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报告||GUPA教员CSSCI论文(2012-2016)绩效报告

学术事务部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3-02-24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CSSCI源刊论文(2012-2016)绩效分析报告

根据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和学校ESI学科建设研讨会的会议精神,在学院SCI、SSCI论文发表量匮乏的前提下,学术事务部对2012-2016年间所发表的CSSCI源刊论文进行了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 


一、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按照第一单位和第一作者的统计数据显示,五年来GUPA专任教师在当年CSSCI源刊的发表量为116篇,权威刊物量为15篇(按照学校新近权威论文清单计算),人均发表量为3.2篇(专任教师数36人)。

1  GUPA专任教师CSSCI论文发表年度分布

刊类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合计

C

32

15

22

28

19

116

权威

 4

 1

 2

 5

 3

 15 

从CSSCI源刊发表情况来看,CSSCI发文教师的分布数占教师总数2/3,有1/3教师处于零发表状态。发文超过两位数有3人,每年一篇CSSCI发文量的教师数为11人。

表2  GUPA专任教师CSSCI论文量排行榜

排序

姓名

CSSCI

权威数

论文反映学科

 01

周利敏

16

2

社会学

 02

 

15

2

公共管理

 03

谢俊贵

12


社会学

 04

沈本秋

9

2

政治学

05

刘雪明

7


公共管理

 06

王枫云

6


公共管理

 07

曾小军

6


公共管理

 08

谢建社

5

2

社会学

 09

 

5

2

公共管理

 10

李小军

5

1

政治学

11

蒋红军

5


政治学

 12

徐军辉

4


工商管理

 13

丁魁礼

4

1

公共管理

 14

刘晓洋

3

1

公共管理

 15

汤秀娟

3


公共管理

 16

 

3


社会学

 17

 

3


公共管理

 18

 

2

1

社会学

 19

熊美娟

2

1

公共管理

 20

 

1


社会学

 21

 

1


社会学

 22

 

1


社会学

 23

 

1


公共管理

 24

张庆鹏

1


社会学






备注:榜单在数量的基础上进行排列,同等条件下按照权威论文和姓名音序先后排列。榜单不排除少量误差的存在。

 

二、学术论文发表诊断

 根据2012-2016年间CSSCI源刊论文发表的情况,经过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5位受邀外校外地专家的电子邮件审阅,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都均有待大力提升

——多数论文选题无法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内学术前沿

——论文反映的学科属性和专业属性有待改进

——论文反映的学术集群和研究方向聚集度不高

——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论文太少,研究方法熟练运用不够

——学科顶尖刊物论文缺乏,学科显示度不高

——SCI、SSCI论文匮乏,国际显示度弱

——学术论文的引用率、转载率和影响度不高

 

三、学术论文发表整改

  根据学术论文发表五年来所存在的问题,GUPA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建立论文工作坊制度,积极培育高质量论文

——建立论文培育基金,强化论文发表的扶植和激励

——建立论文标的制度,邀请权威刊物编辑开展交流与指导

——对接学术前沿和实践前沿,加强学术论文的选题讨论

——对接SSCI和SCI标准,提升学术论文的国际发表量

——对接学校权威论文奖励制度,加强权威论文的学术产出

——加强研究方法培训,选派教师参加社会科学方法训练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国外访学

——实施青年教师挂职制度,强化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链接度

——优化研究生配额制度,研究生名额分配向有质量论文教师倾斜

 

GUPA教员CSSCI论文发表清单 


※GUPA教员2016年度CSSCI论文

〇周利敏:生态灾难、永续发展与特大城市雾霾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1

〇刘晓洋:制度约束、技术优化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6

〇陈潭、邓伟:大数据驱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7

〇杨芳:台湾陆配政策之检视,《台湾研究集刊》2016年第1

〇沈本秋:府会关系视野下的美国反倾销政策变迁,《美国研究》2016年第6

〇陈潭、刘成:迈向工业4.0时代的教育变革,《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〇陈潭、于勇:乡风礼俗、信任关联与社会治理,《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1

〇陈潭:吏治改革、精英选任与国家治理,《人文杂志》2016年第11

〇陈潭: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的创新转向,《行政论坛》2016年第6

〇陈潭:政务大数据壁垒的生成与消解,《求索》2016年第12

〇陈潭、杨孟著:“互联网+”与“大数据×”驱动下国家治理的权力嬗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

