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管师说||张庆鹏:庆羡此年回,鹏展若高飞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恰逢我院社会学系张庆鹏老师荣获广州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新闻中心特组织此次专访,带领广大同学一起走进张庆鹏老师的教学世界,揭开优秀教师的神秘面纱,揭密翔实有趣的教学之法。


人物小记

张庆鹏,2012年7月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担任助理教授。他教授的课程主要有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亲密关系,社科研究方法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张庆鹏老师在课堂中语言幽默风趣,善于结合实际讲解知识,其教授的课程均十分受学生欢迎。

01

寻寻觅觅初识其人

请问张庆鹏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

张庆鹏老师的学生:2016级社工2班彭晨

作为班主任,除了上课之外,张庆鹏老师平时与学生有什么其他的交流呢? 

张庆鹏老师的学生:2016级社工2班林嘉琪

02

兜兜转转渐知其人

社会学系 谢颖老师 小专访

Q&A

谢颖老师,您好!请问您平时有和张庆鹏老师合作吗?

我和他经常合作,做各种研究。平时我们也会讨论一些学术上的问题,讨论教学、科研和生活。

那在您平时与张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您觉得张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上是个怎样的人呢?

张老师是个有情怀、充满理想主义的人。他在教学上认真负责,指导学生比较认真细致。在生活上,张老师也是很有情趣的。

03

揭开云雾终见其人

记者

张老师您好!首先恭喜您获得了广州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决赛的一等奖,也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记者

听说您做过许多研究,请问您是如何把科研成果融入并落实到课堂上的呢?

张庆鹏老师

其实未必能做到科研与教学结合,因为两者不是简单的关系。一般来说,有些教学课程内容与某些研究相关,两者就是相互可以结合的关系。比如对一些学术前沿的追踪、文献的研究可以用于教学。因为教材的更新速度很慢,所以要把研究的积累放在课堂上,这样学生能够听到最新的东西。从另一方面讲,上课也能辅助科研,同学可以从课堂出发参与到研究课题中。例如心理学科在课堂上有时会收集学生的调查问卷和数据,这就是教学反过来对科研的帮助和支持。所以说两者是可以相互结合的。

记者

我们了解到您做过许多关于青少年心理的研究,那么您是为什么一开始选择并长期坚持做这方面的研究呢?

张庆鹏老师

我本科是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时候跟着老师做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过程中也是有选择的,比如说选择考研的方向或者读博的方向,学发展心理学还是学应用心理资讯。但大体上是没有改变的。其实我从去年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就告一段落了,开始转向做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不过还是有关心青少年的。最近有一个项目还在做,就是研究非二代青少年。一直坚持这个方面的研究我认为有可能是一种习惯、依赖,也可以说确实是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

记者

学生们经常都是对课堂上的您比较熟悉,那平时生活中您会做些什么呢?

张庆鹏老师

我在生活中就是普通老师的样子,主要还是以教学工作为主。在生活当中备课就是日常。我以前也试过在假期中提前把课备好,但实际上,因为新学期的学生不同了,你还是要根据他们的接受程度去调整。

除了备课,我在生活中就是写论文。教师这个职业,没有什么朝九晚五的概念。有时候会出去参加一些学术会议,跟校外一些学术圈子去研讨。这个时候换了一个环境,也可以调整一下心情。但是去哪里还是要带电脑写论文和备课。除了备课和写论文,就是处理学校的行政事务,基本上时间都是满的。

记者

好的,非常感谢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04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还意犹未尽?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

再来一波干货!!!

满载而归——干货分享

张老师的公众号名为“广大吟民穷众”,属于教学公众号。以下书目来自张庆鹏老师公众号。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这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亲密关系

爱情是人类情感中的一种体验。作者综合了心理学多个分支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用饶有趣味的论述,总结出人们在交往与沟通、爱情与承诺、婚姻与性爱、嫉妒与背叛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和规律。

05

别急!

文末还有小花絮哟~

小花絮——张老师早期金句

1. 我这个星期比较不忙,只有两件事,三天上课,四天写论文。

2. 广州大学五大食堂——梅、兰、竹、菊、马(没听过课的一定不懂这个梗)

3. 我的考试课你们最好一次通过,否则你可能第二次还是过不了,因为B卷一般都要比A卷难好多......

4. 据说今晚有全校夜跑活动,机会难得,我们点个名吧。

5. 学霸不要假装自己是学渣,这是学霸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6. ......

——摘自公众号“广大吟民穷众”《一组喜闻乐见的课堂花絮-鹏哥的车轱辘话》

06

      结语


三尺台上,妙语连珠

一方砚旁,落笔生花

与师对面,如沐春风

山海纵横,天地无棱

庆桃李芬芳,愿鹏程万里

致谢谢颖老师、彭晨师姐、林嘉琪师姐接受我们采访!

本期专访是我院新闻中心新栏目“公管师说”的第一期,以后将陆续更新更多优秀教师的采访。新闻中心,想你所想,接下来你想要看到哪位老师的专访呢,在下方留言点赞即有可能听到喜欢的老师的故事哟,共同期待下一期的精彩。


供稿 | 麦迪  欧思敏  周原右

责编 | 虞水冰  马如华

摄影 | 邓宇棠

编辑 | 罗洁

审稿 | 林曼曼


来源|广大公管新闻中心

支持|GUPA学生事务部

编辑|谷琶新媒体工作室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创于2004年。教学设施齐全,师资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发展迅速,是珠三角政务管理、都市治理和社会工作教学中心和科研重镇,也是最具成长性的创新型学院之一。学院遵循“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追求“更专业,更学术,更高端”气质,创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为创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领先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而努力!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南方治理评论》 :gdgzpar@163.com。《广州社会工作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