位总监,现为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艺术谘询委员会委员,及新成立非牟利文化机构六厂总监。六厂为南丰纱厂文化保育计划的一部份,透过策划以纺织艺术为主题的展览与活动,与支持独立创意项目,引发大众对纺织艺术的认识和促进跨文化交流。
李安琪曾策划超过140个展览和活动。近期展览包括“七十后:新水墨——怡情斋收藏展”(2013)、“耐人寻味:王泽(王家喜)老夫子手稿展览”(2014)、在六厂与日本艺术团体Chim↑Pom合作的艺术项目“It's the wall world”(2015)及六厂开幕展梁志和个展“那时那处”(2015)。
关于六厂基金会:
六厂基金会
六厂基金会为非牟利艺术文化机构,并为香港注册慈善团体。成立于2015年的六厂基金会是南丰纱厂保育项目的一部份,预计于2018年完工。
以香港纺织艺术及文化为中心,六厂基金会一方面构建永久馆藏,一方面策划一系列的展览、社群参与活动、学习项目、保育及传承、艺术家驻场及公共艺术计划,促进独立创造之实践,与本地社区共同探索纺织艺术和“新经纬”带来的全新意义和经历。六厂非牟利艺术文化空间旨在保存本地文化精髓,传承纺织产业的珍贵故事,推动香港和国际创意人的持续交流。我们的展览及活动提供“内与外”两种视角:让本地创意人才及社区和社群放眼国际,同时让国际人才及社区透过六厂认识香港内部。
2016 第二届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2016.08.25 — 10.25
浙江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