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张丽君:创新工场看教育

2016-07-14 张丽君 创新工场

原创声明

来源:教育产业投资人俱乐部(ID:ieduclub)转载请添加微信号:ZHPMBA

禁止未经授权转发,定期检索,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嘉宾介绍

张丽君,创新工场投资总监。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2011年 2月进入创新工场至今,现任投资总监,主要负责在线教育方向的投资。已投资教育项目包括多贝、 Vipkid、优才、盒子鱼、壹枱智能钢琴等。

以下为张丽君在I-EDU投资人俱乐部的分享


谢谢i-EDU投资人俱乐部的邀请,在正式和大家分享创新工场(以下简称“工场”)在教育方向的投资逻辑之前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工场的背景。因为很多人对工场的印象可能都还停留在“孵化器”这个方面上,其实工场现在基金的体量越来越大,我们有美元基金也有人民币基金,整个盘子应该超过60亿人民币以上,所以我们投资的轮次也不只是在大家认为的天使轮。工场可以投资的轮次是天使到B轮之间。人民币基金的投资轮次偏后一些preA、A轮、B轮都是可以的。美元基金投资,因为周期长,所以更早期一些,种子、天使都是可以的。所以工场在美国也有个团队,我一会儿介绍一下国内教育方向的投资以及美国团队教育方向的投资,两地逻辑上会有一些不同。

工场在教育方向的投资,主要是从2013年开始,一方面的因素是我自己有了孩子,作为妈妈的角色,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因素就是工场看好数字革命对教育在未来若干年内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包括对于学习媒介、学习情景以及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        现代教育产生于工业革命时代,在当下的信息革命时代,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而未来数字革命时代的新技术,如VR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主要是由于这些技术本身的稳定性、使用的成本、技术的成熟度都还有一段路要走。

教育的发展有三个重要趋势,更高效、更强交互、真正意义上去实现个性化。

第一个部分提升优质教师的利用率。过去传统教育规模化很难,就是因为在一线城市的优质教师不愿意花时间,甚至牺牲整个家庭到三四线城市去做教学,对其成长不利。在线教育有好的体验之后这些都不会成为问题,优质的老师跨国都可以进行体验足够好的教育。一对一的模型可以说已经跑通了,当然商业模式上大家有各种不同的讨论,但是一对一本身在当下的技术水平上已经是能够实现不错教学体验的一个状态。然后一对多直播模型在今年也已经比较多,从去年开始也被更多的应用到成人职业资格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这两个领域上。

这个方向上工场有几个投资的代表项目,比如Vipkid做“美国小学在家上”,用美国的小学老师教学;优才是做IT技术人才的培训;多贝本身在这件事上充当了一个技术底层工具的作用——就是教室,同时他自己也在做面向成人的,偏营销方面的职业技能的培训。这是第一部分高效率,其实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老师的使用效率以及教学效率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部分是强交互。交互性的强度,随着技术的提升是越来越强的,从基于屏幕的方式,到直接练口语,随时评分给反馈,再到未来通过VR的方式——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你的环境产生非常多的影响,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非常强的交互方式,通过多媒体的展现,融入娱乐的元素,然后非常快的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更快的获取他的成就感。学习过程在原理上很像打游戏(打怪升级)的成长过程。这种方式能够通过系统的方法去实现,给予学生合适水平的刺激,同时再给予足够好的反馈。

强交互部分上,我们投的两个典型的代表项目:一个是盒子鱼(Boxfish),是面向K12,目前以英语为主,给老师提供一个工具,老师可以利用它在课堂上授课,孩子也可以直接用它自主学习当做作业,现在全国上万所学校都在应用这个。北京这边最好的中学也都在应用盒子鱼来进行教学和作业,产品本身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做足了工夫,内容做的特别好。

另外一个项目是TheONE,他们做的是智能钢琴以及智能钢琴教室,都对于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小白”去学习钢琴的过程进行了极大的优化,让这个过程更有效。

第三部分是个性化。个性化这个部分主要通过数据的方式更快速的形成反馈,给予所有的学习者以适合他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合适的目标设立方法以及合适的内容激励机制,所有的这些高效的方式,让一个学生像在游戏体系一样,他不断的在这个体系里成长。

