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山“非遗”那些事儿】这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就在你身边!

2017-10-17 唐山发布

导 读

唐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想必小伙伴们都知道了,那么我们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你知道吗?有没有你身边的呢?快来跟小布一起看一下吧~

▼▼▼

吊桥缸炉烧饼传统制作技艺

(2013年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吊桥缸炉烧饼是乐亭县传统小吃,到现在仍被乐亭人所青睐。据考证,缸炉烧饼起源于公元1865年,当时,在乐亭县城北街有一位经营面食的师傅,名叫石老化,他在做包子、饺子的同时,不断摸索、利用肥猪肉和白菜帮等尝试着配制成菜馅做成烧饼,然后放在吊炉里烘烤,烤出的烧饼却很好吃,风味独特,就开始在铺面销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炊具的优越性日益凸显,吊桥缸炉烧饼的传统制作工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受特定工作环境、工作量以及经济利益的影响,吊桥缸炉烧饼的传统制作技艺鲜有年轻人问津,这门精湛的技艺面临着严重的断代危机。为了抢救这一传统技艺,乐亭县采取了多种措施使其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成立了吊桥缸炉烧饼加工厂及连锁总店,招收徒弟二十人进行传、帮、带,全面教授吊桥缸炉烧饼的制作技艺;2011年,被唐山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列入“中华老字号”会员单位

冀东段派评书

(2013年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谓“段氏评书”就是以段荣华先生为创始人,以段氏曲艺世家为传承体系,经过多年演艺和发展而形成的,独具段氏风范的评书表演艺术。其主要特征是:其一,在秉承传统评书的表现技法的基础上,敢于创新,表现在屏弃传统的说书套路,不到关键时刻很少用赞、赋这类固定的套路,听起来生动、新颖;其二,更加尊重史实,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书容干净,没有荒诞离奇,诲淫诲盗的章节。其三,注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以书情书理打动观众。书词干练,“书扣”紧凑,又善与观众互动,增加书外书,令人赏心悦目,做到雅俗共赏,观众不但爱听而且颇受教益。

滦南秧歌

(2013年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滦南秧歌历史悠久。多方考证,如今流行的滦南秧歌最迟形成于元代,在唐朝最为兴盛。按滦南风俗,每年农闲的正月,在乡村便自发兴起秧歌活动,直至填仓(正月二十五)。随着时代的延续,滦南秧歌逐渐形成了活泼、诙谐、朴实、健美、欢快、红火,地方民间风格色彩浓郁,具有艺术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特点的民间舞蹈形式。滦南传统秧歌分南派、北派两大流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呈现南、北两派融合发展趋势。

滦州地秧歌

(2013年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河北民间舞蹈中艺术性最为突出、表现力最强的四大舞蹈之一——冀东地秧歌,主要是指发源于滦县、卢龙、滦南、昌黎、乐亭等滦河下游三角州这一广大地区的秧歌,而这一地区,从商、周历经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初年,虽然历史上行政区划几经变迁,可却一直是滦县的前身——古滦州的辖区。滦县地秧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代,有着一千多年的传承历史。滦县地秧歌传统艺术特色明显,极具保护价值

孟各庄蒙鼓技艺

(2013年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鼓是一种在民间流传很久的打击乐器,一般为圆桶形。鼓的一面或两面用薄膜蒙上,经过捶打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常用于舞蹈或戏剧伴奏。制作鼓的过程称为蒙鼓。

孟各庄蒙鼓是滦南县民间优秀传统手工艺,系司各庄镇孟各庄村村民孟祥臣祖传技艺。技艺是目前尚存的民间手工艺中不多见的原生态生产方式的代表。其传统制作工艺,具有史料价值、研究价值

洒河桥花灯

(2013年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洒河桥镇位于迁西县北部,洒河桥镇原名潵河桥镇,位于古卢龙塞道的潵河(古称强水)与滦河(古称濡水)汇流处,在这里,流传着一种古老的花会形式——洒河桥花灯舞,舞者手持的花灯绚烂多姿。洒河桥花灯舞俗称“跑花灯”。每逢过年,村里的姑娘媳妇和小伙子们,每人拿起两个花盆,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跑花灯”队伍。花灯舞的表演分“过街”和“打场子”两种,“过街”时表演者排成四路纵队,手持花灯,以行进速度边走边扭:“打场子”是在店铺、住户门前或是广场做定点表演,表演时演员举灯跑编花寨、椅子圈、四面斗、二龙分水、对灯、卷华山、龙摆尾等十二三场花样。

