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改,一亿农户受益

2017-07-14 中国林业网

林地年产出率增加两倍多,带动三千多万人就业
林改,一亿农户受益


“林改前,这一片都是光秃秃的荒山,树砍了没人管,也没人种。林改后发了林权证,我成了200多亩林地的主人,那肯定得好好干了。”站在自家林地里,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69岁的村民李桂林说,分了林子后,他种上毛竹,养了蜜蜂、鸡鸭,林下种了花卉、药材。“现在不用砍树,一年我就能从这个‘小银行’收入好几万元。”


跟李桂林家一样,集体林改分山到户,让捷文村林农家家有了个“小银行”,全村年人均收入由林改前的900多元增加到13800多元。

我国耕地少、林地多,新中国成立后,集体林权制度经历了四次变动,但都没有触及产权,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广大林农迫切要求实行新一轮改革,经营山林、发家致富。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集体林改全面推开之后,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再次对集体林改后如何科学经营、增强活力、提升效益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已确权集体林地面积27.05亿亩,占纳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积的98.97%,全国已发放林权证1.01亿本,发证面积26.41亿亩,占已确权林地总面积的97.65%,1亿多农户直接受益。


林改激发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热情,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发展。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70年承包期届满还可以继续承包,真正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农民“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舍得投入,精心经营。林改中不仅没出现乱砍滥伐问题,反而出现了全家护林、合作造林、昼夜护林的景象。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3年集体林地森林蓄积达到54.25亿立方米,比2008年推行林改时增长了18.7%。

林改增加了农民的财产和收入。2008年我国集体林地有森林蓄积近46亿立方米,经济价值达10万亿元,分山到户后,户均拥有森林资源资产近10万元。同时,林改促进农民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等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增加了生产性收入。

林改落实处置权收益权,规范流转,盘活了森林资产。目前,集体林地流转面积达2.83亿亩,占家庭承包林地的14.5%。林地年租金由林改前的每亩1元—2元,提高到现在的约20元。特别是林权抵押贷款实现了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突破,有效破解了林业发展融资难问题,2016年贷款余额850多亿元,比2010年的300亿元增长了近2倍。

林改促进规模经营,提高了林业经营效益。目前全国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达18.4万个,经营林地3.6亿亩。集体林地年产出率由林改前的每亩84元,提高到现在的约300元,增加了两倍多。

林改助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拓宽就业渠道。林改后,林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2016年,全国林下经济产值达6000多亿元,林业产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1.07万亿增加到6.49万亿。林业还带动了3000多万农村人口就业,农民纯收入近20%来自林业,重点林区林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顾仲阳

中国林业网

www.forestry.gov.cn

   相关消息  


【焦点访谈】《 山林里蹚出致富路》

【福建林改启示录】用改革破解发展中的新矛盾

【福建林改启示录】改革开创绿色发展新篇章

福建漳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们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福建永安:从靠山吃山到靠山护山、养山

【福建林改十五年】第一集:群山是这样沸腾的

集体林改圆了村民的小康梦

福建:林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商品林赎买制】福建 林农有了“不动产”

福建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福建林改】绿了山包 鼓了腰包

武夷山7家国有林场全部整合为生态林场

武夷山坚守红线建生态环境支撑区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实现生态美 百业兴

【福建15年林改探索】不仅实现生态美 也赢来百姓富

【林改看福建】武平:深化林改促发展 提升生态惠民生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绿水青山”

习近平擘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划定生态红线 推动绿色发展

这件事,习近平和你一样一直努力着

张建龙在福建省武平县调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林改作出重要指示 福建省委常委会传达学习

习近平自述:我的扶贫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