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个时间真相,给你

Svet NOWNESS现在 2019-12-31

时间的存在令人迷惑。


佛教将极短的时间称为“刹那”,《淮南子》里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形容三维空间与时间(第四维)的关系,卡尔维诺心中的“时间零”被他描述成“狮子扑向猎人,猎人射出一箭”的一瞬。


我们对物体的感知脱不开时间的流逝,但“时间”这个东西,有时候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客观。


年末,人们的时间焦虑又蹭蹭冒出来了。本期我们找了5个关于时间的调查研究,关于时间为什么流逝得更快了、为什么这个时代更容易让人觉得无聊、为什么总会怀旧、为什么“让时间有意义”可以是不必要的,希望能帮你减少一些时间困惑。


01


总觉得时间迅速,

其实是因为你记不住


影响我们感受时间的众多主观因素里,最重要的有这样两个:

一个是注意力。我们对某件事的专注程度,决定了此刻的体验是光阴似箭还是度日如年。如果你出门没带手机,或者正在开一场废话连篇的长会,你就会觉得时间的流逝方式是“滴噫噫噫嗒啊啊啊”,

但如果此刻是周一的早晨,你正在试图争分夺秒多睡十分钟,或者玩游戏已经占领了敌方的高地,那你此刻的感觉应该更像“眼睛一闭,一睁,怎么一个小时都过去了”。

   Photo by Timon Studler

另一个是记忆力。你对某段时间的的记忆密度越高,越会觉得这段时间过得很慢。比如,当你回想起去年的某件事情,而忽略了这一年以来的种种细节,自然很容易发出“怎么下半年刚到,就要过年了”的感慨。

但如果你仔细回忆一下自己这一年都做过什么(换了一份工作、谈了一场恋爱、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学了半年的日语、生了几次小病……等等),对时间的细致感触就会重新回到脑海,此时的感慨可能就会变成“这一年我经历了太多”。

这或许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为什么不管过去多久,你的记忆往往还是停留在自己成年的那会儿:阅历随着年龄一点点增加,新奇的体验越来越少,成长的感觉被逐渐削弱。


成年之后繁重的事务让时间过得快而无趣,导致你感知不到这一天和那一天有什么根本差异。如果不是看到手机里越积越多的照片和 to-do list 里的纪念日提醒,甚至会觉得生活根本就是在高速空转——这样说,你可能就会想明白,为什么长大之后的自己,总会有一种“十年前是 1999 年,而不是 2009 年”的谜之错觉。


  Coffee Time by Egnor N. Link


02


当代人总感到无聊,

其实是因为被手机改变了时间观念


本质上,这依然是我们前面说到的注意力问题。有了手机这个注意力磁铁,你对时间的感觉可能会因此变得矛盾起来:手机好玩的时候,时间过得像飞一样,刷刷视频、唠唠微信,一个下午就过去了;手机没电的时候,时间就像卡壳的齿轮,连等泡面的五分钟都变得如此漫长。

智能设备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我们对时间的感知程度,将越来越依赖于智能设备对自己注意力的操控程度。


互联网时代以快为至高美德,对我们的时间观念也产生了一点影响,你以前对一个小时的概念可能是一堂课或者一集电视剧,现在可能变成了“足够我刷完二十个小视频,或者五倍速看完大半部电视剧”。

   Photo by Luke van Zyl

时间观念变化带来的一个更深远的影响是,无聊正在变成当代人的普遍感受:互联网骤然增加了我们的信息接收量,二手经验唾手可得,当代人的记忆就像建筑物的废墟,什么都留下一点,但又什么都记不住。


热点和新闻 24 小时循环轮番轰炸,我们的兴趣像弹簧一样被迅速调起,又瞬间回落,以至于跟电子设备相处的时间,一会儿走得突飞猛进,一会儿又像是被无限拉长。

   Photo by Daniele Levis Pelusi


03

为啥年纪越大,

时间过得越快?


一种相当流行的体验是:年纪越大,时间似乎流逝得越迅速。

这并不是一种毫无根据的错觉。杜克大学机械工程系的 Adrian Bejan 教授给的解释是:我们的大脑获取和处理图像的速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慢,导致对“时间”的记忆出现微妙的偏差。

比较通俗的解释就是,人的大脑就像放映机,小孩子们的大脑的成像速度更快,他们的放映机每秒可以播 240 帧,所以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就像慢动作;而老人则正好相反,每秒也许只能播 120 帧,所以一切都迅速到猝不及防。

   Photo by Kama Tulkibayeva


04

“怀旧说明你老了”

可能是真的


你会怀旧,可能只是因为你对时间的感觉变了:回忆中的你通常年纪还小,世界的运转跟不上你大脑飞快处理的速度,时间过起来简直慢到无法想象,长大一岁遥远到仿佛可以等一辈子。


但当下的你已经是成年体形态,大脑的性能正在一步步走向衰退,于是一切恢复了正常速度,周遭世界不知不觉已经走在了你的前面——“从前慢”之类的怀旧体其实是这样来的。

换个角度讲,“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时间有不同的感知”,其实也可以理解成,时间的存在就像爱情、美和道德,我们知道它、感受它,但每个人的感受并不相通。


它既可以是挂在墙上的、精确的,你一眼就能瞥到的那个“时间”,也可以只是一系列场景,一串图像,一组声音,一缕气味,一切都取决于你个人的喜好。

   Photo by Majid Rangraz


05

时间观念≠“节约时间”


不同的文化对时间有着不同的看待方式。


有人把各种文化对时间的理解分成了两个类别:

一种是顺序型感知(Sequential time perception),认为人类一次最好只做一件事,时间苦短,应该好好利用,所谓的“未来”只是当下的一种延续——很有一点“你会失败是因为你不够努力”的意味。

另一种则是共时型感知(Synchronic time perception),觉得时间只是个工具,它并不是一成不变;过去和未来之间不是单向的联系,而是互相影响。有点像科幻作家特德·姜在《你一生的故事》里虚构的局面:现在可以影响将来,但其实,提前知晓将来,也有可能改变现在。

这两种观念正确与否姑且不论,但它们至少说明一件事,节约时间不是所有人共享的法则,“让时间过得有意义”也不是必要的。


如果你不想被所谓的“什么年龄就该完成什么事情”之类的当代效率法则控制,那么至少,你对时间的观念就不应该是纯粹的“高效至上”。

   Photo by Adrien King

🕙✉️🕙

 来聊 

 最近都在听什么怀旧的歌? 


撰文 / Svet

编辑 / 小唐、Thea

NOWNESS


继续观影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wusiyue@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