最后的这个部分,大家过去可能都会提到一个词叫自适应,自适应学习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于数据及对于知识点图谱更清晰的把握,来给予学生更适合的学习内容和路径。除了自适应技术以外,大家也在探索深度学习所能带来的改变,自适应本身是通过专家树、形成图谱、打标签的方式来去学习的过程,给予学生好的推荐(这是我的理解不一定准确,因为我不是专门做技术出身)。

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深度学习是有可能性以更快速的方式做到这件事情的。他的周期可能会短,但是需要的数据量可能更大,需要有足够体量的用户的数据,才能够形成有效的结果。

在个性化这个方向上,工场也有一些典型投资项目,就是七天网络和学吧课堂。七天网络是一个做测评和网络阅卷环节数据收集分析的项目。这个团队本身在高中、初中考试频次非常高的学校体系内有非常好的应用,然后系统化的、整建制的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用的最好的学校每周测试都会使用,可以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精准把握。

学吧课堂是我们前段时间人民币投资的一个项目,和其他题库类产品不同的是,学吧课堂不会给学生非常多的题目去做,每次只是通过三至五道题的方式来不断试探摸准学生自身的学习结构、能力,然后再给出更适合的反馈,聚焦在K12数学方向。团队在这方面的探索也做的非常好,搭配以好的游戏的激励机制,学生在这个体系内能够很快的成长。



接下来介绍下工场在国内教育领域投资的组合,我们把已投教育项目分成三类:1)专注获取客户、用度聚焦的项目;2)真正意义上做教学工具、内容或者服务的项目;3)辅助教务环节——提供教室、沟通工具、安全等基础设施的项目。

工场投的最多的项目是在中间的环节上的,也就是真正意义上去做有价值的工具或者内容。在这一个生态链的上下游,我们也有相应的一些布局,希望这些项目之间能够形成更好的产业合作。

在获客层面上,第一个是亲宝宝,第二个是常青藤爸爸,这两个都是在学前领域的,面向家长(0-6岁小朋友的家长)。亲宝宝偏向一个记录的工具以及社区、电商。因为亲宝宝本身是做私密亲属之间的社交,所以相比同类项目留存度非常好。亲宝宝项目的投资逻辑,主要是基于新时代的家长在移动端需要有一个更优质的工具来辅助记录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以及异地家庭围绕孩子形成的值得信任的社交网络。

常青藤爸爸创始人是耶鲁MBA,辞掉高盛投行工作来创业的爸爸,专注给中产家庭父母推荐最优质的教育内容和服务。

中间这个是课程格子,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有数千万的用户,大学生的课程表。

第四个是面向成人的英语学习Seed,推荐美国最新媒体上的内容和文章,在你的手机上就可以看,还可以翻译。

知乎就不用介绍了,是成人专业知识内容的一个社区,非常多专业人士聚集在这里,是一个泛知识,泛教育的概念。泛知识领域,工场投的项目还有奇葩说马东老师做的好好说话,青音,做的心理学相关培训课程。

第二个大类,教学。在这个方向上,我们最重视的领域在K12,是一个相对足够大的统一市场,相比成人市场来说他的门类相对集中。K12领域里我们投的项目有三个都是跟英语有关的。BOXFiSH主体是面向公立校的老师使用,上周日他们也刚刚开了发布会,林书豪作为代言人,开始进行尝试一对一的变现,探索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VIPKID所在的领域就会有所不同,如果说BOXFiSH更像工具和内容的集合,未来要去搭载一部分的服务,VIPKID本质是提供面向中产家庭最优质的教学服务,配合服务的交付,自身也制作了一些内容,未来可能会做更多的与产品化内容结合的尝试。

顶上教育是我们去年年底刚刚投资的一个项目,比较年轻,主体也是做面向未来想要出国留学的人群,但是孩子年龄在12到18岁之间。这些孩子的特点是开始有部分应试需求,不是素质教育就能搞定的,但是又不是纯应试需求,能力提升也是重要的。顶上教育在非常好的尝试班组课的模型,怎么样能够提供给家长物超所值的服务。

