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目暖锅的东坡渊源


北宋熙宁年间,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曾数次到访临安,足迹遍布当时的临安、於潜、昌化三县。
吴越故地有他心心念念的山水,也有他眷顾一生的至交挚友。身为名震一时的大文豪,苏东坡也是一位颇具造诣的美食家。在留下诸多不朽名篇的同时,苏东坡亦为本土美食赋予了瑰丽的色彩。


竹乡临安,顺理成章地成为苏东坡放松身心的精神原乡和酝酿灵感的文采道场。宋时的天目山名刹遍布,高僧辈出,苏东坡与同样才华横溢的西菩寺僧人道潜一见如故,结下志同道合的情谊。


东坡到访临安一带时,东道主道潜经常陪着远道而来的苏大学士在天目三县俯仰山川,寻访胜迹,吟诗作赋,流连忘返。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便是东坡在天目山下的神来之笔。


熙宁四年的冬日,时值岁寒,微服外出的东坡与道潜在风雪夜归。路过山中某处农家,两人都被诱人的饭香勾住。
天寒地冻中,屋主见两人在门外徘徊,便将他们邀至家中,唤妻烹茶招待。主人道:这茶是天目山特有的野茶,明前采摘,须由山涧溪水冲泡。
初呷之,果然茶汤清亮,回味甘甜。原来,这文人雅士专属的品茗,在这天目山中,竟是百姓的家常。
只是这茶略显粗野,饮用上也没太多讲究。至于置茶之器皿,亦是东坡从未见过的形制,色泽黝黑,却有釉质,比之钟鸣鼎食之大家茶具,别有一番情趣。主人说:山下有窑,窑火终年不息。

▲天目窑出土瓷器
雪落天目,农家炊烟,木桌热茶,身心俱暖。僧俗二人聊起了唐时白居易的《赠刘十九》。
道潜笑称:该是绿茶溪涧水,红泥小火炉。出家人,不得沾酒。东坡听罢,哈哈大笑:晚来天“已”雪,共饮一杯无?今夜,这戒你是不破也得破!


寻思间,菜已上桌!那锅把他们牵引而来的炖品,正冒着滚烫的热气,在寒夜里分外诱人
掀开盖子,满锅香味扑面而来!只见锅里滚着肥美的冬笋块,汤里飘着些许油花,那是配为佐料的咸肉所致。


细心的主人给苏东坡盛了满满一碗,给道潜的却是只捞笋,不放肉。
肚子已饿的道潜此刻畅怀开吃,边吃边辩解:贫僧只啖笋,非食肉!东坡附和道:些许油星,破也破,不破也不破。道潜兄所破终非酒。


在这寒冷的天目山雪夜,学士的兴趣,始终在锅里,荤素相宜,寒暖相彰,这是百里之外的杭城,甚至这些年转辗各地,都从未享用过的人间至味。
他问主人:这笋这锅这炉都好,不知这菜叫什么名?主人道:山野之菜,哪有什么名字?只是这炉产自八都谢家,这锅产自山下窑口,这笋可是满山可挖了
寒冷冬日,我们山区都喜欢用这暖锅,图个热乎。您二位不要嫌弃寒碜。东坡笑言:我老家眉山有火锅,到天目有暖锅,有口福如此,也算一大幸事了!


经这加持,从此天目暖锅这道菜,在天目山区岁月延续,经久不衰!而这段轶事佳话,在民间演化成不同的版本传颂至今。
东坡勤政,不在府衙案台,而在走访民间,靠的是手中一支笔和脚下一双鞋。虽然屡遭贬谪的苏轼一生磕磕碰碰,仕途坎坷。但幸有林泉山川直抒胸臆,幸遇僧道众友相伴相随,才让许多愁情烦事付诸笑谈和云烟

▲第一版天目暖锅器皿

大学士的一生中,美食是行到水穷处的相遇,也是坐看云起时的期许从名满天下的东坡肉到起于乡野的天目暖锅,荤素之间,俱是他对山川形胜的眷顾,和对庶民百姓的体恤。诗词与美食,皆是学士生命中的旷达与悲悯。


▲最新版天目暖锅器皿

而今,天目暖锅,经过岁月的更迭与系统的创新,已经成为最具临安特色的一道待客佳品。其中食材,也从最初的竹笋咸肉,衍变为天目食材,皆可入馔。特别是经过文创重塑的暖锅器皿,也成为临安地域文化的符号之一。



本文由临安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整理发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接驳杭州火车东站,临安开通天目山区夏季旅游专线~>
<长三角乡村运营论坛“云”聚海内外专家来临,为乡村运营发展献策!>
<接驳杭州火车东站→开往夏日天然空调房“太湖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