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诵读:泥与火的艺术——明月窑

绿色蒲江 2022-07-23


主播

王锶威:蒲江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播音员


“胎骨要淳厚,款式要文雅,器皿花样粗俗,材料亦不好。做素静文雅即好,何必眼上刻花,若不如意,朕不依。”这是清雍正皇帝对于烧制瓷器的要求,从这段话中,古人对于烧制瓷器的严谨精神可见一斑,而除器皿器型之外,瓷器对于土质的要求也非常高,其中,高岭土以其白而细腻,又有很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被古人所追捧,位于我县的甘溪镇明月村则是四川高岭土储藏量最大的区域之一,境内富含烧制各种特色陶瓷的原料,资源条件非常优越。

如今,明月村窑区范围内保留有多个与窑业遗存有关的地名,如张碗厂、孙碗厂、阎碗厂、李窑、坛罐窑等,经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蒲江县文物管理所对明月窑窑区开展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认为明月窑的年代大约在清代至民国时期。今《蒲江县志》记载,“土陶业在民国时期颇为兴盛,甘溪、大塘、大兴一带,利用当地白泥资源优势,发展土陶业。”

上张碗厂窑址位于甘溪镇明月村十二组,东西、南北各100米,窑工十多人,窑址7个窗,每窗10行,每行18-22墩,每墩36-40件,生产碗、罐、钵、灯盏、杯、四耳缸等。截止2008年初,该窑仍在继续生产,“5.12”地震后厂房及窑炉受损,旋即停产。目前在明月村仍有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阶梯式龙窑。

下张碗厂窑址位于甘溪镇明月村二组,东西150米,南北60米。民国二十六年(1937)停烧。当地俗称此为“瓦子山”,现存东西走向分布的两座窑包。西侧窑包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最高处与周围地表落差约6米,东侧窑包占地面积330平方米,最高处与周围地表落差约2.5米。两座窑包平面略呈椭圆形,表面被茂密的竹林、灌木和杂草所覆盖,窑业废品俯拾即是,以碗、盏、壶类残片最常见。



据县志记载,吴碗厂系甘溪土陶社的前身,1948年,厂主为仲长盛,有从业人员20余人。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隶属县供销社。1959年升级为蒲江地方国营体制,有职工37人,新建1座容量为2500连的焙烧窑,年产陶瓷产品6万连左右,每连折合10至20件。产品以土碗为主,附带生产少量杯、盘、盆、钵等。该窑土碗外涂一层黄釉,能上蒸笼承受高温,经济耐用,销路颇好。产品运销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成都等地。到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炊餐用具变化,土陶生产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时光进入2014年初夏,依托张碗厂传统陶瓷制作资源,明月村明月窑重新开窑,这座百年老窑再次焕发新春。今天,随着“蜀山窑”和“蜀山小筑”、 “火痕柴窑工坊”等项目相继入驻,明月国际陶艺村在蒲江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把制陶这种泥与火的艺术重新兴起。




下载“蒲江发布”APP手机移动客户端

请复制下方链接地址到浏览器中下载安装

↓ ↓ ↓

https://www.pgyer.com/u2tQ?sign=&auSign=&code=




点击了解更多:

1. 曾经是蒲江的贫困村,如今好耍又好看!原来是因为······

2. 2020蒲江招商引资怎么干?按下招商“加速键” ,精准招引“高大强”!

3. 蒲江人,快投票!我县2件入选成都首届馆藏珍档候选名单……

4. 与蒲江,共幸福!10000元大奖等着你,快来做蒲江民间幸福代言人!

5. 经典诵读:蒲江“红豆腐”历史渊源


审 核 :胡象伟
执 编 :袁维敏
文 稿 :王锶威
音 频 :王锶威
编 辑 :伍新宇
部分图片及资料来自蒲江文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