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知识了!唐山人你可知道自己老家的那个村,是啥时候建的么?

2017-08-30 唐山发布


导 读

身为地地道道的唐山人,你知道自己的家乡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吗?你知道自己家乡名字的由来吗?如果不知道的话,那就跟随小布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对资料的分析、统计显示,在现今唐山(市管县范围内)各县(区)中的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镇中(其中,只有少数几个不是乡(镇)政府所在地),唐朝及其以前建成的占26%辽金及元时建成的占10%清及清以后建成的占10%明朝(主要是明初)建村的占54%

唐朝以前建成的村镇

上射雁庄(迁安)、上营(迁西)、岩口(丰润)、新军屯(丰润)、丰登坞(丰润)、后螺山(玉田)、长凝(滦南)。


唐朝建成的村镇

遵化:西留村、兴旺寨、小马坊、岳各庄、大寨、鸡鸣村、石门、平安城、大党峪、铁厂;


迁安(含迁西):丁关营、潘营、青山院、擂鼓乡、彭庄、汉儿庄、沙河驿、毛家洼、夏官营、大望都、北曬甲营、野鸡坨;


丰润(含丰南):毛家坨、老庄子、阎家铺、姜家营、黄昏峪、沙流河、高丽铺、王兰庄、宋家营、尖坨子;


滦县(含滦南):茨榆坨、马城;


乐亭:新寨;


玉田:林头屯、鸦洪桥、亮甲店、蛮子营、虹桥、李家团城。


辽金及元时建成的村镇

丰润(含丰南):火石营、韩城、任各庄、东欢坨、石各庄、南青坨、大安乐庄、三女河、稻地;


滦县(含滦南):倴城;


遵化:君子口、鲁家峪、东新庄;


玉田:小韩庄、郭家屯、珠树坞、窝洛沽、彩亭桥、西轩湖甸。


明初建村的

丰润(含丰南):左家坞、王官营、白官屯、西佑国寺、潘家峪、大齐坨、宣庄、黄各庄、西河、西葛、尖坨子、小集、钱营、大新庄、涧河、胥各庄;


滦县(含滦南):东安各庄、雷庄、榛子镇、田曈、东坨子头、古马、张各庄、油榨、商家林、铁局寨、九百户、大下五岭、杨柳庄、胡各庄、司各庄、扒齿港、柏各庄、杨岭、周官寨、乐营、坨里、姚王庄、川林、青坨营、喑牛淀、柳赞、潘家戴庄、高狗庄;


唐海:曾家湾、孙塘庄、李八廒;


乐亭:马头营、汀流河、汤家河、东麦港、阎各庄、新开口、东阁楼坨、大杨庄、中王堡、姜各庄、大黑坨、会里;


迁安(含迁西):杨店子、西马兰庄、三李庄、杨各庄、赵店子、东周庄、阎家店、张官营、木厂口、崇家峪、兴城、三屯营、洒河桥、南团汀、金厂峪、东荒峪、太平寨、莲花院、夹河、新集、南观、滦阳、罗家屯、尹庄;


遵化:堡子店、马兰峪、西铺、西下营、东旧寨、新店子、刘备寨、小厂;


玉田:林南仓、石臼窝、黄家山、刘学庄、南霍庄、小河口、孤树、北刘家桥、散水头。


清及清以后建村的

丰润(含丰南):箭道里、柳树瞿阝、老王庄、胡家坨;


滦县(含滦南):南堡;


乐亭:捞鱼尖、安家海;


迁安(含迁西):下窝铺、栗树湾子、西李铺、孟家营、高家店、瓦房庄、松岭;


遵化:裕大、裕营房、南新城;


玉田:大安镇;


唐海:十二农庄。

聚落形成的史典

聚落的形成有说不尽的故事,考证不完的史典,有关聚落形成的举例,可见历史文化之一斑:


老庄子:今唐山市丰润区老庄子镇政府所在地。据传唐代此地就有人居住,为一蒋姓人家的花园,原名蒋庄子。明初开始兴旺,村落扩大,改称老庄子,寓意其之古老。


韩城:今唐山市丰润区韩城镇政府所在地。始建于金大安元年(1209年),因辽将韩昌曾于此设点将台而名。


新军屯:今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政府所在地。始建于三国时期(220~263年),相传曹操北征乌桓时,曾在此招募新军。


