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蒲江 平安满意度为何连续五年全省第一

绿色蒲江 2022-07-22


扫码登记、体温检测、登记外来人员……近日,蒲江县朝阳湖镇白鹤新村村民集中居住区唯一出入口处,值守在此的杨大爷很有干劲。作为村里的住户,他被动员成为一名平安“吹哨人”为全村服务,这是白鹤村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一个缩影,而该村关于平安建设的做法则是全县实施“一三五七”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一面“镜子”。

TIPS: 什么是“一三五七”基层社会治理蒲江模式?

“一三五七”基层社会治理蒲江模式指“一个综治中心”牵头抓总,“三个转变”激发动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干部群众共建共治、社会防控专群联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和法律服务保障“五项机制”协同支撑,“五老”调解、“双诺双评”“123+N”新村治理、“一村一警”“新村平安团”“村民说事”和“90后”法律服务“七种载体”丰富内涵的“一三五七”基层社会治理蒲江模式。


▲李辉 摄
近年来,在“一三五七”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下,蒲江县平安建设水平持续提升。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准确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用针对性的举措唤起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从而逐步推动全县平安建设工作质效向纵深迈进,这也是蒲江县在全省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中连续五年(2017-2021)排名全省第一的秘诀。
蒲江是如何做到的?“一三五七”又有哪些重要内容?日前小编进行了深入了解👇 👇 👇
发动群众自治推动新村形成文明新风尚
干净、整洁、配套设施齐全,两层高的独栋小洋房错落有致地排列,休闲小花园贯穿其中……这是白鹤新村集中居住区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几年前,全村324户900余人搬进新居住上了漂亮的新房,但散居时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也被带了进来,电动车乱充电、杂物垃圾随意堆放、家禽饲养臭气熏天等问题突出,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引发了不少矛盾。

▲朝阳湖镇白鹤新村
为了让平安和谐得到足够保障,该村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治理理念,在网格化服务管理下又进行了更精细的组团划分,全村22个居住单元被分成了四个组团。并分别选任了一名党小组长和组团长,他们作为干群间的沟通“桥梁”,引领村民们自觉参与自治物业,解决了上述一个又一个难题,推动全村逐步形成文明新风。
小编还了解到,划分组团是蒲江探索建立“123+N”新村治理模式的一部分内容,当中的“1”是指“一会”(业主委员会或管理委员会)牵头抓制度建设,“2”是指“两长”(党小组长、组团长)抓组团治理,“3”是指“三员(治保员、调解员、网格员)”协同抓难题解决,“N”则是指群众和组织积极参与,由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123+N”是“一三五七”模式中的七种载体之一,随着全县的推广实施,目前,蒲江全县有90%以上像白鹤新村这样的新村健全了物业服务管理机制。


“我是XX,我承诺搞好家庭与邻里关系,诚信经营。”“我是XX,我承诺搞好农业种植,保护环境。”……穿梭在楼房间,小编看到几乎每一户人家门前都挂着这样一个承诺牌,这便是“一三五七”模式中“五项机制”之一的干部群众共建共治机制里的又一大载体——“双诺双评”,这也是发动人民群众参与的又一大体现。


据了解,“双诺”是村支两委和群众围绕社会治理、家风建设主动作出的双向承诺;“双评”则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对承诺事项进行的双向评价。“在白鹤新村,评出的好人好事都会发布在信息栏,甚至专门做成展示牌,摆放在显眼的公共区域……”指着插在花丛中的一块记录着村民唐水良对瘫痪妻子不离不弃、精心照顾的感人故事的展示牌,白鹤新村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主任杨柳向小编解释道。
目前,全县“双诺双评”群众参与率达90%,年均承诺事项30万余件,履诺率达95%,评选了一大批“好公婆、好儿媳”“文明家庭”等,这样的“一诺千金”让孝老爱亲、邻里友善氛围更加浓厚,人民群众平安获得感自然水到渠成。

做好事怕大家不买账?这套闭环流程能破解
为地方群众着想办实事,是基层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干部和群众想法不一致,就容易出现“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群众意见大了,平安和谐的氛围就会被打破。