K12上还有两个项目,七天网络和学吧课堂,刚才已经介绍过。一个是网络阅卷,一个是基于数学方向的基于数据库题库偏自适应学习的产品,最终的目标是做虚拟人工智能的老师。

在低龄段我们还有投一个素质教育的项目TheONE,这个项目的投资逻辑是,对素质教育方向我们长期看好,但认为必须有比较好的方式去做规模化,所以当时选择了做硬件项目。The One推出的钢琴教学系统已经在全国有数千个教室落地,能够极大的帮助到钢琴老师,能够同时给6-9个孩子上课,特别适合入门级孩子,极大的降低老师教学成本的同时,孩子学习还很开心。

优才主要做互联网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多贝在做教室,多贝云已经广泛的被在线教育类企业所应用。YeeCall是一个非常好的跨网络跨境通讯工具,部分教育企业也在使用这个工具授课。

UFACTORY是工场投的一个在深圳的项目,做机械臂,本身也在很多教育场景上有应用,尤其是在美国大学里,应用UFactory产品进行机械臂相关的研究。

创新工场看好的三个子领域如下:

第一,工场最最关注的K12这个大市场,包括在面向家长和面向教师两个方面。面向家长主要的是家长对于更优质资源获取的期待,中产家庭这个市场是一个高端市场,VIPKID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三、四线城市的家长我们还没有投出来项目,BOXFISH一定程度上也在做这个领域,是能够适合最广义的人群,不只是高端人群。这个部分的核心应该是怎么样让教具成本变得更低,因为家长的付费能力不是很高,所以需要找到一些方式来解决优质教学师资的问题。

第二,面向教师提供辅助教学工具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领域。因为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教育产业要起来,面对一个很大的瓶颈,师资本身素质是有一定瓶颈的,尤其是英语教育。让最优秀的老师制作出最好用的教学工具,辅助一般的老师去使用,降低对于优质老师的依赖,同时保证有更好的教学效果,降低师资成本,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市场。

第三,我们看好为初入职场群体提供服务的项目,包括蓝领和初级白领,多贝和优才是在这个方向上。这个方向我们也在观察是否有可能涉及到更广的人群。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产业都在发生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随之发生变化,我们非常关注对于新型职业人才的需求,以及产生的新的培训机会。

刚刚介绍的是国内投资的部分,整体上偏向于已经有相对好的商业模式,在比较大的市场里面,对于市场的钢需切入的比较多,比如英语、数学。在硅谷的教育投资会略有不同,硅谷投资的教育相关项目更注重有更高的技术含量,本身对于现有的教学方式颠覆式的影响要足够的强。比如说Kodable是在美国教小朋友去学编程的,已经进入20%美国小学的课堂,老师直接用Kodable在课堂和课后作业上让小朋友用游戏化的方法去学编程。

WonderWorkshop自己做了机器人,通过硬件的方式让小朋友能够感知到编程对于一个硬件物体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在做硬件的同时,这个团队也在做课程教研,让用户的使用能够有更长的周期和更好的可扩展性。

也会有一些当地特色项目的投资,比如ClassWallet。在美国学生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和国内并不一样,美国的很多经费更多的来源于一些基金(一些公益基金的赞助),还有家长,有很多项目是需要家长来付费的,在老师这边要有很多的资金往来。因为老师不是专门做财务的,所以有时候会很混乱,比如资金使用不透明。故而,会有这样的一个需求,通过一个产品来更好的监管整个资金的流向,同时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家长的使用体验也会比较好,不用让孩子总是带钱给老师。

整体来说,对于硅谷的教育投资我们更注重技术本身所产生的颠覆式的影响。我们判断最终最大的教育公司还是会在中国产生。中国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更强,付费能力更强(中国的家庭30%的可支配收入都是放在教育上的),中国的人口基数又比较大,教育程度比较高。但是,中国的团队有些不擅长的部分,如优质、系统化的教研内容的生产,以及对于最新互联网技术,如人工智能等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等。我们希望通过对于美国项目的了解,能够对国内项目有一些启发,或者直接应用于国内的一些教育项目上。