孙氏银器制作技艺

(2013年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孙氏银器银质为胎,刻有梅、兰、竹、菊、花虫鸟鱼、龙凤鹿鹤等图案,古香古色,典雅别致。作品包括十二生肖图像、各种茶壶、酒壶、酒樽、各种头饰、手饰、碗、盆、盘子等。孙氏银器制作技艺通过历代传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在不断完善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体系和传承理念,并通过对传统艺术的触类旁通,以及对各类艺术表现手段的旁征博引,在不断的丰富、创新、传承、发展。

铁厂飞钹

(2013年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飞钹是流传在唐山市遵化东南部铁厂镇的一种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锣鼓打击乐表演,起源于道教音乐,也称作法鼓会。它于明朝永乐年间发源,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主奏乐器是十几付大钹,在演奏时除了打击复杂的节奏外,还要表演出上下翻飞的动作。它是农村民间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表演曲牌及套路基本为当地所特有。

新寨猪胰子制作技艺

(2013年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寨正宗洪记猪胰子是由河北省乐亭县新寨正宗洪记猪胰子厂生产研制而成,其传统制作技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洪武至永乐年间的大移民,不仅使一部分山西人定居乐亭,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其中就包括猪胰子的制作技艺。新寨正宗洪记猪胰子传统制作技艺就是从那时起落户乐亭,传承发展的,一直影响丰富着乐亭文化

清朝康熙年间,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镇一村洪德安老先生在承传100多年的祖传工艺的基础上,经过潜心研究、开发探索不断创新研制成乐亭县新寨正宗洪记猪胰子,远近闻名。防冻防裂、消炎止痛、灭菌、去油除污是猪胰子的主要功效,是最佳冬季护肤产品。

玉田剪纸

(2013年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剪纸艺术为百工之母,从新石器时期各文化类型的彩陶纹样(人面、人形纹、麟纹、蛙纹、云纹、锯齿纹、网纹等)就已表现出先民们对视觉物态深刻的认识和悟化能力。玉田剪纸,有剪与刻两种,即在纸上剪出各种单纯而明快的图案,如人物、花草以及鸟兽虫鱼等形象,作装饰之用,一般以大红纸和粉红纸等为材料。

玉田剪纸制作主要分布在玉田县的石臼窝镇、鸦鸿桥镇、玉田镇。玉田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多姿的民间传统美术和淳朴的民俗传统,因此为本县剪纸艺术的发生、发展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丰润评剧

(2012年入选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剧是由冀东民歌逐渐形成为冀东秧歌戏(蹦蹦戏),由于历史的前进,又从秧歌戏逐步发展到对口莲花落,从对口莲花落到拆出小戏,又从拆出小戏进化到大口落子,从大口落子发展成平腔梆子戏,然后改成现在的评戏,迄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

在丰润这块大地上,丰润评剧家喻户晓,老少皆唱,就是在去地里干活,扛着锄头也要哼上几句大口落子。她是由地方走向全国的地域文艺表演形式,既以学习借鉴其他姊妹艺术的表演形式,又保留了清晰、活泼、质朴、自然的地方风味和特色,因此,丰润评剧艺术的演出形式具有民族化、民众化、普及化的特征

贯头山酒酿造技艺

(2012年入选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迁安市贯头山酒酿造技艺历史悠久,传说起于黄帝时代,宋末元初,开始采用老五甑固态泥池发酵法。2006年,因贯头山酒业有丰富的酒文化遗存,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和代表性,迁安市贯头山酒业公司被中国酒文化学术活动中心专家委员会认定为中华民族白酒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迁安市贯头山酒业有限公司酿造的“贯头山”牌系列白酒:二特、特酿、酒王、新唐山酒王、千酒、坛装礼品酒、老窖酒等浓香型白酒和浓酱兼香型白酒,具有窖香柔雅浓郁、干洌清爽、纯厚绵甜、回味悠长之特点。多年来贯头山系列白酒获国际大奖三项,国家级大奖五项,省市级奖励及证书三十二项

冀东民歌

(2012年入选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冀东民歌,是河北省民歌中一个有特色的色彩区。涵盖京津以东,燕山以南,渤海以北,山海关以西较大地域,以如今的唐山市、秦皇岛市为主。滦河两岸是她的主要流传地区。冀东民歌在河北民歌中,是一个风格独特的色彩区。形成的原因是,这个地区曾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有过文化上的交融渗透。定居的少数民族已经汉化,所以对冀东民歌影响大的因素还是老奤语音,它虽属北方官话,但四声变化极大,上挑下滑弯弯多,天然地带有音乐性。冀东民歌就是在奤话基础上升华、延长、美化形成的。它以抒情为主,婉转细腻,旋律流畅。

冀东民歌具有我国北方汉族民歌的普遍特点。通过大量的汉民移民东北,也带去了当地大量的民歌。它是东北汉族民歌的源头。从关内外大量的相同曲目,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蜂蜜麻糖制作技艺