〇陈潭、邓伟:迈向大数据时代的大都市治理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

〇蒋红军:城乡利益共享机制建构中的农民身份转变与权益保护,《行政论坛》2016年第4

〇李小军:日本与印度核能合作的动因、影响及前景,《太平洋学报》2016年第3

〇刘晓洋:思维与技术:大数据支持下的政府流程再造,《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

〇刘晓洋:水平式协同治理:跨域性公共问题治理之道,《学习与实践》2016年第11

〇刘雪明:统计政策学初探,《统计与决策》2016年第1

〇沈本秋:大数据与全球治理模式的创新、挑战以及出路,《国际观察》2016年第3

〇沈本秋:大数据支持下的对外政策决策过程:优化与局限,《国际论坛》2016年第5

〇沈本秋:观念挑战与制度短缺:港人的国家认同建构之困,《科学社会主义》2016年第5

〇徐凌:论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生态责任的终极清算制,《探索》2016年第4

〇徐凌:生态型责任政府建构的契约式路径选择与流程再造,《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3

〇谢俊贵:网络社会风险规律及其因应策略,《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6

〇谢俊贵:信息社会之变:大数据催生创意社会,《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5

〇谢俊贵:网络记实法:离场状态的社会现实研究,《人文杂志》2016年第7

〇谢俊贵、罗萍:虚拟社会治理的泛珠三角合作创新,《思想战线》2016年第2

〇谢建社、张华初、罗光容:广州市流动人口四种迁移意愿的统计分析,《统计与决策》2016年第6

〇谢颖:围观就是力量吗?——影响政治参与有力感的因素分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

〇周利敏:韧性城市:风险治理及指标建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

〇周利敏:迈向大数据时代的城市风险治理:基于多案例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9

〇周利敏:灾后重建中非正式制度的非正式功能及类型化分析:基于多案例的实证研究,《人文杂志》2016年第2

〇周利敏:离灾、生态保育与永续社区发展,《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 

※GUPA教员2015年度CSSCI论文

〇陈潭:《顾客导向、政策网络与公共服务》,《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第12期。

〇陈潭:《作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大数据×”》,《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〇刘雪明:《廉政政策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衡量维度》,《行政论坛》2015年第4期。

〇王枫云:《美国城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统计评估制度》,《统计与决策》2015年第20期。

〇杨芳:《福利权视域下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认定》,《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〇曾小军:《广东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吸引力的举措及路径选择》,《高教探索》2015年第10期。

〇沈本秋:《大数据与公共外交变革》,《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

〇谢颖:《自组织化的互联行动:集体行动的逻辑发展》,《理论与改革》2015年第3期。

〇谢颖:《移动互联网时代集体行动的特征与发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8

〇周利敏:《社会建构主义与灾害治理:一项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

〇周利敏:《“离灾优于防灾”:国际灾害治理政策创新及对中国启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

〇周利敏:《永续社区减灾:国际减灾最新趋向及实践反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第5

〇周利敏:《从社会脆弱性到社会生态韧性:灾害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型》,《思想战线》2015年第6

〇孙元:《“关闭”与“重构”:儿童救助政策的反思——以广州福利院婴儿安全岛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

〇王亮:《社区自组织参与涉外社区的治理——以广州市JL社区中非足球队居民自组织为例》,《学术论坛》2015年第9

※GUPA教员2014年度CSSCI论文

〇陈潭:网络公共领域的成长,《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

〇丁魁礼:珠三角政府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的比较研究,《科技管理研究》 2014年第14

〇方英:从现代社会福利视角界定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9

〇胡蓉:“可持续生计”视野下失地农民生活信心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

〇蒋红军: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权利发展:现状、动力与经验,《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

〇蒋红军:公民身份发展的双重路径与策略选择,《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

〇刘雪明:公共政策终结的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探讨》2014年第4

〇沈本秋:港人“二元”认同的地缘政治阐释,《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4年第4

〇汤秀娟:“收容”到“救助”:社会治安防控模式的转型,《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