最后说说工场在教育方向上的投资特色以及我们的标准,其实这个标准也是逐渐形成的。包括对我们已经投资的几个项目创始人的观察。我们特别期待懂教育、懂产品、懂互联网的创业者,当然一个人也不可能全有,核心创始人自身能够有一个部分特别强,同时另外两个部分不弱就可以了,但一个团队在这三个方面上最好都有相应的人,会比较好。

我们已经投的创始人当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年龄在30岁上下,创始人能够有教育行业的背景,同时又比较年轻,有好奇心,对于新的技术,互联网的新模式,愿意去捉摸,不是闭塞的。这种人的好处是,对教育比较懂,同时又能跳出教育去运用最新的技术产品及互联网的东西来进行创新。如果说创始人是纯互联网背景的话,其团队里必须有非常懂教育的人,而且互联网产品背景的人最好自己是父母,对教育的体会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只是观察我们已经投教育项目创始人的经验之谈。

工场在投资教育领域的时候,也会非常注重这些项目之间的合作,因为创业项目都不容易,所以最好彼此之间能够有搭配,然后互助,抱团共赢。另外,就工场自身而言,教育其实只是我们投资的几个大领域当中的一个部分,工场对互联网娱乐内容的投资,对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硬件方面的投资都做的很不错,所以我们的项目彼此之间也能够在这些方向上形成比较好的合力。

以上就是我对工场这边教育项目投资逻辑的介绍,国内外所投资教育项目的简单介绍,俱乐部里有很多偏后期的投资人,如果有对工场教育项目感兴趣的,欢迎大家多多交流。

张海庞:请问创新工场会对被投企业提供哪些增值服务?

工场的投后服务还是很丰富的,因为工场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做孵化器的经历,从一开始李开复老师的初心就是希望能够帮到中国的年轻人创业,所以我们提供的服务也是不断升级。现在我们在人力、财务、法务、市场、技术各方面上都有相应方向的俱乐部,通过专家顾问的方式给予很多的支持,同时也给很多的系统化的资源的支持。比如技术上,我们会打包整个工场家族的项目去和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提供商谈一些优惠的合作,比如阿里云。市场方面,我们形成一个内部的市场资源池,彼此可以互通共享。另外,以工场做为整体去谈市场资源的合作,比如与BAT的合作。法务的层面上,比如会做专利联盟,大家如果遇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可以来共同去努力。然后在财务上,比如如何进行税收优惠、税务筹划等都有很多专业的指导给到每个团队。在CEO层面上,我们有专门的兄弟会。我去年也花了很多的时间,让这些创始人本身对融资、战略都能够有更多系统化的学习,他们彼此之间也建立更好的信任关系,从而形成彼此之间的深度合作,这个部分其实非常重要。

因为对于一个基金来说,我们人力有限,工场现有40多人,一半投资一半投后,我们有200多个项目已经投资了,服务方式就很难针对单个企业服务,需要以整体的方式形成一些系统化的方法给到支持,同时彼此之间的互相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感谢大家!

以上观点仅代表i-EDU投资人俱乐部成员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关于IEDU

IEDU(教育产业投资人俱乐部)是打通教育产业资本化全领域的专业智库,通过组织专家分享,行业论坛,项目路演和行业研究数据服务于现有200多名投资人。现有成员来自于40家VC ,20家PE,30家上市公司和10家券商。通过自建模型和数据库建立深度垂直的投资决策支持工具。为跨界转型企业进入教育产业开发转型战略模型和海量项目池,为公司市值管理提供创新型的金融工具和海量项目资源。

理念:洞悉产业先机,分享创造价值

服务:力图从全产业链和独特视角洞悉产业进化方向,融合一二级市场投融资数据,构建系统化教育产业投资工具和资源支持体系。

1)与券商,基金咨询机构,媒体合作举办行业沙龙与论坛;

2)线上线下项目路演;

3 )投后项目加速成长虚拟孵化器与私董会。

申请路演,请发送BP至

ieduclub@vip.163.com

申请成为会员,请添加微信号:

ZHPMA



↓↓↓ 点击"阅读原文" 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