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开尘封的历史:魏了翁建立蒲江鹤山书院

绿色蒲江 2022-07-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蒲江文博 Author 陈学林

魏了翁鹤山书院图

(顾曾平绘)


    南宋时,邛州白鹤山有二,一在邛,一在蒲。邛之白鹤山,古称四明山,距州城西七里。蒲之白鹤山,古称白鹤岗阜,位于蒲江县城东南之最高峰,今称玉芝山,亦名隈支山。魏了翁建立的鹤山书院在蒲不在邛。

    魏了翁创办的鹤山书院有二,一在蒲江白鹤山,称蒲江“鹤山书院”,一在靖州纯福坡,称靖州“鹤山书院”。吴宽《敕祀鹤山先生魏文靖公记》云:“文靖公尝讲学于临邛白鹤山下及谪居靖州建鹤山书院以居学者。”明清时期,为传承鹤山之学,蒲江官绅士子在县城之北重建鹤山书院,并设立鹤山祠以祭祀魏了翁。

    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7)秋八月,在京城做官的魏了翁为奉养年迈的父母,请求朝廷外放,被恩准任嘉定府知府,返川途中遭遇蜀大将吴曦叛乱。翌年,了翁回到家乡,准备在县境之隈支峰“卜室,贮书其上”。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了翁亲生父亲病故,他“解官心丧”,请“雅善青嚢之术”的资中人王直夫占卜,在其父亲的墓地长宁阡之上、隈支山之下的白鹤山,筹建鹤山书院。嘉定三年(1210),书院落成,名“白鹤书院”,了翁自称白鹤山人,又号鹤山,故人称鹤山书院

    魏了翁有多首诗词描述蒲江白鹤山及山间的田园风光。他的《水龙吟·登白鹤山,借前韵呈同游诸丈》词,上阕云:“阑风长雨连霄,昨朝晴色随轩骤。松声花气,江烟浦树,如相迎候。山送青来,僧随麦去,山为吾有。更搘筇直上,薜萝深处,云垂幄、藓成甃。”下阕曰“未至相如独后。对山尊、劝酬多又。记曾犯雪,重来已是,绿肥红瘦。好语时闻,忧端未歇,倚风搔首。谩持觞自慰,冰山安在,此山如旧。”他在《自长宁阡过灵泉兄墓爇黄经从隈支以归》中曰:“晨策犯层巅,危如峭壁缘。溪明人在地,路绝马行天。松倚露云立,稻依霜雨眠。不知几年晚,抚事亦悠然。”他的《将至古渝虞宪刚简以三絶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忆及家乡的樱桃、翠竹、蒲草、白鹤、蒲江、粽子,其诗云:“故山朱果恰离离,翠竹青蒲护众菲。梦里不知身造阙,闲随白鹤照江衣。鬓边忧绪已千端,谁唤扁舟下濮干。落日明船剑如电,勇心触拨到楼兰。蓬窗暑雨气低垂,不记龙舟竞渡期。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魏了翁有《书鹤山书院始末》,叙述选址建立书院经过,其文曰:“先庐枕山,与古白鹤岗阜属连。山之巅,则修竹缘坡,循坡而上,草木胶葛;又上焉,则荆棘之所于也。有烽燧故基,相传为李唐时西南夷数大入,是为望敌之所。盖居一县之最高峰,故县人亦罕至其地。一日,与家人穷隮颇爱面前隈支一峰,欲即之而不得。则除剪其荆棘,蒙犯虺蜴,聚足而上,则其地平袤,衡广二百尺,纵数里。无复侧峻凹凸,殆天閟而地藏者。隈支中峰,复屹立其前,如有巨人端士色授面承欤?遂卜室贮书其上,与朋友共焉。”

