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艺术与记忆——2017年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暑期夏令营活动公告

2017-05-11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艺术与记忆




为加强全国优秀大学生对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的了解,增进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吸引和选拔优秀大学生进入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我院定于2017年7月3日-5日举办“‘艺术与记忆’2017暑期夏令营”。本期夏令营包括师生座谈、学术沙龙、艺术实践及专题面试等内容,欢迎全国高校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新传、文化产业等相关专业的推免生以及期望报考我院的本科生积极报名参加。





招生人数:

本次夏令营计划招生人数为30人。  


报名方式:

1、申请资格

    1)国内985、211高校的本科三年级在校生(2018年应届毕业生),不限专业;

    2)成绩突出、品学兼优,本科前三年总评成绩在本专业或年级排名前20%,预计具有所在学校的保送研究生资格;

    3)有志于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含艺术理论、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三个方向)。

2、申请材料

    a.申请表(附件1)

    b.个人情况简介表(附件2)

    c.本科成绩单及学习成绩排名证明

    d.外语成绩证书

    e.其他证明材料(如已发表论文、证书、作品等)

    说明:以上材料请先提供电子版,将申请材料中a、c、d、e 项扫描后按上述顺序合并成一个PDF文档,以“学校-专业-姓名”命名;申请材料中b项直接以“学校-专业-姓名”命名;将一个PDF文档和一个EXCEL文档压缩后以附件形式发送,压缩包和邮件名均以“学校-专业-姓名”命名。参加夏令营的学员需在报到时提交纸质版。

3、选拔

    申请工作自“公告”发布当日开始,2017年6月4日报名截止,6月7日左右公布参加夏令营名单及报到事项。参加此次暑期夏令营的学生将有机会被推荐为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免试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





日程安排

时     间

日程安排

7月3日

(周一)

8:00-11:00

报到

14:00-15:00

开营仪式

15:00-17:00

专业介绍及师生座谈会

7月4日

(周二)

8:30-11:30

“目光考古学”工作坊

14:00-16:00

学员面试

7月5日

(周三)

8:00-12:00

艺术实践与体验活动

14:00-14:30

闭营仪式

注:

1、本日程为拟定计划,具体安排在学员报到时发放

2、“目光考古学”工作坊的说明详见附录,感兴趣的同学可根据参考书目提前准备3-5分钟的提问或发言。





其他事宜:

1、活动期间必须遵守南京大学有关规章制度和暑期夏令营的要求与纪律,遵守学院的安排,按时参加活动。活动期间擅自活动时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由本人负责。

2、参加夏令营的学员食宿费用将由我院承担(南京地区高校学生不提供住宿),其它费用自理。对于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在提供相关证明后,学院将提供学生的学校所在地至南京往返火车票费用(高铁二等座以下);对于获得优秀营员表彰并成功推免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的学生,学院将提供学生的学校所在地至南京往返火车票费用(高铁二等座以下)。

3、2017年9月初还将进行推免相关工作,未能参加夏令营活动以及夏令营面试后未能获得推免预录取资格的同学,请关注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及艺术研究院后续通知。

4、未尽事宜,由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负责解释。





联系方式 :

申请材料投递邮箱:njuartint@163.com

联系电话:025-83593750 周老师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逸夫馆八楼



“目光考古学”工作坊

随着世界的博物馆化,一切过往的图像和物都被框定在一种与生活无关的“艺术”的特许领地中,仅仅出现在学院艺术史的知识话语生产里,或者游客那惊诧却又即可遗忘的赞叹中。换言之,物还在那里,却被遗忘,我们失去了那种曾使其栩栩如生的目光。最重要的图像或物,在所有经历过的时刻的暗室中发展,它们作为过往历史的见证,作为社会记忆的器官或一种文化的精神张力的“记忆痕迹”,期待着被激活,被带至当下。它们所期待的,是一种目光的考古学。作为对本源性或范式性目光的考古挖掘,并不代表其对象是最古老的东西,相反,它可以是最新的。它象征着顿悟,在那里,现在突然和最遥远的过去连接起来,或者反过来说,最古老的希望猛然间外化在当下一刻。久远的事情突然之间来到当下,最遥远的事情显现于最切近的空间。这是一个哲学、美学与艺术史的交叉之处:它意味着重新激活过去,赋予它的生命,并且立足于今天,试图完成过去未曾完成的“目光”。

          

参 考 书 目:               

1.(法)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在图像面前》,陈元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

2.(意)吉奥乔·阿甘本:《万物的签名》,尉光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

3.(英)E.H.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杨思梁,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

4.周宪主编:《艺术理论基本文献.西方当代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编辑:朱悦涵

主编:范丽甍


转载请联系平台


扫我关注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微信号:njuartint


声明: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平台所分享图片版权均归原版权所有人持有!






下载报名表格,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