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3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兰州晨报

10年过去,当年满目疮痍的震区已焕发出新的生机。5月5日、6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十年看巨变 全国都市媒体总编辑四川行”先后前往都江堰、绵竹、德阳、北川等地,包括兰州晨报在内的30多家媒体的总编、记者实地探访、用镜头与文字记录四川十年特别是川北震后10年的奋进与蝶变。


在都江堰大熊猫疾控中心,网红大熊猫“泰山”、“蜀兰”在这里颐养天年;龙门山下的中国玫瑰谷, 漫山遍野的8000亩大马士革玫瑰正在怒放;在德阳市区,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简称“二重”)内,号称大国重器的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如同拳击手般上下一碰,“一锤子”就能砸出一根价值千万元的大飞机起落架。


1


国宝蜀兰——回到成都挺好的

 

都江堰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它位于岷山山系与邛崃山系的交汇区,处在大熊猫现代自然分布狭长条状弧形带的中段,是大熊猫交配的“天然走廊”,千百年来一直都是大熊猫的乐土。


“泰山”


都江堰大熊猫疾控中心苍松翠竹,满眼皆绿,群山环绕,空气清新, 这里住着多只“网红”熊猫,包括从国外回来的“泰山”,在兰州生活了3年时间的“蜀兰”,生子14胎的英雄母亲“英英”等。 这里是熊猫的大本营,还是全球唯一的“熊猫养老院”。四川一些上了年纪或在其他地方受伤的熊猫,就会被送到这里来调理、治疗。



谈到“蜀兰”,对大熊猫有过长期接触的封面新闻首席记者杨雪告诉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饲养大熊猫的地方要么必须得有竹子,而且种植的品种还得不一样,因为大熊猫也要换口味。一种竹子吃得时间长了也就不吃了;要么必须定期从外地空运过去,一周至少两次至三次,饲养成本是很高的。


大熊猫幸福的生活


从兰州回到四川老家养老的“蜀兰”目前和研究中心的其他60余只大熊猫正幸福地生活在这里。

2


中国玫瑰谷—— 乡村振兴新范本


在绵竹市中国玫瑰谷,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们看到了另外一个乡村振兴的范本。这里的8000亩大马士革玫瑰和3000多种正在盛开的月季花,尤其是一些平日里不对外开放的绿色、褐色等稀有品种,让一行人惊叹不已。不仅如此,用玫瑰花瓣深加工而成的玫瑰露、玫瑰茶、保健精油等食用品和化妆品达100余种,年产值可达2200万元。


大马士革玫瑰


据了解,“5·12”大地震后,援建单位北京银谷集团在绵竹市土门镇流转土地20000亩,大力发展玫瑰产业,利用麓堂村和天宝村的山地资源、水系资源等,实施现代生态农业及休闲观光旅游业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成功种植大马士革玫瑰8000亩,成为国内最大的种植大马士革玫瑰单体种植园区,便有了现在的中国玫瑰谷。公司副总经理唐勇说,目前,玫瑰谷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大马士革玫瑰产地。产花量达到每亩150至280公斤,高于国内其他区域的每亩220公斤。


大马士革玫瑰


绵竹市南大门孝德镇, 是全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的发源地,仅年画村就用小小年画构筑起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的大产业。近年来,随着年画村的打造、年画博物馆的建立、年画超市的兴起,使绵竹年画不仅仅是过年时上门上墙的代表,更是成为独具川西特色的民俗文化符号,走进了千家万户。截至目前,绵竹年画多次受邀赴美、英、法、日、韩等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展出,年画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轻声细语——唯恐惊扰地下人


到了北川,采访团沿当年的街道一路前行,满眼俱是残垣断壁、支离破碎,述说着惨痛的往事。一栋学校宿舍楼的阳台上,拴着逃生的床单;一间屋子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巨大的婚纱照。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北川老县城主城区基本被淹没,河床抬高了差不多20米,不少楼房的一二层已经看不到了。



前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既有祭奠亲人的,也有前来缅怀地震中遇难同胞的。遗址前的提示牌上写着“近两万同胞在这里遇难,请低声细语”。





因为地震伴随着山体滑坡,老县城很多建筑被山体和巨石深深掩埋,有的被推出原地数十米,以至于在救援结束之后,还有很多遇难者的遗体没有挖掘出来。





是的,请轻轻的,不要惊扰这些在这里长眠的北川人。


4000多具遇难者的遗体,被集体安葬在一个原本为盖楼而挖好的10多米深的大坑中,这里后来建成了北川遇难者公墓,成为震后北川人祭奠逝去亲人的公共场所。在这里,采访团成员们向北川地震遇难者三鞠躬,眼噙泪水,献上黄色的菊花,缅怀地震中的遇难同胞。 




4


十年未换号码——母亲仍在等候儿子打电话


北川中学初中部茅坝中学位于县城右侧的山坡上,因为学校紧靠景家山,地震时校舍顷刻间被滑落的巨石掩埋,师生伤亡惨重,地震时,这个校区共有师生287人,当天,除了60名到老城区县委礼堂开会的老师,以及23名正在操场上上体育课的学生和一名老师,其余的师生在30秒内全部被埋,由于无法施救,至今,他们仍然长眠在巨石之下。