南宋,蒲江魏氏分居两处,一在县城,一在县城外二十里处。魏了翁《魏府君和孙墓志铭》云:“邛州蒲江魏姓,为广惟谱牒之通者,厥系惟二,盖亦有故焉。今家于邑中者。则吾宗也,其邑之二十里所曰嘉魏者,故汉嘉徙也。”魏了翁家居县城,鹤山书院建成,他将魏氏族人迁居到书院居住,他在《迁居设净宅醮词文》中说:“聚族于斯,子孙众多”,其《嘉甫弟生日》云:“山居面面接青天,更把青天触处看”。


魏了翁画像

魏了翁鹤山书院手迹


    书院落成之际,恰逢朝廷诏郡国聘士,邛州地区准备参加考试的学子比屋相望未有讲肄之所。了翁见状,乃召集十余名考生到书院攻读,并亲自授课。是年秋天,鹤山书院的第一批学生参加考试,考中七人,其中蒲江王万里还是类省试的第一名。当年没有考中的人,后亦接踵科第,或以恩得官,莫有遗者,一时间书院为之一空,人们竞相传为美谈。不过,了翁并没有为此感到特别高兴,他说:是不过务记览,为文词,以规取利禄云耳!学云学云,记览文词云乎哉!”魏了翁办学不以记览文词以通过科举而获取利禄为目的,而是为了传播先王之言,随事省察,以不违其善良之本心,即以义理思想教授生徒。在教育方法上,他认为:人物如千丈松,培植崇长非一日一功,应当念其成材之不易,故必扶植而容养之。在学习方法上,他特别强调审问"笃行,注意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秋试后,魏了翁召四方之士到书院共学,教授刊布理学,负笈而来者络绎不绝,《宋史》云: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应蒲江县令家子鉴之请,他书周子《太极说》、张子《西铭》、朱文公吕成公《学规》、陈忠肃公《责沈文》,并勒石于乡校,充分体现他的教学理念。

    为了满足书院教学发展的需要,他扩大书院,前后各为一堂二内,廊庑门墉以次毕具。旁为小室,曰立斋,永嘉叶公为之铭。介二堂曰‘书舫’,舫之左右为南北窗,堂之后为阁阁之下又为一堂二内堂,曰事心,取邵子语。阁之阴辟小圃,凿池筑室,艺卉木,为游息之所。圃之后,凭高瞰虚,一川风物之秀,皆在目中。又为亭其上,以仰观日星风露之变,俯察鸟兽草木之宜。鹤山书院最高处建立的观望亭,魏了翁名之曰“愿丰”亭,他在《至左县书怀呈荣州绵州二兄》中说:“鹤山之颠一亩宫,我名吾亭曰愿丰,只祈天心谅悔祸,雨禾雨麦苏民穷。”鹤山书院最为靓丽的硬件设施是藏书楼——“尊经阁。魏了翁家中过去就有藏书,入京担任秘书省正字时,又将禁中书籍抄录了一些带回,并收集寻访公家、私人所刊行之书,共得十万卷,汇集一起而珍藏在书院的阁楼上。他取《六经阁记》中的文字,称藏书楼为尊经阁,并延请阳安刘光祖为之作《记》。学者班书阁考订宋代书院藏书情况,称:是国家之藏书,尚不若鹤山之富,其他各书院,岂易与之比拟哉!鹤山书院尊经阁的藏书量,为宋代各大书院之首。其时,鹤山书院布局:前中后三堂、立斋、书舫、南北窗、尊经阁、事心堂、池圃、愿丰亭。

    宁宗嘉定四年(1211)冬,魏了翁离开书院,先后任知汉州、知眉州、潼州府路提点刑狱兼权转运判官、权知遂宁府、直秘阁知泸州主管潼川路安抚司公事等职。其间,嘉定五年(1212),汉州任时,境内桥坏,民有压死者诏降官一秩,回蒲江主持鹤山书院数月。嘉定十一年(1218) 春,知泸州后不久,其生母病亡,于是请解官回乡,一面为其母守制,一面在鹤山书院教学授徒。嘉定十四年(1221),了翁离开书院赴潼川府任。魏了翁于嘉定三年(1210)在蒲江创办鹤山书院后,除去居官在外的时间,前后三次主讲书院,共约五年的时间。