左家坞:今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政府所在地。坞,指船坞。左家坞,明初左姓人建村,初名左家务。后因村东还乡河上船只来往,常于此停泊,遂改称左家坞。


王官营:今唐山市丰润区王官营镇政府所在地。明永乐初年由苏州迁来的王姓人建村,据传该人因在“靖难之变”中,建有功勋,被封为“千户侯”,故村名称王官营。


高丽铺:今唐山市丰润区高丽铺镇政府所在地。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曾于此设慌粮坨。唐太宗、高宗东征,沿途设下许多驿铺,高丽铺始名于此时。该村在明朝隆庆年间曾名高丽铺堡。


大安乐庄:今唐山市丰润区大安乐庄乡政府所在地。此村始称安各庄,相传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秋天,徽、钦二宗及皇室贵胄被虏去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时,途经此地,夜宿村南沙岩寺。次晨于村北渡浭水,徽宗赵佶见水皆东流,唯此水独西,动思乡之情。称浭水为“还乡河”,村北曾有思乡桥。后人曾有诗云:“砂岩寺里雾苍茫,塔势崚嶒大道旁。北狩至尊仍出塞,西流浭水自还乡。看花古驿愁风雨,驻马危桥泣晓霜。五国城中寒月白,魂归艮岳总荒凉”。又传,宋、金交战时,宋徽宗曾夜间巡营至此,感慨而言:“东安乐、西太平、南沧桑、北还乡”,安各庄改称安乐庄。


稻地:今唐山市丰南区稻地镇政府所在地。始建于金章宗明昌初年,因地处渤海沿岸沼泽地带,适合于种植水稻而得名。


西河:今唐山市丰南区西河乡政府所在地。始建于明正德初年,村西有一条浅河,据传是通往北京的运粮河,位于陡河西部,故名西河店,简称西河。


宋家营:今唐山市丰南区宋家营乡政府所在地。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东征时,曾于此扎营,常向此送盔甲,故名送甲营。明永乐年间,宋姓势大,改称宋家营。


油榨:今滦县油榨乡政府所在地。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初建时有几户人家合伙开油榨坊,因而得名。


九百户:今滦县九百户乡政府所在地。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姓氏而名孙家庄。后因拨此的移民增多,朝廷派来一名“千户侯”,他为了多吃俸禄,改村名为九百户。


周官寨:今滦县周官寨乡政府所在地。明永乐二年(1404年),该村属滦州富聚社,建村前此地曾有官兵立寨驻扎,后安徽宁国府移民来此建7个村,统称官寨。后又建一村,亦称官寨。各官寨冠以姓氏,此村为周姓,名周官寨,为八官寨之一。


青坨营:今滦南县青坨营乡政府所在地。明永乐二年(1404年)属滦州南卫社。古代建村于大沙坨军营遗址,故名青坨营。


高狗庄:明永乐二年(1404年),该村属滦州狗儿社,过去有移民来此定居,移民时按地支十二属相编队,高姓、雷姓编入狗队,立村后,分别称高家狗儿庄、雷家狗儿庄。后两村合一,称高雷家狗儿庄,简称高狗庄。在狗儿庄八村之内,原有“七狼、八狗、六虎头”之说。现存的有:青坨营乡所辖的高狗庄、张狗庄、冯狗庄、马狗庄;滦县油盘庄乡所辖的张虎头、王虎头、陈虎头、夏虎头、马狼坨、苏狼坨、安狼坨、佟狼坨。


柳赞:今滦南县柳赞乡政府所在地。明永乐二年(1404年),该村属滦州柏三社,山西后山陆州移民来此,搭尖顶棚铺栖身,为了不忘故土,称陆尖铺,简称陆尖。后来因嫌陆尖不雅,贴近原音改称柳赞。


南堡:今滦南县南堡乡政府所在地。清初建村,当时渔民在嘴东捕鱼,为下海方便,在此搭铺居住。因劳动时能望到铺地,初称望河铺,又因在黑沿河之南,改称南铺。近年来定型写成南堡。