茅坝初中废墟


茅坝初中废墟


现在能看到的只有操场上一面飘扬的国旗和一个残破的篮球架。


远远望去, 在操场旁的栏杆上挂着一条颜色已经有点发白的条幅,条幅上印着两个人的头像和一段文字以及一个电话号码。


北川中学初中部茅坝中学


讲解员告诉我们,这个条幅是一位叫贺川的同学的母亲成兴凤挂的,已经连续挂了10年。原来,贺川遇难后,由于没有见到遗体,他的母亲相信她的儿子仍活着,她怕孩子回来找不到家,10年时间,她每年都要在废墟上挂三条横幅(5月12日、春节、孩子的生日),上面写着这一年家里发生的变化和想对儿子说的话,以及自己10年未变的手机号码,希望有一天,她的儿子贺川会突然打电话过来,又叫一声“妈妈”。


介绍到这里的时候,不仅讲解员的眼圈红了,不少采访团成员也悄悄擦起了眼泪。 

5


风雨同舟——感恩处处留痕


走过川北, 感恩处处留痕。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同样,灾区人民也没有忘记全国人民的援助之情,感恩之情处处流淌。


雅居乐南轩小学


不管采访团走进由南京援建指挥部援建的雅居乐南轩小学,还是由北京银谷集团援建的中国玫瑰谷,抑或是汉旺地震博物馆、年画村,主人介绍时,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这个项目是由XX援建的。


记者听雅居乐南轩小学学生介绍校史



在年画村大门旁的墙壁上,写着感谢党和政府;在汉旺地震博物馆,给援建指挥长专门辟出了一块地方,上面不仅有援建指挥长的照片,更有一段寄语。留下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感恩。


绵阳市安州区是由辽宁省援建的,安州人就非常感恩地把一条主干道命名为“辽宁大道”。


北川新县城是2011年全面建成交付的,由山东省援建,所以北川新县城最主要的大道就叫山东大道,表达了北川人民对山东人民的感激之情。 

6


大国重器——一锤子砸出起落架


始建于1966年的东汽是我国最大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之一,也是我国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原厂位于绵竹市汉旺镇。“5·12”地震发生后,东汽308名职工和家属遇难,1400余人被废墟埋压,2200多台设备遭毁,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7亿多元。


东汽生产的发电机转子


震后,东汽迅速开展复产重建。2008年5月18日,震后不到一周,东汽就第一个开始了恢复生产。2008年8月,新东汽基地开始建设。2010年5月10日,德阳市区的新基地竣工投产。


目前,东汽累计生产的发电设备总量超过4亿千瓦,产品约占全国火电装机总量的四分之一,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在国际市场上,东汽产品进入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燃机已出口到白俄罗斯,分包件远销美国和德国。


另一家受到地震影响的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其拥有的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也在震后投产。


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


这台“巨无霸”由中国自主设计研制,在2013年4月10日投入试生产。地上高27米、地下15米,总高42米,设备总重2.2万吨,仅单个零件超过75吨的就有68个 。


用他们一位负责人的话说,锻压通俗地说就是打铁的,只不过,打铁靠的是砸,锻压的工艺是上面往下压下面朝上顶,否则,这么大的压力就直接砸到地下去了。


与传统锻造设备不同,这台模锻液压机可以一锤定型,一根加热好的材料放在模具中上压下顶,就能锻造出一个价值1000多万元的飞机起落架。


波音、空客、国产大飞机C919目前都是它的客户。


这个仅有600多人的分公司年产值已经超过了10亿元,这在设备制造业中已经是非常高的产值了。 

7


多难兴邦——灾区生产总值增3倍


10年前的5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字,他对同学们说:“我们要记住这四个字。”


10年过去了,四川省统计局5月7日发布“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重灾区经济发展报告,用一系列数据指标诠释了多难兴邦和凤凰涅槃的现实意义。


德阳现代化大桥


报告显示,汶川大地震过后的10年间,重灾区从经济总量到工业、服务产业增加值,以及投资消费、居民收入等指标,均升至震前三倍左右。


德阳城市新貌


2008年,39个重灾县(市、区)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为870.5亿元;2017年该指标跃增至2696.9亿元,为10年前的3.1倍,年均增长15.3%,比四川省平均增速高出2.1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2017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980.2亿元,是2008年的约2.95倍。2017年,39个国定重灾县和10个极重灾县(市、区)的GDP分别是2008年的3倍和3.3倍 。


如今,“铭记灾难,不忘历史;多难兴邦,铸就辉煌”这条标语虽然还悬挂在北川县城的地震遗址上,但9000多万四川人可以自信地说,10年时间,我们不仅重新站起来了,而且生活得更好了。


文·图丨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李海生

编辑丨张海龙

新闻多看点


好消息!兰州至陇南乘火车3小时内到达

5·12震后十年,今昔对比看陇南……

暖!西北师大学子为全国两百多对农村中老年夫妇补拍婚纱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