曾经,这样的问题摆在了蒲江县大塘镇五里村面前。因为该村集中居住区的238户村民是由周边几个邻村的村民合并组成的,搬入新居后村民之间经常发生矛盾不说,村民与村干部之间也时常产生隔阂,哪怕是一件小事有不同意见都会争得面红耳赤。

▲大塘镇五里村
为了破解这样的困局,村里坚持“居民的事情居民商量”原则,实行了一套“说、议、办、评、督”说事闭环流程。“大家把事情说出来,一起议一议,每个人发表建议和意见,得出结果后再去实施,村民共同参与评价和监督。”村委会主任李其武在向小编详细介绍流程时说道,“我们通过微信群、网格员上门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收集群众诉求,在议论过程中,村上也会把好法治关,不让触碰法律底线,诉求办完后,大家又进行评价,评价中如果又发现村民新的诉求,就继续按流程走下去,以这样民主决策的方式来为大家服务,事情就会办到大家心坎儿里去,也就不会因为不满引起矛盾。”
前不久,有居民反映自己房屋因朝向问题,下雨时会打湿弄脏自家门前,“说”出了加装雨棚的建议。大家议论时发现有这样问题的不止这几户,所以议论的结果是由村里统一牵头为每户安装了一个两米左右的钢架遮雨棚,办完后雨棚样式美观统一,结实耐用,得到了大家的极高评价和认可。“别看这是个小事,如果大家不讨论,就只会为反映问题的住户装雨棚,到时候没装的(住户)就有意见,又会陷入矛盾之中。”李其武如是说道。


村口曾经有个被荒废的小山坡,也是在“说、议、办、评、督”下打造成了现在村里人人爱去的“口袋公园”。李其武笑着指向山坡上一个刚修建的活动室告诉小编:“这里以后拿来干什么,用作什么(功能),我们也要发动群众来参与,大家一起来‘说’‘议’‘办’……让它成为大家的事。”
据了解,在蒲江县“一三五七”基层社会治理五项机制中,有一项机制就是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这个“表达”就是“说”,通过实践延伸出后面的“议、办、评、督”,老百姓的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就能很好得到保障,也就不会出现因群众不买账引发出不和谐。


“说”是核心,只有让群众把想说的说出来,干部才知道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什么,干部想作为也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因此,创新实施“村民说事”也是“一三五七”中七个载体之一。目前,蒲江各地建立起的“说事室”(亭、廊)、民生信箱、网格E家微信群等多位一体的说事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这无疑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践行“三个转变”激发平安建设新动能


小编通过对“一三五七”模式的深入了解,无论是制度还是举措,都能看到发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痕迹”。比如,“慧眼工程”到户到家,发挥的是群众雪亮的眼睛对治安隐患的洞察意识;创新实施“五老”调解,动员的是“五老”乡贤组成的88支“五老”调解队参与民间纠纷调处,推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创新实施的“一村一警”包村制度,大大提升“见警率”的同时又进一步夯实了专群联动;创新建立的“90后法律服务队”发动的是一批年轻的法律工作者,他们在为群众办理赡养案件、劳动争议、交通事故中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五老”调解队


上述这些积极的变化与“一三五七”模式中坚持的“三个转变”密不可分,它是激发蒲江平安建设的新动能。一是坚持理念之变,聚力社会治理由政法主抓向领域融合、部门协同、区域协作的转变,一改过去“各吹各号、各唱各调”,变“单线推进”为“双线融合”,变“县域单打”为“区域协作”;二是坚持主体之变,强化党员示范,深化区域化大党建,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突出人民主体,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由“旁观者”变“参与者”,从而推动由行政管理大包大揽的“独奏曲”向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大合唱”转变;三是坚持重心之变,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农村公共区域治安防控短板,推动治安“盲点”变“亮点”、治理“短板”变“样板”。“三个转变”凝聚了平安蒲江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思想共识,助力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汇聚形成了蒲江县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连续五年全省第一的“秘籍”。




 蒲江人都在看 


● 蒲江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寿安街道易淹区域系统治理工作

【新蒲江人】蜀山窑李清:与“泥”相约,解锁乡村振兴“幸福密码”

● 【两个替代,我来说】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  云听蒲江 | 蒲江幺妹灯

 近期热门视频 



审 核 :刘   星执 编 :胡径野编 辑 :陈   枭、陈奕颖综合整理自四川法治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