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救援进入第三天!灾区传来的每一条消息都牵动人心

2017-06-26 健康成都官微


今天是茂县叠溪镇新磨村

遭遇山体高位垮塌的第三天

灾区传来的每一条消息

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惊心 茂县垮塌位置发生位移

今天11时10分左右,在救援现场,安监救援队伍的边坡雷达设备监测出垮塌位置发生位移和变形,极有可能发生二次滑坡,所有救援人员和媒体记者按照要求紧急撤离现场。


幸存一家三口转院华西第二医院

25日上午10:00,从茂县6.24高位远程崩滑碎屑流灾害中获救的宝宝乔道淳,同妈妈肖燕春、爸爸乔大帅一起,从茂县人民医院转院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



松坪沟景区游客平安出沟

25日下午3点,因“6.24”阿坝州茂县山体垮塌,造成滞留的超过130名游客出现在松坪沟景区游客中心,在当地民兵和警车的护送下,通过大巴车摆渡到松坪沟景区入口,启程返回成都。



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00余人

为确保灾害区受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设立了叠溪小学、白腊酒店安置点,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00余人,发放食品、饮用水、棉被等物资。组织专门力量,专人陪护疏导心理、妥善安排基本生活。



参与救援的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秦立祥

趁着休息的时间

写下了这样一篇“救援日记”

救援日记



我就是急诊人 

 

因为6月24日9点要去红会讲急救课,一早便起床了。习惯性翻了翻手机消息,看到了关于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富贵山山体突高发高位垮塌的消息,和老婆开玩笑地说了句“不会叫我去吧”就出门了。


 

9:30

急救课开场的第一句话,我就和“急救学生们”讲了茂县的事。


 

9:34分

“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我开场白还没讲完,就收到了集结的命令--国家紧急救援队通知,“请所有国家队队员,检查一下自己的个人携行装备。今日暂不离开成都市区范围,等待进一步通知。收到请回复。”


虽然急救课程仍在继续,我还在给同学们讲述心肺复苏的技巧,但心思却已被那条通知牵绊。


 

10:36分


“嘀”的一声,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正式通知:“陈康及队员,根据国家卫计委许主任批示,四川队立即派出救援分队现场驰援,请陈康立即调集车辆人员,到都江堰收费站与建华副主任联系。前出救援。”


看完未敲定人员名单的集结通知,再看看课堂的70多个学生,有些尴尬。


 

10:46分


“@秦立祥(急诊) @周君护理 @省医-乐磊 请你们三个现在携带全装,到省院本部,向陈康队长报到。”这条“点名信息”,立马揪住我的心,简单和学生说明情况后背上包就往外冲。全场全体学员热烈的鼓掌道别,让我真切感觉身为急诊人的骄傲。


回家的路上,和老婆通了一次电话,没说别的,就是让她帮忙准备东西,“把我的应急装备拿出来,我马上就进灾区。”


 

11:10分

当我回到家时,老婆已把应急服、装备帮我准备好了。她看了看我,没说话。把现场情况简单的给说说后,带着东西就往家门外走去,“注意安全”,背后传来一句叮嘱。


在赶去集合点的路上,忍不住给老婆发了一条短信,“你咋那么淡定?”“你就是急诊人,做的就是急诊的事,灾难面前你不去谁去?”她这样回复。嗯,谢谢你对我和我工作的理解。


 

11:50分

到达省急救中心向队长报到,陈队简单的说了句,“去车队抓紧时间吃饭,马上就要出发了。”


 

12:25分

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应急指挥中心的部署,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四川)队8名专家组成员,4台救护车(含一辆全监护型救护车)及部分医疗物资,前往茂县灾区指挥医疗救援


 

18时许

该走陆路的急救队伍抵达灾区附近后整顿备勤。当天晚上,我们只能在救护车内休息,救护车上的床很窄,当地夜晚的风很凉,但大家都没考虑这些,一心在期盼生命奇迹,在思考着着如何开展救援


 

6月25日11时许

救援队又依照相关部门指示,向灾区继续挺进,按照目标将至茂县继续备勤。只要有需要,我们一直在。

 

——市三医院急诊科护士  秦立祥



为确保灾区道路畅通

25日,交通运输部会同四川、甘肃等地

制定了应急处置和绕行路线方案



除了期盼更多生命奇迹出现

我们还希望失去亲友的人们能够重新站起来



突如其来的灾难

会给人造成焦虑、恐惧等急性心理创伤

受灾、受伤人员及救援人员

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反应?

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受灾、受伤或亲人遇难的人群

由于陷入巨大的悲痛当中,可能表现为木愣、对周围环境反应差、不愿说话、哭泣,甚至欲哭无泪,没有睡眠或睡眠不好,不思茶饭,这些都是极度创伤后的正常反应。


针对这部分人群,我们可以做的是:陪伴、提供给他们一个安静的环境、保证水的供应。(水果、果汁均可,这种情况下营养是次要的,主要是水分和维生素的供应。)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过多去打扰。不要去劝告:放宽心,没什么大不了,一切都会过去,还不是最糟糕的等,最好的做法就是陪伴,当他们要说的时候,倾听,当他们需要某种帮助时,提供帮助,睡眠不好,可以用安眠药,大部分人这种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


针对上述情况

持续1到2周以上不能减轻的人群


具体表现有持续悲伤、难过,不愿说话、难以入睡反复出现创伤性的画面,整天以泪洗面或欲哭无泪,进食差。


这类人群需要提供专业的帮助,比如进行药物或催眠治疗来释放内心的痛苦,同时提供足够的支持。


应激反应不太严重

但有一些负面情绪的人群

他们可以完成自身正常作息但表现有恐惧、有悲痛,偶尔哭泣、失眠、噩梦等。


可以做的是:避免让这部分人群通过媒体等方式再看到灾难现场。让他们尽可能自己料理、做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活动(如聊天、娱乐等)、保证睡眠和日常体育运动。大多数人都能从伤痛中慢慢恢复,不需过多干预。


开展现场救援的人群

他们有可能表现为持续紧张、情绪低落、失眠、救援场景不断在脑中回现,噩梦等。


可以做的是:定期轮换,保证足够的营养和休息、进行适度运动和锻炼。可以组织出现这种反应的救援人员由专业人员带领,进行救援过程的回忆,以暴露和表达出内心的创伤,同时将内心的情绪予以宣泄、消除紧张情绪。


综合:新华社、四川卫生计生、澎湃、四川发布



康小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哦!

投稿邮箱:

jiankangchengdu@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