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霍宏伟(上):古钱里的大世界

2016-10-17 我的书


霍宏伟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学、古钱学。曾参与著作《中国钱币大辞典·考古资料编》《洛阳钱币发现与研究》,并荣获中国钱币学界最高学术成果“金泉奖”。其主编作品《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本期导视

人们常说研习文物史,如同追溯文物的生命史,要用时间坚守。三十年去伪存真如一日,他真正做到了君子爱钱,“研”之有道!本期节目让我们跟随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学博士霍宏伟老师,一起听他讲述这些年和“国宝”的点点滴滴,带大家探索古钱里的大世界!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336ruilpi&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古钱极品》,绚丽多姿的古泉画卷

TIPS



“泉”泛指圆形方孔钱,有源源不绝之意,又因“钱”“泉”音近,因此古人喜称钱为“泉”。

古钱币指古代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嬴秦。最原始的为“无文”,至西周晚期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刀、布、贝及圜钱,对我国的货币制度进行改革,并为此颁布了法令。“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半两钱为下币,黄金用于大额支付或赏赐,而半两钱则为日常流通货币。“质如周钱,文约半两,重如其文”的秦半两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流通货币。


中国古代钱币品类繁多,许多古钱作为珍贵文物,收藏在国有博物馆及私人藏家处,一般读者难得一见,因此欲了解古钱及相关知识往往难寻门径。在《古钱极品》的创作中,作者霍宏伟以专业、独到的眼光挑选出了47种珍稀钱币,按照时代先后进行编排,对所收钱币的形制、历史文化背景、考古及实物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霍宏伟 《古钱极品》)

与一般收藏家著书风格不同,《古钱极品》中插入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收藏故事、名人趣闻,每一章节不仅是一枚枚古钱的百科辞典,更以轻松的故事会形式,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感受古钱之美。另外书中450幅精美实物照片及拓本,皆取材于国内数家大型博物馆,或历年考古所得之实物,包含了较高的审美价值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读者手捧一卷即如亲见实物,对古钱可有直观、多方位的认识。

 

书籍的编校取决于多年的实践积淀,三十年的古钱研究,可以说是一份执着,更是一份热爱,在这个过程中霍宏伟不但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亲身经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宝”故事,钱中极品“国宝金匮”给他的印象尤为深刻。

“国宝金匮”,将“国宝”印在脑门的古钱


(国宝金匮直万完整品及拓本)

“国宝金匮”在业内被收藏者称为“国宝金匮直万”,产于西汉末到东汉前期,据说是为记载王莽占有黄金的数量而铸,非流通所用的货币。《古钱大典》中称:“国宝金匮乃钱中绝品,可易黄金千两。”此钱铸量极小,在收藏界传闻只有两枚半,其中一枚是国宝金匮完整品,一枚是国宝金匮残缺品,另外一枚因只剩下圆形部分,所以为半枚。提到残缺品称谓的缘由,霍宏伟称这并非钱币形制上的残缺,而是钱币币面文字笔画的残缺。因数目极少,这两枚半的国宝金匮成为业内公认的珍稀钱。那么这些珍稀的古币究竟是如何现世的?崔宏伟给我们讲述了钱币界最为盛行的说法。

 
(“古钱大王”张叔驯)

民国时期,一位农民在西安汉未央宫遗址一带耕田刨出一枚古钱,被商人阎甘园低价买下,后经过多人手中辗转到余挺生之手,当时余挺生之子余大雄为《晶报》经理,特此撰文一篇,将此钱收藏的前后经历刊载于报,国宝金匮重见天的消息,一时间轰动泉界。待余挺生去世,古钱大王张叔驯又以两千金的天价将其拿下。张叔驯出身在赫赫有名的南浔张家,叔父张静江,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而张叔驯从小就受父亲张石铭的熏陶,爱好收藏,人称“古钱大王”,藏有古钱3万多枚,与天津的方若、四川的罗伯昭一起,被泉界合称为“南张北方巴蜀罗”。这枚花重金买下的国宝金匮完整品,1938年被张叔驯带到了美国,尔后便杳无音讯。

除完整品外,当时的市面上还流转着一枚国宝金匮残缺品,历程亦十分曲折。霍宏伟告诉我们,这枚残缺品开始由英国人纽曼(E. A.Newman)从西安农民手里低价买入。后被收藏家张絅伯在纽曼的上海个人收藏展中花重金收入囊中。一路颠簸,最终被转卖给收藏家陈仁涛。1949年,陈仁涛带着家人迁居香港,因经济问题不得不将手中藏品出手折现。我国政府得到消息,以80万港币买下了陈仁涛这批藏品,其中便包括这枚国宝金匮残缺品。此后国家将这枚国宝金匮残缺品拨给中国历史博物馆(即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收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国宝金匮)

几经周转,国宝金匮的这枚残缺品终于在国家博物馆展厅展出,但社会上却传出这样一种说法:国博内现有的这枚国宝金匮,可能为清末银匠常师仿铸,是一枚假币。听到这种猜测,霍宏伟并未完全相信,反而想亲自一探究竟。他记得傅斯年先生曾说:“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不出货。”所以凭真材实料说话是考证国宝金匮的唯一方法。但由于国宝金匮经历较为辗转,所以辨别工作变得异常复杂。为了精确查出这枚珍稀钱的“真实身份”,霍宏伟开始对国宝金匮进行了漫长的“历史追溯”。

文物史亦是生命史,钱小乾坤大



(陈仁涛在日本《货币》杂志上撰文并公布残品的照片)

与来自各个地方的专家学者迅速建立联系后,霍宏伟想尽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搜集民国时期存有的国宝金匮相关资料。而在这个过程中,霍宏伟发现国内对于国宝金匮的记载并不全面,因此他又借助国家博物馆的平台,联系到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的须田牧子女士,拿到了当年陈仁涛在日本东洋货币协会刊物《货币》上发表的电子版文章。通过对刊物图片的对比,以及对手中其他文字资料的分析,霍宏伟总结出了一套自己关于完整品和残缺品流传的证据链,并最终证实:国家博物馆内展出的这枚国宝金匮,在业界疑似残缺赝品,实则是国宝金匮的真实完整品;而张叔驯带到美国,下落不明的那枚国宝金匮,才是它的残缺品。



 (霍宏伟    图片来自网络 )

庞大的材料搜集工作让霍宏伟深有感触,理清如此稀有的古币脉络绝非易事。霍宏伟告诉我们,古币研究其实过程十分艰辛,作为科学研究,不光要看钱文、锈色、形制,还要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识别可用的真实材料,为求真相,竭泽而渔也在所不惜。



(中国国家博物馆) 

有人说研究文物,就是研究文物的生命史,而古钱涉及古代历史、经济及考古等诸多方面,想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确实不易。自1986年开始到现在,整整30年的研究经历让霍宏伟与自己的工作建立了常人无法理解的深厚情感。他说看似没有生命的古钱,实际上布满了生命的痕迹。“山中石多真玉少,世间人稠知音稀,钱币亦是如此。从钱币出土到几经转手,到最后还原背后史实,自始至终过程流传有序,就像在水面上搭踏脚石,终会从此岸到达彼岸。”霍宏伟说,虽然古钱看似只是小小的一枚,但研究下来却可以用“钱小乾坤大”来形容,如果把它置于时代背景内去发散看待,透过小小的钱眼儿,就会发现背后奇特的大世界。


本期话题


对于古钱,你想了解什么


参与方式:文末直接留言


如果你想听作者亲口

讲述书背后的故事

就关注这个号

微信ID:Mybook-dajianet  

新浪微博ID:我的书Mybook

文|小茗同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