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64人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省科学家赵红卫当选

兰州晨报 2020-11-1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兰州晨报


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11月22日揭晓,中国科学院当日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我省“60后”科学家、中科院近物所研究员赵红卫当选中科院新科院士



图为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召开2019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座谈会现场


中科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启动,经过推荐、通信评审、公示、 会议评审以及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等程序,共产生中科院院士64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 化学部10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11人,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技术科学部15人 。新当选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龄55.7岁,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67岁,60岁(含)以下的占87.5%。


颁证仪式现场视频

 

11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2019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座谈会上,新当选院士签署了院士承 诺书,承诺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正确行使院士权利,履行院士义务,珍惜院士荣誉,发挥明德楷模作用。

    

经过全体院士投票选举,2019年共产生中科院外籍院士20名,新当选外籍院士共来自12个 国家,其中美国8人,法国2人,澳大利亚、奥地利、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荷兰、 加拿大、瑞典、意大利、英国各1人;哈萨克斯坦、意大利两国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科院外籍 院士;有5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候选人当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红卫


赵红卫,男,汉族,1966年1月生,中科院近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作为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工程副总工程师,与俄罗斯同行合作,负责完成我国首台、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新一代电子冷却装置的建造。负责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的运行和改造,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运行效率、束流强度、束流稳定性及加速离子种类等性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引起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


      曾获俄罗斯杜布纳核研究联合所科研成果一等奖及俄罗斯Flerov青年基金奖;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2004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来源丨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武永明、综合光明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丨姚欣



新闻多看点


兰州老街“长”啥样?“剧透”了!送手套的小女孩,你在哪儿?叔叔阿姨想当面谢谢你小雪节气到丨冷空气“补货”中,兰州周末又迎小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