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视点||陈潭:大数据驱动国家治理的未来图景



《光明日报》2018年4月9日第11版理论版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指出,“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本版刊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和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潭的两篇文章,就保障国家数据安全、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等问题,阐释了认识和思考。





大数据驱动国家治理的未来图景


陈潭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是一种创新技术、一种基础设施、一种生产要素、一种战略资源、一种科技产业,也是一种治理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了组织创新、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

 

作为国家治理技术的大数据

        作为一种治理技术,大数据通过挖掘、预测、诊断和应用,能够实现政府的科学决策、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确监管和高效协同,是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大数据具有容量大、增速快、种类多、价值高的特征和描述、规定、预测的功能。大数据种类繁多,涵盖各种来源、形式和结构,数据更新换代速度和数据运算速度快,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通过数据挖掘,将其运用到实践中能够呈现出乘数级效应。同时,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够描述和揭示事物发展的现象与规律,即利用历史数据建立分析模型和规范化的分析流程,以实现对连续数据流的实时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深层挖掘构建预测模型,以实现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

        积极推进大数据战略,有助于培育发展新动力和拓展发展新空间,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深刻分析了我国大数据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结合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等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由此可见,大数据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创新引领作用。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推动和实施,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

 

大数据驱动国家治理的作用机理

          科学决策。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客观事物的表征,大数据技术能够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科学决策区别于经验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对数据的挖掘、整理和分析,即科学决策不仅需要考量大数据的“历时性”,也需要考量其“实时性”,并通过分析智能终端产生的海量实时信息数据形成预测。互联网数据的价值随着海量积累而产生质变,能够对舆情研判、疾病防治、灾害控制、交通安全以及经济社会运行规律进行直观呈现,为决策者提供重要数据基础和决策支撑,降低公共决策偏差概率,从而提高公共决策的数据化和科学化水平。

         精细管理。大数据技术通过使海量、动态、多样的数据有效集成为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为国家治理提供强大信息基础。大数据“精、准、细、严”的特点,能够帮助政府更加充分地应对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推动政府管理走向全面化、专业化、过程化、细节化、动态化和人性化。同时,大数据能够通过原来分散在不同主体、部门、行业的数据进行细化管理、分类管理和整合管理,依据更加全面的数据资料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治理成本,突破部门之间的信息隔离,充分实现数据共享和精细管理。

        精准服务。大数据所具有的量化、全面、精准的分析功能,无疑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公共服务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充分获取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及其质量评价,提供更加体验化、个性化和便利化的公共服务,使服务的主动性更为增强、服务方式更为灵活、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更加高效。通过大数据网络化协调平台能够对公共需求开展精准感知与智能定位,对不同地区进行差异化分析,从而为一定地区的居民文化、安全、环境、消费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实行精准供给与配送。

        精确监管。国家治理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恰当地管理、建模、分享和转化,能够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使“不可控”变为“可控”。通过搭建智能监管系统,利用大数据增强“小概率”事件的关联性分析,可以有效增强风险预警能力、降低公共危机发生的不确定性,进而有效实施事前控制、事后处置。面对流动性、弱结构性和碎片化的社会结构,国家治理能够通过大数据预测社会需求,预判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通过利用智能监管平台,监控热点事件,挖掘网络舆情,能够更好地开展网络化治理。通过对人口流动的时空大数据分析,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基层社会进行有效管理和动态监控,从而更好地开展流动性治理。

        高效协同。大数据驱动政府部门之间和社会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高效化。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治理结构扁平化和治理过程协商化特征日趋明显,随着公共数据资源交换平台的快速搭建,“一网式”集成化的治理模式能够破除“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充分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资源重置、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使得日常办公流程清晰、事务审批高效便民、业务协同积极主动。通过构建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和部门协同联动,能够优化和完善社会协同创新体系,从而充分实现协同攻关、协同设计、协同生产和协同管理。

 

大数据推动国家治理走向数据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揭示公共事务的关联性、公共决策的逻辑性和公共治理的复杂性,利用数据融合、数学模型、仿真技术等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公共决策和国家治理的信息占有与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国家公共治理的精确度和靶向性,不断推动国家治理走向数据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大数据驱动国家治理走向智能治理。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生产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智能化程度。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手段,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知识库系统等技术工具,建立智能决策、智能办公、智能监管等集成化的大数据平台,能够有效开展智能决策、智能管理、智能服务、智能监督,通过智能终端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和办事程序,从而推进国家治理走向智能治理。

        大数据驱动国家治理走向简化治理。由于大数据所具有的去层级化的特点,在其驱动下,国家治理结构的扁平化和国家治理程序的简约化日益凸显。在国家治理集成化的大数据平台下,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简政放权,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和公共治理模式,塑造柔性化的公共服务流程,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的层级简化、程序简化和模式简化,从而推进国家治理走向简化治理。

        大数据驱动国家治理走向绩效治理。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建构公共治理的大数据平台和公共治理的绩效测评指标体系,可以科学考核国家治理的决策能力和治理效果,科学考评地方治理的执行绩效和治理贡献。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也可以从数据共享、细分服务、智能决策、智能监管等方面改进国家治理的绩效,从而推进国家治理走向绩效治理。


(作者:陈潭,系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治理专项“大数据驱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研究”[17VZL021]首席专家,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谷琶视点”将陆续推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GUPA)师生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和重要报刊发表的学术观点、学术评论和学术论文,目的在于展示学术精品、倡导学术争鸣、砥砺学术深度、推动学术创新。



编辑|林曼曼

编审|何瑞豪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创于2004年。教学设施齐全,师资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发展迅速,是珠三角政务管理、都市治理和社会工作教学中心和科研重镇,也是最具成长性的创新型学院之一。学院遵循“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专业化,国际化”方针,追求“更专业,更学术,更高端”气质,创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为创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领先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而努力!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gdgzpar@163.com。《广州社会工作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