马头营:今乐亭县马头营镇政府所在地。马头营立镇较早,明以前称新桥镇。为防倭寇侵扰,在新桥镇以及昌黎县赤洋、抚宁县牛头崖设立三营驻兵防守。因新桥镇原为沿海的重要码头,后海岸南移,按码头和军营立意,明永乐七年(1409年),新桥海口营改为马头营。


马兰庄:今迁安市马兰庄镇政府所在地。明初此地为官军屯兵养马之处,故名马栏庄,后按谐音写成马兰庄。


夏官营:今迁安市夏官营乡政府所在地。相传唐代有一夏姓武官带兵居此,建村时取名夏官营。


上射雁庄:今迁安市上射雁庄乡政府所在地。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征东时经此,曾在此地射雁,因而得名。


北晒甲营:属上射雁庄乡。相传唐太宗征东时,大军淹了盔甲,在此一条小溪旁安营扎寨,洗晒盔甲。因村建在溪北岸,故名北晒甲营。


张官营:今迁安市张官营乡政府所在地。明初建村,因张姓在朝为官而名。张官营为片村,是孟庄、王庄、西沙坡、魏庄、南沙坡、杨庄、南窑等7个自然村的统称。


上营:今迁西县上营乡政府所在地。此地有古城堡,相传为秦时所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重修石城,为兵营和军库。因其位于凿子岭之北,地势较高,与凿子岭南的驻操营相对,故名上青山驻操营。后改称上营。


平安城:今遵化市平安城乡政府所在地。唐王征东时建村,相传此地原名温泉乡,唐王征东时在此养病,令士兵兜土筑城,病痊愈后,命名此地为平安城。


铁厂:今遵化市铁厂镇政府所在地。唐代建村,因有白冶山而名白冶庄。元代,此地即有冶铁场,明正统三年(1438年),正式定名为铁冶场。后简称铁场,写成铁厂。


石门:今遵化市石门乡政府所在地。唐代建村,因东山两峰对峙,其间一石隙,通官道,俗称石门口,建村后称石门。


西下营:今遵化市西下营乡政府所在地。明代建村,明初为把守大安口,曾在此建城屯兵为营,营名大安口下营。因其位于遵化县城西边,故称西下营。


裕营房:今遵化市营房满族乡政府所在地。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看守裕陵的营房,后逐渐成为村庄,沿用裕营房之名,简称营房。


林南仓:今玉田县林南仓镇政府所在地。明初建村,是以东部边姓建的边官屯、西部周姓建的西定府为中心的近20个村组成。明朝中期立集市合为一村,因此地是县府的储粮仓,又在金朝的“御林”之南,故名林南仓。


亮甲店:今玉田县亮甲店乡政府所在地。唐代建村,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征东遇雨,在此亮铠甲,故名亮甲店。


蛮子营:今玉田县蛮子营乡政府所在地。唐代建村。宋、辽对峙时这里是战场,宋军曾扎营于此,故名蛮子营(辽称宋人为蛮子或南蛮子)。


西轩湖甸:今玉田县大和平乡政府所辖。辽金时建村,因地处古西玄湖之西,故名西轩湖店。清康熙年间,为避讳玄晔帝名,加之湖水干涸变成草甸,改称西轩湖甸。


李八廒:今唐海县李八廒乡政府所在地。明永乐年间,山东枣林庄李姓移民至李家沙坨,有李文举者,由李家沙坨迁此,设灶熬盐并管辖另七面灶,有八个灶熬盐,称李八熬,后演变成李八廒。


卑家店:今古冶区卑家店办事处所在地。古代这里是鲜卑仲吉的家乡,故名。鲜卑仲吉祖居中山(今河北正定),五代后晋时(936年)移居于万石山下,此聚落称义丰卑氏庄。鲜卑仲吉为人仗义、勇敢,金代时曾任副统领,后投降蒙古军,蒙古太祖十二年(1218年)因战功拜滦州节度使兼管内观察使。历任金吾上将军、兴平路兵马都元帅、永安军节度使、提举常平仓、开国侯。蒙古太宗六年(1234年)解甲归田。元朝时,鲜卑仲吉死,将义丰卑氏庄改名为卑家店。


