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5个“全国第一”!福州这位“刀尖上的专家”厉害了!

青春福州 2021-09-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福州晚报 Author 朱丹华 叶诚



他是刀尖上的发明家,心外科的拓荒者。多少次手术台上的争分夺秒,多少次挑战尖端的攻坚克难,为了承担起生命的重量,他将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揉进自己的骨血,用一把柳叶刀为脆弱的心脏保驾护航,托起了无数生命之舟。


他带领团队创下15个“全国第一”

自主研发“三分支血管支架”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难活”的历史手术死亡率

从60%降至5%以下

编著我国首部《主动脉夹层外科学》……



他叫陈良万

是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

党委书记和心外科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教授

24日,他荣膺

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6日晚,陈良万医生在办公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记者  叶诚 摄


这些荣誉和成就的背后

是陈良万从业至今32年如一日

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刻苦钻研

全身心投入

心脏外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


他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生

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陈良万(中)进行手术  叶诚 摄


他的勇敢 成了病人“强心药”


采访陈良万很难,因为他太忙了。前天傍晚,陈良万做完一台手术准备去查房时,记者见到了他,当时他已经看了半天门诊、主刀了4台手术。


刚走进病房长廊,一些患者和病人家属就簇拥过来。面对患者的担心,陈良万柔声细语、满面笑容,犹如春风化雨,给了他们一剂“强心药”。天冷了,他不忘把听诊器捂热再触碰病人,种种举动都让病人感到暖心。


但是最让病人觉得温暖的,是很多没人敢接手的严重病患,陈良万敢接手。


“没有人敢做的手术我来做,做成功了,病人就会相信我。”


▲陈良万医生在与心脏外科同事们一起会诊。记者 叶诚 摄


陈良万说,像重症搭桥手术原来在我省是空白的,可越是空白,病人就越不相信医生,都是等快不行了,才送来就医,其难度可想而知。


“曾经有个需要做搭桥手术的冠心病病人,手术才刚开始,病人就因过于激动心脏骤停,心脏复苏也难以奏效。我们当机立断,选择了边抢救边搭桥,最后历经8个小时,搭了4根桥后,终于救回了这个重病号。”陈良万回忆。


▲陈良万(左一)的团队在进行病例讨论  图源 福建健康


正是通过这样一台台高难度手术,一次次的挑战,陈良万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并带领团队创下多项“全国第一”,形成了全国闻名的“协和心脏移植常规”;而很多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再也不用远赴上海、北京求医,在福州就能得到最好的救治。


“我不怕啃硬骨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会为病人去拼。如果怕被人告不敢动手术,那样很对不起病人。”陈良万坦言,他也曾被人告过。但是作为一名医生,不能因为害怕失败,就不做手术,这样医学就会停滞不前。医学是一门不完美的科学,需要不断去总结、去改善、去突破。


而每天的早查房、夜查房,细微的关怀,也让病人深深记住了这位“好大夫”、“救命恩人”……把生命垂危的病人拉回来,这也正是陈良万作为医者最大的满足。


做好传帮带 让更多病人获新生


做手术长年累月长时间站立,使陈良万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他常绑着护腰带上阵。
陈良万在办公室搭了一张小床,身体扛不住的时候他就用凉水洗脸,或利用碎片时间眯上一会儿,随后接着战斗。
“以前我经常一天睡不足5小时,现在年轻团队建立起来了,我的负担减轻了不少,但我还是想用我的经验多做一点事。”陈良万说。


▲陈良万医生在与心脏外科同事们一起会诊。记者 叶诚 摄


对于下级医生和学生,他是严苛的。动作慢一点、刀口多切了一公分、病例准备的不充分……他都会严格批评。


陈良万有个规矩,所有的年轻医生和自己带的研究生在晚上8点前不许下班。无论出差再迟,他晚上都会回到病房查房,特别是ICU,他一定要对每个病人的情况了如指掌才放心。


 “人命大于天,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或懈怠导致病人的病情出现反复。”陈良万说。


▲陈良万医生在与心脏外科同事们一起会诊。记者 叶诚 摄


陈良万十分重视人才和团队的培养,从不以年轻与否作为评判标准,总是鼓励年轻人多发言多思考,互相帮衬。如今协和心外科整个团队有着300多人,大家都十分团结,凝聚力强,互相促进。


如今陈良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传、帮、带”上。他不断地优化手术步骤,形成一套标准化流程,并予以全科推广。


他还经常下基层,毫无保留地把最新最优的治疗方案推广到基层,“这样一来基层医院有事可做,二来在基层医院做手术报销比例大,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便民惠民的目的。”陈良万说,“我们要做的是宗师,而不是单纯的开刀匠。”


在陈良万的带领下,这些年协和医院心外科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心外科中心之一,目前年手术量接近3000台,占全省同类手术总量的65%~70%,手术总体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5%,达到国内顶尖水平。


不断完善医学技术 坚持创新求突破


陈良万出生于龙岩上杭一个穷苦农家,年少时父母早逝,靠政府资助上学,这样的经历让他对患者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党和国家有一颗赤子之心。2000年,他从意大利学成归国后立即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时间证明,他兑现了当初的诺言。


为了更好地救人,每次手术后陈良万都会总结经验,并每天坚持学习,推进医学技术的完善和突破。


在心外科的手术中敢于突破,才能成就完美。医学是一个只要精品不要废品,需要科学与经验的行当。


“任何一次的突破,都不是想象,而是扎扎实实地做出来的。”陈良万说,每一个新术式的诞生都是经过手术台上的经验总结,实验室的科学试验,然后再回归到临床应用。


在成为知“心”大夫的路途上,32年来埋头做手术做研究的陈良万,厚积薄发。


▲陈良万为科室全体人员讲解造影片  图源 福建科协


在陈良万看来,科研创新的原动力,是解决患者的现实需要。如果不能把科研创新转化成生产力,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那医院就只是个科研机构。


曾经有一位山东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由于手术风险大,在国内辗转了多家医院,都没有被接收。后来,病人来到福建协和医院心外科。陈良万带领团队应用国际首创的三分支架血管植入技术成功地为病人实施了手术。


早年主动脉夹层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要花近十个小时,而且费用高、创伤大、手术死亡率高。陈良万带领团队大胆创新突破,自主研发了三分支血管支架,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弓部重建。至此,主动脉夹层手术得到了彻底革新,手术时间大大缩短(4小时以内),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陈良万和自己的团队在一起  图源  福建健康


正是这样不断寻求创新的精神,让陈良万经常成为更优化治疗“规则”的制定者,如他在省内率先成功开展了不停跳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急诊修补手术、心脏骤停后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急诊全弓置换术等,创新“无隔离化的心脏移植”,可为每个手术病人节省费用近10万元……


为了救更多的人,陈良万还常常到外省的医院开展手术演示,他带领的心外科每年举办国家级学习班10次、省级学习班20余次。


“只要病人能被救回来,我的一切辛苦都算不得什么。”陈良万说。


来源:微信公众号“福州晚报”

他们还在阅读

官方通报,18岁男生娶14岁女生
糟糕,手机不见了!
85年前就辟过的谣,现在还有人信?
团团接到一个神秘电话......
2021年放假安排,来了!

点亮“赞+在看”,

向陈良万医生致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