(2009年入选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山市新新麻糖厂生产的“蜂王牌”蜂蜜麻糖,属于地方传统风味,是唐山特产。由于手工操作技艺十分繁杂和细腻,再加上所用的原材料都是纯天然材料制成,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被誉为“麻糖大王”,远近驰名

麻糖雏形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1577年),从雏形发展到现在的新新蜂蜜麻糖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1931年)在唐山首创的,一直传承延续至今,上百年来,都是居家旅行,馈赠亲友的必备佳品。

靳派乐亭大鼓

(2009年入选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亭大鼓其源可追溯到唐代,经过唐、宋、元、明各代的不断繁衍发展,在明未清初换身为鼓词。而乐亭大鼓是更好地继承并发展了鼓词的曲艺形式,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时代产物,是说唱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今意义的乐亭大鼓,约在1845年前起于滦州(滦南县原属滦州)、乐亭乡间。它博采诸传统说唱艺术的长处,又吸收了当地民歌、戏曲的某些唱腔,形成了独特的唱腔、板式,用乡音说唱,以三弦、铁板、鼓伴奏。1845年,滦南人冯福昌(冯铁板)废木板,改用铁板击节伴唱,唱腔、板式得到更新,乐亭大鼓因此名声鹊起,冯福昌成为乐亭大鼓重要创始人。

靳派乐亭大鼓艺术,唱腔旋律性强,娓婉动听,声情并茂;突破传统的“板起板落”唱法,巧妙地运用慢板、抢板等灵活多变的新唱法;大胆吸收姊妹艺术的营养,形成完整的靳派乐亭大鼓艺术体系。

老马识途的传说

(2009年入选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迁安市的龙(泉)山,滦河(旧称“濡水”)岸边,就是“老马识途”故事的发生地。迁安市(1996年10月前为迁安县),原名“安喜县”,《金史 地理志》载:“迁安县本汉令支县故城,辽以所俘安喜县民置,因名安喜,大定七年更今名”。金朝世宗年号为大定,大定七年即公元1167年,将安喜县更名为迁安县。

“老马识途”记录的是具有极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涉及诸侯国的生死存续,反映了迁安过去的一些生活、生态环境,表明了马匹在当时生活、征战中的重要作用,可通过气象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多角度加以挖掘研讨,进一步搜集整理、探究历史文化的产生渊源、深厚底蕴以及发展脉络,从而彰显出“老马识途”承载的独一无二的价值

滦州驴皮影

(2009年入选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滦南县境内的皮影戏是滦南县民间地方剧种之一,始称滦州皮影,俗称驴皮影。它是中国皮影戏的一个支派,有独特的唱腔和操纵技巧,制做影人则是一种雕刻艺术。

滦州驴皮影在滦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滦南的优秀传统文化,浓缩着滦南文化发展的历史,是滦南地域文化的遗产。滦州影是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的,对于研究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演出环境、演出形式、艺术成因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研究皮影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兴旺—滑坡—沉寂—回升”的周期性规律,探讨民间戏曲永葆青春、不断繁荣、兴盛的措施;挖掘地方语言浓重的美学价值,讨论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措施,具有学术价值。保护滦州驴皮影艺术,维系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群众不可分割的深厚情感,是重要的群众文化工作,能够为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繁荣文化事业,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促进县域经济健康、有序、持续、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实用价值。

仁义胡同的传说

(2009年入选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迁安市建昌营镇西街,原大西门里路南,有一条小胡同。此胡同宽1.1米,长50米,两人相对走来可擦肩而过。建昌营西大街与其南边的鸡市街本不相通,有了这个仁义胡同两街才方便了这一带的居民。

“仁义胡同”形象地记录着人们过去的生活状态,积淀和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的谦和礼让是一代代传承的精神财富,而胡同这一遗迹本身则是古镇深厚文化底蕴的一种物质体现。“仁义胡同纪念馆”,用文学、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把古镇悠久的谦和礼让的民风展现在世人面前,供人们思考、学习,成为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成为古镇文明建设的品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松纹剑锻造技艺

(2009年入选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民间铸剑工艺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松纹剑是中国传统铸剑工艺。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是,宋代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一书中,对此作了如下描述:“松纹剑又名鱼肠剑,也有蟠钢剑之称。古有取诸鱼燔热,褫去肋,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锡剑文也。”李海峰之父李成玉一生以打铁为生,并将打铁技艺传给了李海峰,在此基础上,李海峰不断追求铸剑技艺,最终不仅摸索出了独特的铸剑工艺,而且复活了早已失传的古代松纹剑。折铁锻造,反复夹钢;砂轮打磨,找准剑型,手工研磨,苛求精致,在沿袭古老手工艺的基础上,可谓独具匠心。

