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事务||第四届南国公共管理研究生论坛在广州大学举行

新闻中心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3-02-24


谷琶小黑板

      

        2017年10月28-29日,第四届南国公共管理研究生论坛暨“变革时代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为广东省2017年度公共管理研究生论坛,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广州市公共政策研究会、广州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编辑部共同协办。


第四届南国公共管理研究生论坛

暨“变革时代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2017年10月28-29日,第四届南国公共管理研究生论坛暨“变革时代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隆重召开。本次论坛是2017年度广东省公共管理研究生论坛,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广州大学主办,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广州市公共政策研究会、广州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编辑部协办。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严强、加拿大女王大学政策研究学院教授Soma Hewa、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倪星等10余位学者受邀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10月28日上午,研究生论坛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开幕式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枫云教授主持,广州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宋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教授、兄弟学院代表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刘俊荣教授先后致辞。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杨芳副教授、加拿大女王大学政策研究学院Soma教授分别作为导师代表发言。陈潭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新时代的研究生需要具备学术的洞察能力、批判意识和原创精神,注重研究生的方法教育和能力培养,从而不断提升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上质量上水平。



   开幕式之后进入“专家学者演讲专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严强先生就“公共行政研究的转型”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强调了公共政策和公共行政研究要充分考虑到人性中的利他性和公共性取向,他希望中国的公共政策和公共行政研究需要走向新阶段和新时代。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倪星教授发出“中国是否出现了廉洁拐点”的疑问,他从研究背景、形势判断、调查内容等方面做了框架性回答。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黄其松教授通过贵阳市“数据铁笼”案例阐述了“利用技术制约权力”这一带有地方性知识叙事的学术命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苏向荣教授从“风险、信任与民主”的角度分享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内在逻辑,并从独特的角度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政治信任和民主制度关联起来。加拿大女王大学政策研究学院教授Soma Hewa先生通过将中国和加拿大对比,强调中国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方面需要加强深度学术和国际交流。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庄大昌教授、湖南商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兴云副教授、北方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吴旭红副教授分别就“广州市城市更新的进程与反思”、“大数据时代第三方支付的精确监管与风险规避”、“宁夏生态移民政策的实践与反思”进行了地方性知识叙事,为研究生们分享了他们提供的学术大餐。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谭九生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刘俊荣教授则着重强调了公共管理研究生方法论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希望研究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注重理论、数据与方法的结合。



   在10月28日下午的“研究生代表演讲专场”环节里,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季程远通过对中介机制即清廉感知、绩效满意与制度能力进行研究,对“反腐败与政治信任:结构偏好与规模偏好的异质性影响”论题进行了阐述。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胡项连从独特的技术主义、街头官僚以及国家中心主义视角对“反腐败力度与低保政策执行”阐述了自己的研究过程与想法。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黄巡晋则通过详细的文献述评对“‘种豆得瓜,瓜田李下’:枢纽型社会组织目标错位的现象与逻辑”论题进行讲解,得出了“扭曲化发展模式下枢纽型社会组织过于依赖政府、不利于根本目标实现”的结论。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刘启超基于兰彻斯特法则的行为博弈模型和深圳西头新村的实践,对“大城市社区多元化群体自我合作治理中的内生惩罚机制研究”进行了文本叙事。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费久浩通过案例引入和案例解释对“政策议程设置中网民触发模式的基本要素分析”进行了分析。南京大学研究生吴晓倩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政策文本分析对“产业政策如何驱动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解释。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靖通过研究意识形态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和演变过程,对“从演绎到辩护:中国意识形态影响公共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程中培则基于政策文本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围绕“收入是低保制度的唯一认定标准吗?”这一论题展开了讨论。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吴高辉从精准扶贫的两难困境出发,对“基层腐败、多重俘获与有效瞄准:中国村庄扶贫资源分配多重治理逻辑”进行详细阐述,并认为中国农村扶贫资源分配的复杂现象正是其中“大三领域”的微观表现。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李诗隽在分享公共价值账户的截面数据基础上,通过对中美发展模式、速度及总量的对比,对“中美社会发展的价值衡量”论题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郭小敏以CSSCI检索论文与主要著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讲述了中国农村扶贫研究的学术演进,提出了“唯有不同学者产生思想碰撞才能使中国农村扶贫研究学术景观更为丰富多彩”的观点。华侨大学硕士研究生何彬在“色厉内荏:环境监管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论题上发表了他的一些个人见解。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任恒围绕“政府购买社会智库服务:实现机制、运行困境及其推进策略”这一课题展开了地方性知识叙事。



   10月29日上午,“研究生学术交流专场”分组讨论在文新楼举行。第一组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雪明教授主持,李小军副教授、肖生福副教授、助理教授刘建义博士担任评议人,研究生们围绕“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环境”等关键词进行了讨论。第二组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枫云教授主持,沈本秋副教授、徐凌副教授、李智副教授担任评议人,研究生们围绕“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等关键词开展了讨论。第三组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杨芳副教授主持,唐程翔副教授、刘波副教授、钟育三副教授担任评议人,研究生们围绕“社会政策”、“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等关键词展开了交流。会场踊跃发言,气氛热烈,针锋相对,精彩纷呈。



