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县委书记“被署名”:“不知情”比“抄袭”还要糟糕

2017-07-06 学习语录



近日,陕西省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署名文章被指与新华社一篇时评大面积雷同,1500余字文章雷同部分为800余字。对此,富县县委宣传部回应称,此事件系“县委办公室工作方面的重大失误”,目前正在查处当中。(7月4日 中国网)

  

“抄袭”又火了,再次强势蹭热度,刺痛了公众的“神经”。一篇署名文章能与一篇新华时评雷同800余字,而且是署名文章抄袭了时评中除第一段中60余字的其余所有部分。这样严重的“撞衫”被发现,真是一个大写的尴尬。

  

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例如早在2014年2月19日,吕梁市委书记高卫东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进行了动员讲话,一周后的2月26日,吕梁交城县委李志安书记组织召开了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并做了动员报告。很快,参会同志就发现,除了把市委高卫东书记原稿当中的“我市”改为“我县”外,李志安书记的讲话99.9999%抄袭自高卫东书记的讲话。按理说,类似的文章从写到发是要经过很多“关卡”的,应该有领导本人审核、签字、盖章等等步骤,可这样的“问题文章”却是一路“绿灯”发了出来,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思想懒惰,作风漂浮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症结”所在。县委书记作为“一把手”,在发文章之前“闭眼”审核,文章出了问题后,搬出“被署名”作为“挡箭牌”,“讳疾忌医”,遮遮掩掩,这难道不是作风出了问题?作为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如果连自己的署名文章都照搬照抄,那又如何让人相信这样的领导会花力气下基层调查研究?如何让群众相信这样的领导干部会像自己宣称的那样“欲正人者先正己”?


  

署名文章本应该是领导干部对自己工作的思考感悟和对工作成效的总结等,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不仅能宣传自己、宣传单位,还可以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供大家共同探讨,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促进该项工作深入开展。却没想到被“歪嘴和尚念走了样”,出现了“抄袭”这样的作风不实问题。这种思想懒惰、作风漂浮问题,万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时刹住。

  

文风也是作风,作风问题无小事。广大领导干部要充分重视自己的文风问题,署名文章要从自己的调研中来,从自己的笔中来,切莫“只署名”,出了问题,尴尬了自己。这也提醒我们的考核单位,要创新考核模式,不能唯“学术”论英雄,要从源头规范考核标准。

  

总之,署名文章与时评“撞衫”,该有人脸红、该有人尴尬。我们希望,脸红过后,尴尬之余,相关单位、当事人能正面回应此事,积极承认错误并努力改正,刹住“思想懒惰,作风漂浮”这股“歪风”,别再失去广大群众的信任。(文/方鸿涛 )


县委书记“被署名”:“不知情”比“抄袭”还要糟糕


如果一个县委书记,对自己署名文章都掌控不了,写什么不知道,发哪了不知道,一问三不知,是不是管理存在明显的隐患?


来源:新京报文/普沙岭

近日,一篇刊登在6月23日《延安日报》二版、署名为中共延安市富县县委书记李某的文章,因内容与新华社两年前发表的一篇时评文章共有800多字雷同,而被网友质疑涉嫌抄袭。


官员讲话或喊口号涉嫌抄袭,不是“新”闻,上个月才发生过陕西神木县街头大标语“热爱长沙”的笑谈。


这次不同之处在于,富县有关方面称,经初步核实,该文章由县委办组织撰写,李某本人并不知情。至于为何会以署名文章形式见报发表,李某也不知情。昨日上午,该事件在网上曝出引发广泛关注后,李某已就此事向市上有关领导当面做了汇报。


这样解释,恐怕问题就更大了——比涉嫌抄袭还要大。


某些基层领导因太忙或不擅长文字,有专门的人搜集材料、组织撰写,这不是什么秘密。但总还是有个底线的:领导总要对写什么、怎么写,给出指导意见;公开发布的稿子,总要做最后的审定把关。


▲图片来自新京报动新闻视频截图


尤其是自称县委书记个人的“学习心得”,怎么说都是个人心得,怎能从头到尾完全不知情?如果什么都不是自己的,是不是说明有些敷衍、糊弄?


根据我有限的官场认知,下级主要领导在上级党报上发署名文章,通常是有详细规定的,起码也是有“游戏规则”的,不能是想上就上。如果县委办的几个人捣鼓捣鼓,就能捣鼓到上级党报上署名发表,“欺瞒”着县委书记完全不知情,未免令人后怕:就算不是涉嫌抄袭,这也是“挖坑”。


再延伸一点说,如果一个县委书记,对自己署名文章都掌控不了,写什么不知道,发哪了不知道,一问三不知,是不是管理存在明显的隐患?


按照当地对外宣称的口径,李书记的汇报是“底下人擅自绕过自己署名发表”。但纵是如此,“欺瞒”背后的问题——把署名学习心得当“官样文章”敷衍应对,发表前后署名者压根不知情等怪谲现象,显然也难言正常。比起只对“欺瞒者”追责,反思这类生态也很有必要。


当然此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地官员被网友质疑之后慌了神,急忙搞责任“切割”。如果这是一种危机公关的套路,我觉得涉事官员可以把出这种损招的人撵远:写学习文章整段照搬,只能说是学习风气不正、写文章态度不端,或者说写文章水平不高、做事情不走心。如果还要强调“什么都不知道”,领导大名可以被四处使用,还给了属下一个“遇到问题领导不敢担责让我们背锅”的印象,恐怕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实话实说成本最低,实事求是价值最大。被署名文章“涉嫌抄袭”,自己却不知情,这反映的问题不小于抄袭本身。所以,尊重常识认知,好好反省问题,以诚意换取舆论谅解,恐怕比看起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什么都不知情”,要更有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