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公告||首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征文通知



近年来廉政智库发展迅速,为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和纪检监察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进一步加强廉政智库建设,发挥廉政智库功能,促进廉政智库交流,建立廉政智库联盟,推动反腐败斗争,经研究,拟定于2018年11月23-25日在广州举办首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现将有关征文通知如下:


一、征文选题


(一)学术论文:包括廉政智库建设与推进反腐败斗争、廉政智库建设与廉政研究创新、廉政智库建设与廉政学学科发展、我国廉政智库建设的回顾与前瞻、国外廉政智库建设的经验及启示等。

(二)工作论文:交流廉政智库建设情况,包括某一廉政智库建设的历程、举措、成效、经验、建议等。



二、征文要求


1.投稿时间:即日起至11月15日

2.具体要求:(1)应征论文应是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或实践总结;(2)论文需扣紧选题,导向正确,观点鲜明,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学术性和实践性;(3)论文应包括中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4)论文字数以6000-10000字为宜;(5)工作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某一廉政智库的成立时间、发展历程、建设举措、主要成效、经验启示等,并插入4张左右的彩色照片。

    3.投稿方式:请以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文章题目为文件名,将应征论文发送至邮箱gzdxlzyjzx@126.com即可。凡入选论文,邀请其作者参会,交通费自理,食宿费由主办方负责。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同学、刘老师

联系电话:18816781445

         020-39366776

欢迎大家积极参加,谢谢!






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州廉政建设研究中心


一、基地简介


广州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是广东省最早(国内最早之一)成立的高校专门廉政研究机构,始终坚持践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为‘廉洁广州’服务”三位一体的建设理念和工作机制,多项相关调研成果被中央纪委、广东省纪委、广州市纪委和广州市政府等采纳,有的建设项目在省内外居于领先或先进行列。中心先后被遴选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确定的全国高校四家廉政理论研究联系点之一(其他三家分别在北大、清华和西安交大)、教育部高校廉政研究机构联席会议首批成员单位、广东省省级反腐倡廉理论教育基地和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廉政文化基地。中心拥有稳定的办公场所、稳定的专兼职队伍、稳定的研究经费和稳定的研究方向。



目前中心有专用办公场所300余平方米,有专职研究人员34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者12人、副高职称者13人、中级职称者9人、博士22人、硕士7人。40-49岁的研究人员17人, 30-39岁的研究人员10人。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7年,本基地(中心)承担与廉政建设主题研究相关的在研项目共94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部省级项目29项,市厅局级项目及横向项目共48项;公开出版著作17部,发表论文(含调研和决策咨询文章)127篇,成果获中央纪委、广东省纪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纪委监察局等领导批示,被市级以上党政部门采纳或转化成果55篇。

 


中心品牌建设优势突出,并已形成较具个性特征、能够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协同创新机制和“一点、一栏、一刊、一库、一社”五个特色品牌。“一点”(中央纪委监察部纪检监察理论研究联系点);“一栏”(教育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名牌栏目”广州大学学报“廉政论坛”);“一刊”(广州市纪委主管、由本中心承办的《广州纪检监察研究》);“一库”(本中心与广州大学图书馆共建的“广州廉政信息库”,是全国高校图书馆最早建立的廉政信息专库之一);“一社”(2011年成立的广东省高校首个大学生廉洁社团“广州大学清廉知行学社”,以本中心为指导单位)。


 


二、基地主攻方向 


围绕“廉洁广州”建设主旨,基地已凝炼出三个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综合实力雄厚、协调共生、学科特色鲜明、建设成效显著的研究方向。一是廉政建设与党政治理,着力于多学科、多视角的探讨广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二是廉政政策与廉政制度,以广州廉政政策及其相关制度为研究主题,致力于提高廉政政策运行质量,促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政策理论体系;三是廉政文化与廉政信息,注重应用性和服务性,注重廉政信息的收集与开发利用,为广州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为广州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决策咨询,促进广州廉政研究成果交流、转化与传播。




三、基地负责人 


刘雪明,男,19658月生,江西兴国人,1985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晋升教授职称。曾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江西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现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广州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公共政策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公共政策、廉政建设与公共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邓小平政策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制定与执行政策的历史经验研究》等2项,出版个人专著《政策科学研究》、《政策运行过程研究》、《政治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邓小平政策思想研究》等4部,合著《马克思主义政策理论研究》、《政治文明研究》等8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软科学》等刊物发表《廉政政策执行中的公民有序参与研究》、《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中的腐败现象及其治理研究》等论(译)文100余篇,其中2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的《中国共产党》、《邓小平理论》、《公共行政》、《管理科学》等转载,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市厅级奖10余项。




四、基地主要科研骨干


卢汉桥:研究员,首席专家兼执行主任,主要从事廉政建设与党政治理研究,代表作有《廉政与监察研究》、《构建保障公共权力规范运行的安全平台—— 广州“廉洁城市”建设的实践观照》等。

董世明:教授,主要从事廉政建设与党政治理研究,代表作有《马克思主义廉政学说》、《十八大以来党关于反腐倡廉的理论创新》等。

郑洁:编审,主要从事廉政文化与廉政信息研究,代表作有《廉洁生态论》、《廉政建设论》等。

邓尧伟: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廉政文化与廉政信息研究,代表作有《图书馆RFID应用互操作关键问题探讨》、《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档案管理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探讨》等。

王琳:教授,主要从事廉政政策与廉政制度研究,代表作有《公共政策公信力研究》、《廉政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及其消减》等。

骆风:教授,主要从事廉政文化与廉政信息研究,代表作有《现代化进程中青少年道德面貌比较研究》、《总体向好问题犹存:当下我国初中生思想品德之新样貌》等。

张雪娇:教授,主要从事廉政文化与廉政信息研究,代表作有《新中国廉政建设史纲》、《新中国成立初期廉政大考的政治设计》等。

王枫云:教授,主要从事廉政建设与党政治理研究,代表作有《公职人员岗位风险管理研究》、《论行政研究方法在反腐败领域的运用》等。

杨芳:副教授,主要从事廉政政策与廉政制度研究,代表作有《公共性的制度建构与腐败的治理》、《共词分析:腐败概念之再审视》等。

徐凌:副教授,主要从事廉政建设与党政治理研究,代表作有《契约式责任政府论》、《契约式责任政府与麦克尼尔的新社会契约论》等。

肖生福:副教授,主要从事廉政政策与廉政制度研究,代表作有《公共性视角下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研究》、《新媒体条件下廉政政策传播模式创新探析》等。

吴阳松:副教授,主要从事廉政建设与党政治理研究,代表作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风险问题研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管党治党思想的理路与效应》等。


 

六、基地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行政东楼后座607

邮编:510006

联系人:杨芳

邮箱:yangfangxz@163.com

电话:020-39366787 / 13678918537




支持|GUPA学术事务部

编辑|林曼曼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创于2004年。教学设施齐全,师资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发展迅速,是珠三角政务管理、都市治理和社会工作教学中心和科研重镇,也是最具成长性的创新型学院之一。学院遵循“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追求“更专业,更学术,更高端”气质,创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为创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领先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而努力!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gdgzpar@163.com。《广州社会工作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