   10月29日上午,第四届南国公共管理研究生论坛闭幕式在广州大学文新楼223室举行。闭幕式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枫云教授主持。闭幕式开展了研究生代表交流性发言,第一组代表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生何彬指出,不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要落脚到实证研究,同时良好的学术归纳能力对于学术研究尤其重要。第二组代表东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6级研究生尹晓彤表示,在未来的研究中不仅要从政治的视角来对公共管理进行探讨,而且要结合经济文化等多层次视角更深入地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第三组代表苏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黄刚表示,将在学习和研究中更多地参考国内外优秀文献进一步挖掘学术研究的深度。



   闭幕式上举行了颁奖仪式。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教授、副院长刘雪明教授、加拿大女王大学政策研究学院Soma Hewa教授分别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研究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其中,一等奖2名,奖金3000元;二等奖4名,奖金2000元;三等奖6名,奖金1000元。颁奖仪式结束后,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教授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性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学术需要交流才有进步,论文需要碰撞才有张力,原始创新能力和理论归纳能力对于未来的学术竞争越来越重要。最后他向各位参会专家学者、论坛评议专家、研究生代表、会务组织人员、学术志愿者表达了诚挚谢意,并向各个派出研究生参会的兄弟学院表达了热情问候。



南国公共管理研究生论坛学术会议系列

届别

会议主题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第一届

变革时代的公共治理

2011年11月19-20日

行政西楼

第二届

变革时代的城市管理

2013年11月14-16日

图书馆

第三届

变革时代的政务管理

2015年10月06-07日

图书馆

第四届

变革时代的公共政策

2017年10月28-29日

行政西楼


第四届南国公共管理研究生论坛获奖名录


一等奖   

《反腐败与政治信任:结构偏好与规模偏好的异质性影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季程远)

《基层腐败、多重俘获与有效瞄准》(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吴高辉)


 二等奖

《政策议程设置中网民触发模式的基本要素分析》(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费久浩)

《反腐败力度与低保政策执行》(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胡项连)

《“种豆得瓜,瓜田李下”:枢纽型社会组织目标错位的现象与逻辑》(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黄巡晋)

《色厉内荏:环境监管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何彬)

 

三等奖 

《产业政策如何驱动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钟宗炬、吴晓倩、陶志刚)

《中美社会发展的价值衡量——基于公共价值账户的截面数据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诗隽、王冰)

《收入是低保制度的唯一认定标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乐章、程中培)

《大城市社区多元化群体自我合作治理中的内生惩罚机制研究》(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刘启超、章平)

《从演绎到辩护:中国意识形态影响公共政策的演变历程》(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黄靖)

《中国农村扶贫研究报告(2005-2015)》(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郭小敏)


记者:杨金玲;实习:马如华

编辑:吴晓晴;图编:颜兰艳、张晓铃

审稿:赖柯宇;指导:林曼曼


◎GUPA会议预告

►第三届海峡两岸农村治理学术论坛暨“两岸农村永续发展的经验与前瞻”研讨会于2017年11月11-12日在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举行。会议截稿日期为2017年10月20日。会议报到日期为2017年11月10日,报到地点为广州大学城雅乐轩酒店。投稿邮箱:lanc2017@126.com;会务联络:陈明丽博士;联络电话:18613197325。(此条具体参见本公号2017-06-17)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高端论坛定于2017年11月12日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和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会议于2017年11月11日报到,会期一天。会议总监:谢建社:手机18922168916,邮箱xjs112233@126.com。会务联络:隆惠请:手机13424052631,邮箱419339589@qq.com。(此条具体参见本公号2017-10-16)

►2017南方灾害治理国际研讨会暨“变革时代的灾害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2月2-3日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行。会议截稿日期为2017年11月25日。会议报到日期为2017年12月1日。稿约邮箱:emmavera316@hotmail.com;会议总监:周利敏博士;联系电话:13560308104(具体参见本公号2017-09-04)。

【招聘启事】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水平学科和高水平学院建设全面启动,面向全球招聘大数据分析、智能政务、城市更新、公共健康、社会工作研究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和海外青年学者。聚焦学术前沿,直面重大实践,学科专业不限,成果丰者优先。教授年龄不超过50岁,国外博士和副教授年龄不超过40岁,身体健康,全职加盟,待遇协商,年薪优厚。具体可以参见本公号2017年3月28日全球招募令,或者登陆学院官方网站“学院公告”栏目查阅。人才专用邮箱:ggglxyrc@gzhu.edu.cn。人事联络热线:(020)39366783。人才事务协理:刘颖。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18c5jcop&width=500&height=375&auto=0

【招生便贴】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公共管理学术型和社会工作专业型研究生招生接受推免生,其中,来自国内985或211工程高校推免生源奖励每生5万元人民币,其他高校推免生源奖励每生3万元人民币。同时,欢迎海内外优秀学子报考我院公共管理和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来自国内985或211工程高校生源的第一志愿录取考生,每生奖励4万元人民币。研究生入校后按照两个年度发放奖励金额。具体参见本公号2017年7月3日研究生招生公告,或者登陆学院官方网站“学院公告”栏目查阅。面询地点: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13A室;电询热线:(020)39366776。温馨微信:wxid_ra6qrb9vapbp12;服务团队:李炳华工作团队。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创于2004年。教学设施齐全,师资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发展迅速,是珠三角政务管理、都市治理和社会工作教学中心和科研重镇,也是最具成长性的创新型学院之一。学院遵循“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专业化,国际化”方针,追求“更专业,更学术,更高端”气质,创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为创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领先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而努力!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gdgzpar@163.com。《广州社会工作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