    魏了翁主讲蒲江鹤山书院时,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赠《魏华甫鹤山书院》长诗,以共勉,其诗云:


苍崖有顶我为庐,日君月妃崖下趋。

梳风洗雨耳目醒,玉帝诏许瞻宸居。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点六籍开凡愚。

曾经秦祸多散阙,郑笺毛传悲纷如。

精神感通若亲授,损益殷夏还其初。

忆君低回校天禄,高论自遣陈言锄。

况今卓绝离人境,妙悟岂可常情拘。

飘零每疑梦魂烈,戃慌忽堕西南书。

韩吕之相以类聚,程张之师以道俱。

业调甘酸嗜秦炙,肯逐象罔迷玄珠。
分明愤发贯篇首,端的镂写传吾徒。

乃知山中新所得,慢简闲编皆弃馀。

修林远岭秋映蔽,浓花近院春扶疎。

彫胡已馈豆笾静,黄独未斸筐篮孤。

垂竿桐江笑短弱,负鼎莘野嫌豪粗。
岷峨崔嵬留后拒,滟澦突兀催前驱。

莫嗔猿鹤不解事,与民由之诚丈夫。


    理宗端平二年(1235),魏了翁任参知政事、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兼江淮军马,陛辞时,皇帝面赐御书鹤山书院四大字,以示嘉奖。魏了翁作《跋御书鹤山书院四大字》以表谢恩乞隐,其中曰:“臣生于邛之鄙人,自开禧边议不合,去之古白鹤山之下筑室聚友”,“归老鹤山之麓”,“誓毕余齿力求初心,以无忘君师训迪之意”。


宋理宗画像

宋史魏了翁传记载御书赐鹤山书院四大字

魏了翁《跋御书鹤山书院四大字》


  清代蒲江文士叶光轸以天华物宝人杰地灵为韵,作《鹤山赋》云:“严武佳诗终沐圣皇之手泽,书院大字徒荷宸笔之阳春,于是归去来兮,洁清不终日兮。”

    宋末元初,汉蒙战争在四川地区延绵半个世纪,杀戮频繁,社会残破,经济衰败,许多学者大举远徙,侨居东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魏了翁病逝,诏赠太师,谥文靖,累赠秦国公,赐第宅苏州,蒲江魏氏家族定居苏州。魏了翁创办的蒲江、靖州鹤山书院荡然无存,隐居苏州的魏了翁曾孙魏起说:“今天下学校并兴,凡儒先之所经历,往往列于学官,而我先世鹤山书院者,临邛之灌莽莫之剪治,其侨诸靖州者存亦亡几。”

南宋以降,八百载悠悠而下,鹤山苍苍,蒲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中国书院制度,起源于唐代,宋代盛极一时,马端临《文献通考》称其为“乡党之学”。朱子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蒲江先贤魏了翁创办的鹤山书院不仅是蒲江历史上第一所书院,而且也是全国各地鹤山书院之本源。魏了翁通过书院讲学,形成理学上的“鹤山学派”,此派集宋代蜀学之大成,在宋代蜀学乃至整个宋明理学史上的地位上占有重要地位。


蒲江白鹤岗阜,今称玉芝山,亦名隈支山



号外 · 号外


绿色蒲江视频号

上!新!了!

关注我们(绿色蒲江)

带你领略不一样的蒲江

↓ ↓ ↓





点击了解更多:1.赞!“蒲江经验”被全市推广 →2.今年在蒲江,同样的元宵别样的团圆!3.生活垃圾分类倒计时3天!分类指南请收好!4.我市2月25日0至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丨华西专家:接种完新冠疫苗这样做效果好!5.快快转评赞!这个蒲江人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领奖了……
审 核 :胡象伟执 编 :胡径野
来 源 :蒲江文博
编 辑 :伍新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