还有一些村的名称

形成于民间传说

八套拉一辇:今之古冶区有王辇庄,还有习家套、东李家套、西李家套、任家套、小任家套、杨家套、西营套、于家套、解家套和胶泥庄。传说古代王辇庄曾出过皇后,所谓龙车凤辇。“八套拉一辇”遇到胶泥庄,于是便有了“解家套”(解与卸谐音)。


三女河:丰润境内泥河河畔的村庄,沿河以下还有“女过庄”、“白沫子”两个村落。据传,元末有姐妹三人避乱至此,恐追兵污辱,相携投水而死。村中关帝庙内塑有三女相携投水之像,村庄以此为名。“女过庄”系三女投水后经过之处,三女投水亡后,河中尽是“白沫子”。便有了“女过庄”、“白沫子”两个村名。

村庄聚落地名由来

村庄聚落的形成、演变与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多遵循自然、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等因素而命名的规律。


依自然环境命名的,有以地理实体、地形地貌等(如山河湖洼)为参照,有以自然事物特点(如动物植物矿物等)为参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姓氏与这些因素结合的复合命名。还有依历史事件(如战争政权)、历史遗存(如营寨城堡)等命名的,映射出社会历史的某一个方面。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村庄聚落命名也凸显着地域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村庄聚落的名称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地域特色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讲,村庄聚落的名称潜在着亲和力、凝聚力和特殊的乡土情怀。


唐山北部为燕山山区,聚落名称常见的字是:岭、峪、沟、山、口、岗、杖、坡;中部山前平原和南部沿海,聚落名称常见的字是:坨、套、坎、铺、甸、河、泊、泡、湾、港等。


唐山由于地处边陲及多次大移民等原因,与社会历史因素相关的地名非常多,村庄聚落名称也能反映出唐山历史轨迹和文化的传承。


与边塞、驻军等相关的聚落名称常见的字是:营、寨、关、堡;与军屯相关的聚落名称常见的字是:屯、社、营、寨等;移民所成的聚落名称最多的是:以姓氏命名的庄、庄子或各庄;与传递信件等相关的聚落名称常见的字是:驿、铺、信庄等;与制盐生产相关的聚落名称常见的字是:灶、廒等;还有一些与特定历史相关的聚落名称,如清帝陵区满族村庄称“营房”,日本在沿海垦区形成的聚落名称为“农庄”。


古代边塞、驻军和明初移民是唐山地区村庄聚落形成的主流。汉唐以前历朝建都长安,唐山一带属边远地区,人烟稀少,村落不多。辽金及元时建村的仍不为多数,元朝以后虽为畿辅,村落及人口仍然不多。大量的村落是始建于明初,人口来自移民。


唐山南部沿海地带,古时比较荒僻,辽金及元末战事多,土地芜废,人烟稀少。这一带的自然村,明初移民建村占70%,其中今之滦南县高达89%。


明初移民主要来自山西潞州及晋东南、山东定州及山东枣林庄,也有一些来自江淮、闽浙一带。这类聚落的命名,一般地说,较为贫苦的人家建村,大都以姓氏为名,如刘家屯、李家庄;由富户建村的多以姓氏加“官”或“贾”字,如姚官屯、张贾庄。贾,乃商贾之意,吴语发音接近“各”字,因此演变成张各庄。(另一种说法是,本来就是张家庄、李家庄,南方口语“家”的发音,在北方书面上被写成“各”字)贾、各的演变,可作为移民来自江南的一个旁证。

(滑动查看全文)

注:参考自“政协唐山文史网”2014年文史资料,如有变动,请以最新资料为准。

觉得有用请点


- END -

唐山发布(tangshanpress)

综合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政协唐山文史网

图片来源 | 网络

以上图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

◆  ◆  ◆

往期精选回顾


 < 点击以下标签即可查看 > 

☟☟☟


文明创城   |   重要通报   |   人事任免

重要提醒   |   健康生活   |   招聘信息


◆  ◆  ◆

点击“大拇指”体验一次简单不过的微信编辑体验,不用太久,不用太难,瞬间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