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书苑|《失地农民职业转换及其扶助机制》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及其扶助机制:基于调研数据与风险预估》

【作品简介】

职业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有效生存与正常发展的基本平台。失地农民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关键在于失地农民不仅失地,而且失业。职业缺失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给失地农民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是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症结。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失地农民城市化及其城市适应性方面找到一个合理的社会支点。这一社会支点即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城市就业和职业转换问题。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跨度极大,困难重重,政府和社会都应加强对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扶助,需构建四大扶助机制,包括就业扶助机制、创业扶助机制、修业扶助机制、适业扶助机制。


【作品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农民失地与失地农民
二 职业缺失与职业转换
三 职业获得与职业提供
四 职业适应与职业稳定
五 职业规划与职业培训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确立
一 研究问题及其研究目标
二 研究问题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问题学术价值判断
四 研究问题实践意义分析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构想
一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及调研方案
三 本书框架与内容梗概

第二章 生存窘境:失地农民问题的总体分析
第一节 社会问题与失地农民问题
一 确认社会问题的基本评判标准
二 作为社会问题的失地农民问题
三 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问题性征
第二节 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现状
一 我国失地农民群体的数量分析
二 广东失地农民问题的简要描述
三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现实特征
第三节 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致因
一 社会变迁加速
二 管理制度摩擦
三 失地农民素质
第四节 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影响
一 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二 对组织和社区的影响
三 对政府和社会的影响

第三章 职业缺失: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症结
第一节 职业社会学中的职业概念
一 职业的含义与特征
二 职业的分类与跨度
三 两类不同职业风格
四 职业运行的诸要素
第二节 职业决定社会地位的作用
一 职业地位近似等于社会地位
二 职业如何决定个人社会地位
第三节 失地农民职业缺失的现状
一 职业缺失与失地农民职业缺失
二 我国失地农民职业缺失的现状
三 广州失地农民职业缺失的现状
……

第四章 职业转换:失地农民城市就业的瓶颈
第五章 职业培训: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关键
第六章 职业适应: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支点
第七章 政策建议:建立职业转换的扶助机制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与技能培训调查问卷
本项目阶段性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谢俊贵(1958—),湖南醴陵人,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历任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旅游学院院长。现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学科带头人,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学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信息社会学。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九五”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部省市科研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7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省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鉴定优秀等级1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