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特辑||数读GZU:家国情怀,天下视野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26suuu32&width=500&height=375&auto=0

广州大学

11078



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

学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强化大学的使命与担当,通过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确立了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相匹配的“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一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

人才培养 | 致力于培养一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卓越系列人才交叉复合型人才校企协同育人国际联合人才五大培养模式,提供大量第二校园访学机会,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的广大底色。

  • 大力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和“经典百书”阅读活动,引领学生广泛阅读中华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精神。

  • 近三年学生创业项目总市值达1.7亿元,累计孵化学生创业团队68支注册公司42家;参与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师生5000余人次。

  • 5名学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挑战杯”大赛国家级奖励54项、省级奖励252项,“创青春”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奖项69项。


2

人才队伍 | 院士坐阵 名师群集

  • 共有院士1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国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6人,国家“万人计划”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入选者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5人

  • 两年来,学校共引进高层次人才及优秀博士425人,教师总数增长了25%,引进人才总量为过去十年的总和,其中领军人才总量增长超过3倍。

  • 引进以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领衔的13个高水平科研团队;校内培养各类领军人才共17名


3

学科建设 | 涵盖十大学科门类 综合性大学优势尽显

  • 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 拥有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2个、优势重点学科9个、特色重点学科3个,广州市重点学科14个。

  • 按照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办高水平专业的要求,2018年本科招生专业数从2017年的84个优化至今年63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理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其中理工类专业比重、招生人数比例均超过50%。


4

教学资源 | 开放资源共享 保障学习成长

  • 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253,4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84,786平方米,无线网络覆盖全校。

  • 拥有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217,678平方米,教学设施、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公共艺术设施开放共享。

  • 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3个,省部(含省高校)级科研平台51个,市级科研平台18个。

  • 拥有国内最大的校园单体图书馆,纸质图书303万册,数字资源总收藏量近30,000GB。


5

国际化办学 | 助力海外学习 开阔国际视野

  •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

  • 出国(境)学习学生占在校生比例由2014年的4.2%提高到2017年的14.2%。

  • 每年为学生提供超过1200个出国(境)攻读学位、交流学习的机会。

  • 参加国外名校交流计划学生有望获交流资助最高达10万元。


6

奖助学金 | 单人每年最高可获2.6万元奖助学金

  • 每年安排奖、助学金及资助金超5000万元。

  • 各类奖、助学金覆盖面达40%以上。

  • 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每年最高可获得2.6万元的奖、助学金。


7

就业 | 约89%的毕业生在珠三角就业

  • 毕业生年均初次就业率达96%以上,升学深造率超过11%,约89%的毕业生在珠三角就业,15%以上的毕业生在机关、部队、党群及政法系统单位和事业单位就业。

  • 权威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6.18%,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的满意度为95%98%的用人单位表示未来愿意继续招聘我校毕业生。


8

科学研究 | 科研竞争力和科技创造力效应凸显

  • 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58项。

  • 近两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5项,经费超亿元;国家社会基金项目2017年立项27项,全国排名49位;2018年公示立项29项,全国排名28位。

  • 2017年全校科研总经费7.75亿元;在Science等顶尖刊物发表论文;2017年较2016年SCI和SSCI收录论文增长64%,2018年上半年SCI和SSCI达到2017年全年总数。


9

服务社会 | 为城市发展提供广大智慧

  • 2017年,与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安天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肇庆市、恩平市等34家单位和地市新建合作关系,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22个。

  • 2017年承担社会服务项目632项,经费24139.088万元,成功转化应用的科技成果63项。

  • 2017年申请专利403项,获授权专利176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较2016年增长59.92%31.57%

  • 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科学决策建设高端智库,近300份研究报告、行业标准和技术咨询报告获批示或被采用。


10

2018年招生计划

  • 招生人数:普高招生本科计划数为7560人,其中面向广东招生计划数为6617人,面向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数为943人

  • 招生专业:本科招生专业63个,涵盖十大学科门类

  • 录取批次

  • 广东省录取批次:本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

  • 本科提前录取批次是14个师范方向的普通类专业合计942人的招生计划。

  • 本科录取批次主要是录取文、理、艺术、体育类本科专业(含地方专项计划),招生计划合共为5675人,其中包括面向省内21个贫困县招收农村考生专项计划220人



选择广大的现在,拥有广大的未来!

看到这一组组亮眼的数字,你还犹豫什么?

赶紧加入广州大学,开启精彩的大学生活!


来源:广州大学

支持|GUPA学生事务部

编辑|谷琶新媒体工作室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创于2004年。教学设施齐全,师资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发展迅速,是珠三角政务管理、都市治理和社会工作教学中心和科研重镇,也是最具成长性的创新型学院之一。学院遵循“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追求“更专业,更学术,更高端”气质,创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为创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领先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而努力!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gdgzpar@163.com。《广州社会工作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