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视点||屈哨兵:围绕学年礼,我们大学应该做些什么


围绕学年礼,

我们大学应该做些什么




围绕学年礼,我们大学应该做些什么

屈哨兵


广州大学的学年礼已经推展开来了,举办学年礼的理由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围绕学年礼,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我想,大体上或者应该做好四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方面的事情

要建设好学校的十大育人体系


高等学校十大育人体系是国家提出来的立德树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现路径,包括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个方面,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的抓手。我们每一场学年礼都应该对学校各个职能部处与学院联手与学生牵手进行立德树人工作的情况进行检视评价。


课程育人我们要看一看教务处如何整体策划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程如何进步,各学院的课程思政如何增加了样板;科研育人我们要看一看教务处和科研处牵头有关部处学院分工合作在科教协同育人、创新创业育人和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等方面如何推动深入,各学院的党建+教学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以及学生学术规范学风建设如何渐入佳境;实践育人我们要看一看团委牵头推动学生社会实践以及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课程化体系如何表现,与各个学院互动思想政治工作向第二课堂如何延伸;


文化育人我们要看一看基建处后勤服务处每一年在校园学生成长的各种宿舍区教学楼以及各种活动空间与景观设施环境的改进有些什么新变化,各个学院的学院文化每一年有哪些坚守与推进,“五个一百”工程开展如何落实;网络育人我们要看一看宣传部牵头会同各个职能部处部署谋划得怎么样,各个学院的网页运维包括校园各层级新媒体平台与师生自媒体管理与引导工作做得怎么样,是否也成为举旗帜聚人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够出新出彩;心理育人我们要看一看学生处牵头各个学院参与的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覆盖体系运行得怎么样,各类平台建设活动是否能让广州大学的学生更加健康阳光自信自立自强;


管理育人我们要看一看党办校办学生处和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学院的第一班主任、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千千工程、等制度执行是否真正在发挥着育人作用,校院两级的领导干部开学第一课是否每次都能高水准;服务育人我们要看一看我们学校所有学生出现的地方是否都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学校服务支持的善意与温情,各职能部处包括各个服务岗宿舍饭堂是否都能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甚至宿管阿姨食堂师傅和保安大叔清洁工人都能知道广州大学有一个二十四字的人才培养目标;资助育人我们要看一看学生处牵头各个学院都应该有份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我们的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是否得到了更加真实的印证;组织育人我们要看一看教师党支部是不是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完成得比较完满,各个学院的班级建设、党团组织建设以及社团建设是否相得益彰同向发力。


上面各项只是例说,或许,我们应该有一套建立在十大育人体系基础上的指标评价体系。



第二方面的事情

要做好学院的学生发展的谋划努力


与《广州大学学生学年礼工作实施意见》相配套有一个“广大底色学生素质发展核心指标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学院在学生发展方面的计划努力的状况进行观察评价。


指标体系分三级,一级指标是三块,分别关涉到“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和“能力发展性强”;二级指标是对这些具有广大底色的素质发展版块进行初步分解,反映出学校对广大底色的基本观察分区;三级指标是一些比较具体的观察点,各个学院在每一个点上的表现如何会根据赋分情况的高低最后得出一个总分,总分高低在每一场的学年礼上就形成一个排行榜。这个排行榜大体上也能反映出各个学院在学生发展方面的计划安排每一年做出的谋划努力:一是学院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注意到了全体学生,二是学院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关注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学院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关注到了学生进入广州大学之后的全程,既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更关心学生班级党团社群的建设。


很显然,要达到这些目的,光靠学院的院长书记的努力是不成的,确实是要进行全体动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形成三个“一去不复返”的机制和环境,也就是“一部分学生天天打游戏、天天睡大觉、天天谈恋爱,‘醉生梦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部分教师‘认认真真培养自己、稀里马虎培养学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部分学校‘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学生精力投入不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是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围绕本科教育打造“金课”讲的一段话,我们把它投射到本科教育的各个环节,大概也算是题中应有之意。如何在这方面形成共识并进一步产生更好的行动取得更好的效果是我们进一步工作努力的目标。当然,这里面因为学院专业背景的不同彼此之间在排列组合上会有一些差异倾斜,但我们更看重的是各个学院在培育符合教育方针广大底色的时代新人的事业中所作出的不断努力。