〇王枫云:发展中国家统计技术引进中追赶陷阱的防范与跨越机制《中国统计》2014年第8

〇王枫云:政府统计新闻发言人的独特价值与关键节点,《统计与决策》2014年第5

〇谢俊贵: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工作机制建构,《思想战线》2014年第2

〇谢俊贵:统计的社会行为导向功能及其有效发挥,《统计与决策》2014年第5

〇谢俊贵:空间分割叠加与社会治理创新,《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

〇谢建社: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

〇谢建社:青少年犯罪的时空分析:来自广东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3

〇徐凌:契约论视角下的责任政府建构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

〇熊美娟:政治信任测量的比较与分析:以澳门为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1

〇杨芳:政策短期流变:生成逻辑与治理策略,《学术研究》2014年第11

〇杨芳:公共性的制度建构与腐败的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4

〇杨芳:公共政策价值谱系及其实现路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

〇周利敏:无察觉危机、社会情绪共振及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

※GUPA教员2013年度CSSCI论文

〇陈潭:网络时代的“扒粪运动”——网络反腐的政治社会学分析《理论探讨》2013年第4

〇陈潭:网络反腐的限度及其优化,《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5

〇陈潭:“吉登斯悖论”与国际气候政治图景,《探索》2013年第2

〇丁魁礼:从知识问题到创新集群知识治理:一项新的研究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第5期 

〇丁魁礼:创新集群中知识、制度和组织的共生演化,《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12

〇丁魁礼:知识库和联盟库对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年第1

〇蒋红军:为公民身份而斗争:被征地农民抗争的政治学解释—以四川G镇的抗争事件为例,《浙江学刊》2013年第3

〇李小军:论印度核能开发的现状、挑战及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第2

〇李小军:论学术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学术腐败治理路径,《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年第3

〇刘雪明: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的硬件修复与软件优化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3 

〇刘雪明: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社会科学》2013年第9

〇刘雪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的演变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 

〇刘雪明: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中的腐败行为及其治理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5

〇沈本秋:2007年以来美国非政府组织在香港活动之评析,《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1期     

〇汤秀娟:救助管理职能优化的动力因素及其实现途径——珠三角某市的实践与启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〇王枫云:政府科技管理中的行政奖励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第1期  

〇王枫云:试析学校战略实施中的偏差控制,《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10 

〇王琳:提升微博反腐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及其应对,《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6

〇谢俊贵:中国特色虚拟社会管理综治模式引论,《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9

〇谢建社:社会围观状态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3

〇熊美娟:“积极的青年发展”:回归后澳门的青年政策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8期 

〇徐军辉:精英决策到公共选择:中国民间金融制度供给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第1

〇徐军辉:从诱致性制度变迁到强制性制度变迁:温州民间金融改革,《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2

〇徐军辉:大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的适配性问题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11

〇曾小军: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路径依赖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4期  

〇周利敏:非结构式减灾:国际减灾政策的新趋向及实践反思,《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5

〇周利敏:从结构式减灾到非结构式减灾:国际减灾政策的新动向,《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12

〇周利敏:复合型减灾: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困境的破解,《思想战线》2013年第6

※GUPA教员2012年度CSSCI论文

〇陈  潭:网络时代的微博问政,《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11

〇胡  蓉:市场化下的住房不平等:基于CGSS2006调查数据,《社会》2012年第1

〇蒋红军:农民身份转变中的权利实现机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

〇李小军:试析美国对中国在东南亚力量崛起的安全评估,《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6

〇王枫云: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购买探论,《思想战线》2012年第2

〇沈本秋:试析2007年以来美国对香港事务的介入,《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1

〇沈本秋:低姿态介入: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的美国态度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第1

〇汤秀娟:论救助管理制度在社会治安防控中的功能,《思想战线》2012年第1

〇徐军辉: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资本的来源及特征——基于转型期民营企业的分析,《北方论丛》2012年第6

〇谢建社:新型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探求—以广州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

〇谢俊贵:救灾捐助中的情感疲劳及社会调适,《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2

〇谢俊贵:生人社会的来临与社会建设的策略—基于城市关顾状态的思考,《思想战线》2012年第2

〇谢俊贵:统计社会学的初步建构,《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8

〇曾小军:政府干预民办高等教育的经济学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10

〇曾小军:思想政治教育:一种制度分析视角下的研究,《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10

〇张庆鹏:冲突情境中青少年的亲社会意图:预期重要他人观点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第7

〇周利敏:灾害情境中的集体行动及形成逻辑,《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  

〇周利敏:从自然脆弱性到社会脆弱性:灾害研究的范式转型,《思想战线》2012年第2

〇周利敏:社会脆弱性: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创于2004年。教学设施齐全,师资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发展迅速,是珠三角政务管理、都市治理和社会工作教学中心和科研重镇,也是最具成长性的创新型学院之一。学院遵循“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专业化,国际化”方针,追求“更专业,更学术,更高端”气质,创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为创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领先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而努力!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gdgzpar@163.com。《广州社会工作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