铁画

(2009年入选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兰峪铁画发祥于北京,后流传到遵化市马兰峪、唐山市等地。其创始人是清代康熙年间一位杰出的艺人——洪日生所创。洪日生原籍浙江绍兴,后寄居马兰峪。他大胆的溶汇笔墨艺术于炉锤焊接之中,独创了名噪一时,被康熙皇帝称为绝技的铁画。“巧前代所未有”,是满族人民唯一的特色铁制工艺美术品,迄今已经300多年历史,清代康熙年间,马兰峪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

“铁画”,是用铁制作的工艺美术品,选材于马口铁和铅丝,根据画样剪裁、折叠、锤打、造型、焊接、烘漆等工序。借鉴国画的水墨,章法,布局,线条简明有力,苍劲古朴,吸取民间剪纸、木刻、花丝手饰的工艺技术制造而成。铁画黑白分明、轮廓清晰、豪放大气,线条疏密有致,风格素雅大方。

刘美烧鸡手工制作技艺

(2007年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美烧鸡”宗启于明代永乐年间,始创于清代光绪时期,运用唐代宫廷御膳秘方及祖传卤煮熟食工艺,潜心研制。各道工序层层把关,各种配料精益求精。其成品具有:色泽棕红、味道醇香、嫩而不腻、回味悠长、烂不脱骨、造形美观,适合了现代人对天然、健康新口味的追求,更具备了强身健体之食疗功效。刘美烧鸡因其做工精细、配料考究、鸡形美观、肉烂而不脱骨、香而不腻、回味悠长,达到了色、香、味、形四美合一的极高境界,开辟了烧鸡制作整形之先河,享有“京东特产”、“唐山名食”之美誉,并被载入《乐亭县志》

因流传百年的名食“刘美烧鸡”具有以上明显特征,在中国烧鸡手工制作技艺业内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中华民族丰富食品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的主要价值在:开创了我国烧鸡整形之先河。其造形上市后,各地一些文人墨客拍案叫绝:“纵论各家烧鸡,色香味参差不一,而刘美烧鸡已领先于此三者;再论其形,更属刘美烧鸡为佳”。而这一独特的整形工艺,各家烧鸡都纷纷效仿,促进了我国烧鸡行业造形工艺的重大变革

鸿宴饭庄

(2007年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民族饮食文化的林海之中,有一棵常青树,冀东沿海饮食文化的代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唐山鸿宴饭庄。她座落在燕山脚下,渤海之滨,毗邻京津的唐山市。明朝洪武年间,随着大批山东富庶移民的迁入,齐鲁饮食文化的特色和习俗深入到了冀东民间。

迁安手工造纸

(2007年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迁安手工造纸――毛头纸,又称桑皮纸,是书写纸的前身,从被称为四大发明的那种造纸术传承过来,对槽、点皮、揣捣、打陷、碾边、合浆、抄纸……抄出一张纸,要经过72道工序。迁安手抄的毛头纸以桑皮为原料,纯净绵韧,色泽洁白光滑,最适合书画、装裱,早有“北迁南宣”美誉

迁安手工造纸始于汉代,据迁安县志记载,明朝永乐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迁都北京,迫使苏州等十郡及江南九省大批老百姓北迁,在北京周围开荒种田,繁衍生息。其中,南京的李、岳姓氏两家族带着江南的造纸技术来到迁安,并以当地盛产的桑皮为原料,在三李庄开始手工桑皮造纸。因桑皮纸纸四周有不齐的毛边,所以又叫“毛头纸”。

篓子灯

(2006年入选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南篓子秧歌,是全国大场秧歌独特的艺术品种,源于丰南西部东田庄、黑沿子一带的民间秧歌“篓子灯”。“篓子灯”是由我国最古老的舞蹈傩舞演变而来的,这种傩舞表演,在我国的许多民族和国外的许多民族都很盛兴,多数表现形式是广场舞蹈。最初的“篓子灯”是农民们把劳动器具“筐”用纸糊好,再绘以各种脸谱,高举过头,进行舞蹈。后经演变,由较为轻便的“篓子”替代了“筐”。丰南篓子秧歌在创作表演过程中,把民间常见的篓子艺术化,绘成各种脸谱,戴在头上,作为面具。既表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把艺术同劳动和创作结合在一起,歌颂了朴实的劳动者。同时,篓子又成为了巧妙的道具,它既可以表现渔民打鱼、装鱼的艰辛,也可以表现劳动后的欢乐。

觉得有用请点


- END -

唐山发布(tangshanpress)

综合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唐山

图片来源 | 网络

以上图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

◆  ◆  ◆

往期精选回顾

 < 点击以下标签即可查看 > 

☟☟☟


文明创城   |   重要通报   |   人事任免

重要提醒   |   健康生活   |   招聘信息


◆  ◆  ◆

点击“大拇指”体验一次简单不过的微信编辑体验,不用太久,不用太难,瞬间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