上面的同样也只是例说,或许,我们的学院都应该拥有一套谋划本院学生发展的计划书与路线图。



第三方面的事情

要发挥好五个平台的助推功能


这里的五个平台分别是指经典阅读推广中心、学生体育活动中心、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和创新创业学院及就业指导中心


经典阅读中心是视野开阔这个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平台,学生体育活动中心是爱体育这个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平台,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是懂艺术这个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平台,创新创业学院及就业指导中心是能力发展性强这个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平台。说是重要支撑平台,是说少了他们不行,但是也不能意味着他们就能包打天下,具体的工作绝大部分还是要通过各个学院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发挥作用。除开就业指导中心外,其他的几个平台我们学校都是新建不久,体制机制上也不太完善,做出的成绩可显示度也是高低不一,但毫无疑问,这几个平台在培育广大底色的学校教育格局中的前景十分广阔,当然,任务也十分艰巨。


在某种意义上讲,广州大学的学生今年下来精神气度素养面貌与身家本钱能够是个什么样子,和这几个平台有着莫大的干系。我们设想一下,通过经典阅读推广中心的助力,每一个广州大学的学生经典阅读量记诵量有一个大的提升,通过体育活动中心的助力,广州大学的学生的体育素质远高于周边高校的水平,通过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的助力,广州大学的学生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的水平足以支撑他们走向“诗和远方”,通过创新创业学院及就业指导中心的助力,使得广州大学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出现更多更杰出的校友。


上面所列同样也会是挂一漏万,或许,我们每个平台都应该拥有一套助力学生发展成才的清单宝典。



第四方面的事情

要引导好学生个人成长规划


在学校的学年礼执行方案中,每一场学年礼都有一个发布版块进行相关报告发布,这些报告分别是视野拓展报告、学生体育发展报告、艺术发展报告、能力发展报告,当然还要有德才兼备家国情怀报告的表现这些发展报告的表现除开体现在各个学院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集成上面,也同时体现在不同学生发展个体的展示上面。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达成这个角度来看,广大底色最终都是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学生身上的,所以学年礼要做好,就必须要引导每一个同学帮助他们做好在大学四年的成长规划。“德才兼备,家国情怀”核心强调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上的表现;“视野开阔”核心强调中华文化自信的中国视野和面向世界的国际视野;“爱体育”核心强调学生要有一到两项的体育技能,能欣赏相关体育比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懂艺术”核心强调的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兴趣与艺术欣赏能力,保持相关的艺术爱好,具备一定相关的艺术特长。“能力发展性强”核心强调专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这里面每一个具体目标的达成学生都会有很多具体的选项,这些选项背后都会有学校的良苦用心。在每一次学年礼上,我们特别希望看到同学们在学校的引导下成长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优秀,这种种优秀的表现应该是具有开放性质的,每一年的达人标兵榜样的类别与亮点最好是定中有变稳中有新。


上列种种最多是点到为止,或许,我们每个同学在广州大学都应该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发展规划与成绩证书。



我不知道是否能有更加准确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打上广大底色的广大同学。我想或者会这样,因为视野开阔,所以他们会特别大气;因为爱体育,所以他们会特别健壮;因为懂艺术,所以他们会特别优雅;因为能力发展性强,所以他们特别会创造。最重要的,因为德才兼备并具有家国情怀,他们一定会是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确实是这样,在未来三十多年到本世纪中叶这段时间里,他们一定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上真正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我希望当他们在几十年后回望来程的时候,广州大学的开学礼毕业礼以及围绕学年礼所进行的种种努力能够让他们觉得来到广州大学确实是不虚此行。


内容来源|广州大学微信号

微信编辑|黄慧慧

责任编辑|徐晓盈 李振


谷琶链接

谷琶公告||《南方治理评论》面向2019诚挚征稿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公告||《南方治理评论》重点征稿选题(2019-2020)

谷琶视点||屈哨兵:我们为什么要举行大学学年礼?

化溥学坊||第2期:面向ABC时代的SG行动

化溥学坊||第1期:公共决策的风险治理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编辑|谷围佬

协理|广府客

编审|谷琶君



来源|广州大学微信公号

协理|GUPA行政事务部

支持|GUPA学生事务部

编辑|谷琶新媒体工作室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南方治理评论》 :gdgzpar@163.com。《广州社会工作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