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家长不懂如何正确判断宝宝冷暖,宝宝竟被热死!
古语说的“冻九捂四”是指在乍暖还寒的四月不要急于减少衣服,不妨捂一捂!然后就有不少家长,即使天气变暖,依然给宝宝穿很多。
而宝宝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近乎是成人的两倍。加上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如果给宝宝穿得过多,体内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会升高,易得“捂热综合症”,甚至危及生命。
孩子多半怕热不怕冷,一味地“捂”着,反而容易出问题。最近湖南的一个二个月大的女婴就得了捂热综合症,出现严重的脏器衰竭。
2月15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2个月大的双胞胎姐姐小天(化名)被诊断患上捂热综合症,爸妈无奈只能放弃治疗。
在与家长的询问中,家长称当时小天睡在大人中间,三人盖着一床大被子,孩子头并没有埋在被子里,大人没注意到这样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后家人感觉孩子过于安静,查看发现,小天躺在被子里,大汗淋漓,皮肤偏灰色。察觉不对劲,家人赶紧把她送到益阳当地医院。在送医途中,小天出现了抽搐的状况,医生测体温后发现有41℃。
捂热综合症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脑损伤,持续惊厥可能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15日凌晨1点,经过24小时的治疗,家长考虑再三后,最终决定放弃治疗。
这是一场悲剧,源于盖得太多太厚的一场悲剧!……
宝宝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冷暖,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判断孩子穿得够暖吗?
手脚凉不代表宝宝冷!
手脚属于循环的末端,反映的冷热程度会因为传输路程过长而并不准确。
而且孩子睡觉时,手脚不会老老实实呆在被子里,即便身上盖得再多,也会有一丝微凉的感觉。若家长按这个感觉给孩子添加衣物,通常就会出错。
所以正确的判断孩子是否冷了?可以多摸摸孩子的后脖子。相对地,后脖子所反映的温度数据会更准确一些。
只要把一个手指(建议用食指,感觉更灵敏精确)从孩子后衣领处伸进上背心部,左右横扫一下,如果手指感觉温暖舒适,说明孩子衣服够了;
如果觉得有发烫感,甚至有湿润感,说明孩子出汗了,衣服穿多了;
如果手指感觉不够温暖,就说明孩子衣服不够,要加衣了。
在日本,宝宝从小就接受“冬季耐寒训练”,并全员参加“冬季持久走大会”,也就是穿着短衣短裤,甚至光着脚在雪地里跑。
即便在韩国,每年冬季,韩国海军退伍军人会组织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们参加3至14天的冬季训练营,赤膊光膀在雪地打滚是必修课。
我们邻国的耐寒训练未必完全适用我们,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适当锻炼一下孩子的耐寒能力,对于提高孩子的抵抗力是有帮助的。
比如:
不要给宝宝穿太多,宝宝的穿盖要比成人少一件或者一样多最为合理。
适当让宝宝进行空气浴,把宝宝的身体裸露在冷的空气里,刚开始只要换衣服的那一点时间就够了,之后暴露面积、暴露时间科学地逐渐增加,增强宝宝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在冬天可以逐渐用冷水给孩子洗手、洗脸,让他们习惯。
坚持户外活动。下雪的时候,还可以带孩子们在雪地上玩雪,打雪仗、学习溜冰。在寒风中,适当地露露头、颈、手、脚,接受寒冷的刺激,慢慢地宝宝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就会变得不怕冷、不容易生病。
抗寒能力是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环节。
看到这则女婴的新闻,严妈很难受,所以特意写这篇文章,无非就是想告诉各位粑粑麻麻,要学会判断孩子是否是真的冷?!
育儿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孩子的身体需求!千万别拿我们父母过于宠溺的心去打量孩子穿多穿少!因为十个有九个会认为穿少了,要加加加……
然而,衣着过多的小儿经常患感冒咳嗽,因衣着过多,汗腺松弛,易为风邪侵袭而发病,如果一不小心得捂热症的话,更是代价沉重。
有些孩子一直穿得多,不能脱衣服,一脱就生病,生病的频率明显较高。
如果家长平时能经常让孩子进行耐寒训练,使孩子身体慢慢产生抗寒能力,感冒的患病率就能降到最低限度。
所以,更伟大的爱是学会放,太多太紧都会让孩子透不过气来,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是这个理!你说呢?
——严妈说
◆ ◆ ◆ ◆ ◆
初为人母的太原妈妈们
想给宝宝最好的照顾但又缺乏经验?!
来跟【严妈】学习吧
严妈能够教会你什么?
>怎样让孩子长得高?
>孩子发烧怎么办?
>0-3岁宝宝怎么健康喂养?走出误区!
>孩子爱哭闹的秘密,止哭有绝招
>产后如何像明星一样,快速恢复体形?
想了解更多?
快来跟【严妈】学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