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药阳光·励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学生风采展示: 董婧雯
编者按:为充分展现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的精神面貌,引领我校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我校从获得2023年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遴选学生代表,宣传其励志成长成材的典型事迹。让我们共同感受这些可亲、可信、可学的身边榜样!
人物简介
流水不争先,争滔滔不绝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学习、科研、生活都是如此,正如董婧雯在中国药科大学十年的时光一样,这段时光令她如一条涓涓细流般,经历过迂回与失败,逐渐学会思考与感悟,慢慢蓄积力量,以待迸发。
初始药剂,逐梦前行
2013年9月,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她踏入了中国药科大学。课堂上的一切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课桌上厚重的书本,陌生的是个人对于学习的态度。面对丰富的文体活动、自由的课堂以及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压力,大学生活中应该如何学习?精力应该如何分配?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这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一的她。
正是一次药物递送研讨课中,董婧雯突然对这些问题有了答案。当她第一次了解到药物递送系统安全性与有效性优势,直观地看到药物递送系统的构造与精妙的递送设计,体会到药物递送系统显著提升病患依从性后,她深感药剂学是值得一辈子为之努力的方向。那时,十八岁的她怀抱着一腔热血,调整了自己生活的重心,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药物制剂的学习当中。考研的半年时间中,董婧雯每天丢下手机去自习室早读,在一声声关门声中抱着书本踱回宿舍,每天规律而枯燥的学习生活不仅没有磨灭热情,反而让她燃起了斗志。也正是这段学习时光,为她奠定了药剂学的学习基础,也让她顺利进入药学院药剂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脚踏实地,笃行不怠
步入研究生生活后,一切仿佛又从零开始。她并不算聪明且优秀的学生,面对繁重的实验工作、多样化的课题以及汇报压力时,整个人仿佛被击垮。科研是拥有自由的不自由,自由的是无尽的未知研究方向,不自由的是人的生活完全被科研吞噬。幸而,在导师和实验室师兄师姐的指导与提携下,董婧雯逐渐适应了繁重的科研生活,找到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乐趣。实验只是科研的基础,更复杂的是课题设计的探索。如何找到研究的关键问题,成为了她研究生过程中的主旋律。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乳腺癌患者的痛苦治疗过程后,她开始深入研究中国女性乳腺癌情况。对于60-65女性来讲,晚年的安稳生活刚刚开始,就要面临着患癌的痛苦和治疗的巨大经济负担,这无疑为中国女性的生活质量带来重大隐患,这激励了董婧雯努力做适合中国女性的抗癌药。冷肿瘤是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最大瓶颈,阻碍了化疗、放疗与免疫治疗等多种一线疗法疗效。为了更好地模拟临床患者,她构建了多种类型的乳腺癌疾病模型。动物实验十分辛苦,加上她对动物的恐惧,一度令她十分崩溃。仅仅是“捉持”这个最简单的动作都需要练习一个星期。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还是要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坚定地走下去,不能因为软弱抛弃理想。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七连的口号是:不抛弃,不放弃。联想到她自己的经历,才深切的理解到:每一个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的人,抛弃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才能不放弃每一个造福国家、造福人民的机会。
力行践知,且行且思
经过不断地摸索与尝试,终于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创新地采用多价策略用于冷肿瘤环境的改善。多价策略多在免疫学中被开发,其在药剂学研究中的功能和作用知之甚少。因此,董婧雯花了大量时间查阅文献,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边界,开发更适合中国女性的乳腺癌治疗药物。相关研究内容受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资助并顺利结题,也正是由于该项目的资助,相关课题顺利完成进入投稿阶段。
然而,似乎她的科研之旅并不顺利。研究内容由于方向相对小众,董婧雯曾遭遇过14次拒稿,这一度让她怀疑个人的研究是否有必要继续开展。面对导师与同学的鼓励与期待,她及时调整心态,发掘文章中的闪光点,向着新技术、新机遇、新挑战的方向不断完善。这其中,她十分感念辅导员及导师的鼓励,以及实验室朋辈好友的帮助。结果令人十分欣喜,文章在将近一年的投稿之后,终于发表在医学顶尖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d杂志中。这也激励她更加努力,做适合中国女性乳腺癌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制剂构建方面的研究内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医学顶尖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中,相关研究策略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工学顶尖期刊ACS Nano中,第一作者的累计影响因子47,并以第二发明人身份申请并授权相关发明专利1项。在挫折和失败中,不断积攒自己的力量,循序渐进,她努力打造适合中国女性的“中国药”。
除了学业上的成果以外,她积极投身校园及社会工作。作为班级班长,服务群众;带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团队,激发本科生药剂科研动能,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优秀壁报奖,也正是这项荣誉激励着大家努力学习,勇攀高峰,目前该团队项目成员均继续深造。此外,董婧雯在实验室内负责协助修改硕士毕业论文,已协助3名师弟师妹论文获评优秀。并与所在科研团队的成员共同发表研究成果,获企业奖1项。贯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思想,社会工作方面董婧雯积极响应国家科普号召,致力于小红书教育领域运营以及《科研必备技能》科普推送投稿相关工作,单篇推送阅读量1万余次,荣登教育领域热门。
三年来,董婧雯积极投身志愿活动,全面发展个人能力,在公益领域发光发热。投身实验室管理建设,协助导师起草并完善了实验室管理规定,并制定贵重仪器使用指南10余项。疫情期间,她多次参加志愿活动,辅助核酸检测300余人,并参与校园垃圾清扫,努力从身边做起,服务社会。基于董婧雯文体活动方面特长,并依托学校训练平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缓解科研中的枯燥与乏味。
“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一朵花”,一路顽强生长,经风雨洗礼,如同科研道路上的她。这段成长故事可能平淡,但一路走来,她学习到了药剂学的基础,小试牛刀地尝试了全新剂型,并在实践过程中更深入地领悟“中国药”的意义,这段青春记忆终将激励董婧雯向着“中国药”的科研之梦不断努力迈进。
往期精彩推荐
1
2
3
4
关注中国药科大学本科招生办公众号
获取更多资讯信息
中国药科大学招生办
微信公众号
中国药科大学招生办
微信小程序
中国药科大学招生办
QQ小程序
中国药科大学招生办
微信视频号
中国药科大学招生办
官方抖音号
中国药科大学招生办 Bilibili账号
中国药科大学招生办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